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京冬残奥一周年,在感动中见证残疾人事业发展+ T% E' b# c/ `1 w
中新网北京3月4日电 题:北京冬残奥一周年,在感动中见证残疾人事业发展 9 J' x: S8 b5 X$ N
作者 刘星晨
" q0 e* S0 Z; k8 G 生命赞歌,直沁心脾,愈发响亮。 * y( E: S7 e, J3 P0 X' S, j
一年前的今天,国家体育场“鸟巢”人声鼎沸。彼时北京冬奥会结束12天,残奥火种终与世人会面。
2 c) W; \- w7 y0 r) f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尾声,伴随全场观众的加油声,视障运动员李端摸索着将最后一棒火炬插入雪花主火炬台。至此,古都北京迎来“双奥之城”又一个历史性时刻。
0 |) e1 e" W! X) f* L3 X
8 A( N1 Z' I6 ? 资料图:2022年3月4日,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 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
& z5 ]4 m$ B- z( o 9天赛期里,来自4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0名残疾人运动员参与6个大项、78个小项的角逐。以北京冬残奥会为桥,世界听到了他们挑战磨难的生命壮歌,让残疾人事业孕育出希望之花。 # o+ h/ D' S9 Q, i4 m
任时光流转,“感动”和“振奋”似一股暖流,在心间难以抹去。时光列车驶入2023年,荣誉光芒照亮中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前行的道路,大众冰雪纵深发展,残疾人解锁多样人生…… # }0 @& V& ]0 r+ N0 A, j
通过冬残奥会实现梦想
{( w( z% t& }7 k8 c$ a4 [ “祝贺你,中国!”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帕森斯曾用中文来致谢北京冬残奥会。在他看来,这场冰雪盛会标志着冬残奥会的新曙光。
5 {7 ?& [& j8 |. e 那届赛事中,中国代表团揽下18金20银23铜,金牌榜和奖牌榜均列榜首,实现历史性突破。 ! j& H" Y0 K5 x1 ^$ N% v
% X; l, V2 Y3 e2 k ^ 资料图:2022年3月11日,北京冬残奥会残奥高山滑雪女子大回转 - 站姿项目颁奖仪式在延庆颁奖广场举行。图为获得金牌的中国选手张梦秋展示奖牌。 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 ( K7 C# g4 y% h5 A. m; v
在这背后,是中国冬残奥运动发展的“蹄疾步稳”之势。而在2015年之前,中国仅开展了残奥越野滑雪和轮椅冰壶2个冬残奥会大项。 ) r- D( x9 @% [) S3 r( ?
一年前,20岁的张梦秋从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赛道飞驰而下,在北京冬残奥会将2金3银收入囊中。近6年的训练、备战,让她的梦想在家门口照进现实。“我喜欢‘金容融’,喜欢金色!”这,也是众多中国冬残奥选手的真实缩影。
, H* S; F7 q- l" R, E2 l “人生能有几回搏,现在不搏何时搏。”他们不念过往,不畏将来,以拼搏之姿,赛出生命之美。
' r2 u" f" a2 @: Z
. P4 a+ c+ u- G5 _ 轮椅冰壶队员王海涛(持杆推壶者)正在进行训练。图片来源: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 9 B5 F9 ]' d7 F4 c4 X1 A7 E% b
日前,河北省第十届残运会暨第六届特奥会比赛中,张梦秋斩获3枚金牌。北京冬残奥会前,张梦秋双侧髋关节盂唇撕裂,忍着剧痛圆梦成功。去年6月,她为此接受了6个多小时的手术。术后仅两天,张梦秋便开始进行康复训练,钻心的疼痛感让她颇为煎熬。 7 H- j `+ h9 O* q$ t6 x$ o- f! A
“每一场比赛对我而言都很重要,我都会拼尽全力。”谈及未来道路,她想让大家看到更好的自己。 + M; z. H5 w# ^3 t) e3 M8 n( r/ ]5 ~
为备战今年3月举行的轮椅冰壶世锦赛,中国轮椅冰壶队在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进行了赛前集训。北京冬残奥会,他们在小组赛先负两场的情况下最终卫冕夺冠。如今的“荣誉之师”正在磨合以老带新的阵容,他们将目光锁定在世锦赛甚至是2026年米兰冬残奥会。 % C2 j$ H, z& C+ u9 Q1 p
