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中俄会晤不到24小时,俄美先后松口,想尽快结束冲突,已告知乌方
& X' s* @& b, q/ ?) m5 f9 _. } 乌克兰危机延宕至今,美西方与俄罗斯之间,大有你死我活,誓不甘休的势头。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国情咨文,宣布退出美俄之间仅存的核军控条约,即《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并强调俄罗斯会逐步完成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 A7 z" `" M% K* J. G9 Q5 u
+ D% H% ]6 X+ b! S: _ 与此同时,美国总统拜登在突访基辅后,又辗转前往波兰,在华沙皇家城堡发表演讲,痛斥俄罗斯之余,重申对于乌克兰的支持。他声称,尽管美西方并不寻求控制或摧毁俄罗斯,但必将针对俄罗斯的“暴行”,发起“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制裁”,并追究其“战争罪”以及“反人类罪”的责任。
- J+ [) b$ O; s; q9 \' e+ Z0 q 就在美国与俄罗斯针锋相对,闹得不可开交之际。为回应国际社会劝和促谈,通过政治途径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呼声,中方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力求为动荡的时局注入更多的稳定性与确定性,履行大国责任,维护全球和平安全。5 d6 j( n; g- x9 Q' o& g+ p0 {
中方发布上述文件之际,恰逢王毅主任访问莫斯科,俄方率先予以响应。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俄方正在研究文件内容。总的来说,关于中方在倡议中呼吁摒弃冷战思维,主张安全不可分割原则,构建可持续的安全架构,这与俄方的立场基本一致。0 R5 x7 v5 I9 ^4 f$ \0 w5 K. A$ L
2 V% }$ \5 M* [; b 在王毅主任同普京会晤期间,双方就乌克兰危机深入交换意见。王毅主任表示,中方赞赏俄方愿通过对话谈判解决问题的表态,中方也将一如既往地秉持客观公正立场,为政治解决危机发挥建设性作用。
# l1 U9 X; j9 Q! i C4 T/ X' k 会晤结束不到1天,俄副外长加卢津就表态称,俄罗斯已准备好通过政治途径,实现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但这建立在西方与乌克兰,必须保持清醒的地缘政治认知,并停止对俄攻击的基础之上。; t# F) q2 B0 _. Y# f
俄罗斯的口风松动后,美国的态度似乎也有所软化。据路透社援引某匿名白宫官员称,美国希望俄乌冲突能够尽快结束,并已将这一态度告知乌克兰,美国不可能对其提供“无限的支持”。
4 |5 z$ q# A6 ^( E) Y 6 x9 \9 I/ s) `+ p0 c4 u
国际社会普遍希望乌克兰危机能够及早结束,但在冲突愈演愈烈,渐成骑虎之势的当下,该如何妥善又不失体面地给它划上句号,成为近乎无解的难题。考虑到这一点,中国适时地发挥自身建设性作用,不失为理想的选择。7 Y+ ^, d8 [$ v$ k- G
放眼全球,如果从实际角度考虑,真正称得上“主权国家”的,只有三个半。一是美国,二是中国,三是俄罗斯,另外半个则是印度。面对任何国际问题或是全球性挑战,唯有这些国家首肯,方能成事。
; i. T# J- P7 h, N 就乌克兰危机而言,美国在背后拱火浇油,谋取私利,俄罗斯则大有奋起反击,鱼死网破的势头,其余国家要么依附美国,要么在西方的集体施压下噤若寒蝉。至于印度,则介于两者之间,置身事外的同时,通过搬来倒去的手段,尽可能地为本国谋利,而印度本身的影响力也仅止于此,难以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r4 U7 J4 S$ S
$ \' |( _7 E! }. Z
但中国则不同,其国际地位、影响力以及话语权,在这场危机中或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就在王毅主任宣布,中方将于近期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立场文件”后,立刻引得全球政坛的广泛关注,因为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具备调停的能力,能够妥善解决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 M8 l) @' P: {- T 俄罗斯固然希望从乌克兰的泥潭中脱身,美国为2024年的总统大选考虑,也必须将精力集中于国内事务,中国的倡议与他们的利益也基本一致。如今,中方已经为和平搭起桥梁,至于俄乌冲突能否善罢,那就要看各方的态度与诚意了。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