兔年春节假期刚过,从中央到地方,针对2023年经济发展工作的“号角”就已经响起,宏“兔”大展拼经济。9 \: T' A) H0 Q; d9 {
广东、山东等20多个省份召开了“新春第一会”,各地纷纷鼓士气、划重点,同时还发布了一系列重磅文件,围绕扩大内需、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进创新深化等方面部署全年经济发展工作。! `7 c7 V# d. ~2 s4 n; p3 e
“开局就是决战!”2023年各地“拼经济”的背后是一种紧迫感。 2 w% D1 d7 Y: M. P* {“新冠疫情这三年对我们各个地方居民、企业和地方资产负债表的损害是非常大的。”据央视《新闻1+1》栏目报道,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分析指出,因此对各地来讲,“新春第一会”拼经济的核心就是要修复疫情的影响,使经济真正实现“开门红”。 L7 i& Z. f7 | |4 q
2022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23年我国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要“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 Y, c$ ?* ]: z& D- L) n今年全国两会,修复疫情影响、恢复经济增长将是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们关心的话题。6 f d0 z: P. X h8 w
譬如,据《劳动报》报道,全国人大代表樊芸今年最关注的问题就包括“受疫情冲击后,如何快速恢复经济增长,提升市场活力?如何发展先导产业?”等。* u# B% l3 K' N
“后疫情时代,我们必须要重振经济,但是我调研下来感受到很多审批阻碍了改革和企业发展的方向。”因此,今年全国两会上,她还会继续建议多领域进行改革,营商环境、税收营商环境都要继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