通过冬残奥会向命运怒吼 ! j4 D/ [/ ^- \' E8 J) e
北京冬残奥会,除了奋勇拼搏的运动员,还有残障人士虽无法作为运动员在赛场征战,但他们以自己与北京冬残奥会的情缘,向命运发出了不甘的怒吼。
x% ]5 g1 H8 d& Q+ o 因为一场意外车祸,21岁的杨熠嘉如今出行只能依靠轮椅。平日里喜爱看英文电影的习惯,让他的英语水平还算出色。
5 B& o. w0 m/ s1 L; f
! k( f8 L) f/ f1 L- ?0 ]: R+ V, p3 o 资料图:2022年3月8日,北京冬残奥会残奥冬季两项女子中距离-视障项目决赛在张家口国家冬季两项中心举行,中国选手王跃以43分16秒3的成绩获得第三名。图为王跃在射击靶位上听音瞄准。 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 L6 J& ]# R; L 北京冬残奥会期间,他联系到社区居委会,为住户们讲解各类冬残奥项目的英文名称。“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为冬残奥会贡献微薄之力。”
' c1 j4 G) t* ?5 M2 K% L: O 在石家庄无极县有一个皮画工作室,从事皮画手工艺创作的均为残障人士。以长城为主体,结合冬奥会主题,五名残疾人历时两年用整张牛皮创作出一幅《冬奥迎春》,以此作品为大赛助威。 # W0 l$ E8 u+ O3 ]! A! k
“我看不见世界,但希望世界看见我。”北京冬残奥会摘得两枚奖牌的王跃用这句话道出了不少残障人士的心声。虽身体残疾,却敢于扼住命运咽喉,透过北京冬残奥会这束光,“平等、参与、共享”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理念在他们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5 J' X# k( i- |0 ]
$ I7 l. u: E7 F0 [! {+ F8 i 图为参加中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季北方主场活动的人在骑冰上自行车。 孙汉仑 摄
1 p; N8 w- [" a" s8 ?( d 通过冬残奥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
5 u% n, y3 E8 B1 H" s “改变始于体育,却不止于体育。”北京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成为了这句话的最好注脚。 # }3 Y9 K! s2 v4 V/ I
近年来,中国以北京冬残奥会筹办为契机,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北京冬残奥会对三个赛区基础设施做出数十万处提升;全国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中有81%的出入口、56%的服务柜台、38%的厕所进行了无障碍建设和改造,中国8500万残疾人的生活从中受益。 & d- f% s: u! K( c% g/ N
今年二月,“第七届中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季”活动在多地相继展开。又是一年冰雪季,恰逢残奥遗产丰收时。 ( [. G7 a. ^% s* J* [
; f& n: I h9 N' O5 L
图为中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季南方区主场活动现场。图片来源:浙江省残疾人联合会 " a2 m' A" y: R
从2016年开始举办起,残疾人冰雪运动季已成为残疾人参与冰雪运动的不二平台。两届冬残奥会轮椅冰壶冠军陈建新表示:“希望残疾人朋友们都能积极融入社会,激发昂扬锐气,做冰雪运动的参与者、自强不息的示范者,努力在人生的赛道上超越自我、追求精彩。” / D2 j2 \5 Q* Q
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郭治斌强调要持续发挥北京冬残奥遗产作用,管好用好无障碍冰雪运动场馆场地,实现残疾人冰雪运动常态化。
5 @5 ]( _; L' A! C! X 在掷地有声的承诺中,残疾人大众冰雪运动快速发展。在此期间,得以照见冰雪运动精神的价值,深刻诠释了“勇气、决心、激励、平等”的残奥价值观。 J5 r5 R7 {8 c" b" }3 s
在为五湖四海的运动员提供竞技舞台的同时,北京冬残奥会化身驱散黑暗的火焰,让世界聆听残疾人的声音。在包容互利中,提升残疾人士生活质量,推动社会文明进步迈向新台阶。(完)
& k7 @* |2 D5 t9 v7 G+ v v( j, F 编辑:邬嘉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