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 是 自 驾 地 理 的 第238篇 原 创 主 文-, _$ r5 m3 k5 v1 |
6月来了,炎夏还会远吗?不用多久,2019的避暑旅游大战即将打响!
$ z3 B; D6 o3 {4 ^5 N; M但无论战怎么打,江西庐山、浙江莫干山、河南鸡公山、河北北戴河始终是中国人公认的四大避暑胜地,地位超然。& [1 M9 D& g% x" I9 g( F, f
鸡公山。图by旅游官网
! t& T0 n; ?6 C1 p' }# f' I那就很奇怪了,西宁是“消夏宝地”,贵阳是“避暑之都”,六盘水更是被称“中国凉都”,为什么就进不了TOP4的行列?为什么偏偏是它们4个脱颖而出?
0 _* Z) {8 @! F+ g# B% h3 L一、夏日炎炎,去纳凉
, Z _, o" W7 {# L0 S* @
! W/ ]$ T/ {* h' s% V/ F8 E今天我们最爱在盛夏里戏说:“我的命,是空调给的!”,嗯...在还没有空调的时代,古人很早就懂得外出避暑,顺带度假了。《汉书·元后传》曾写到:“初,成都侯商尝病,欲避暑,从上借明光宫。”3 M( Y4 B- k) n9 ]+ z G
承德避暑山庄,澄波叠翠。图by避暑山庄旅游网( D, h0 Q: Q; M& G5 a
每年5到8月,汉武帝喜欢到陕西甘泉山下的甘泉宫避暑;唐太宗呢,喜欢去渭北高原的九成宫;清帝更奢侈,在河北耗时89年(历经三朝),搞了个规模庞大的承德避暑山庄作为“夏宫”。
9 c' W8 y$ X; u; T; ]4 M9 a8 g; C不过在清末之前,这也只是帝王、官宦、富商、文士等的个人度假行为,直至19世纪末,避暑度假成为热潮,盛极一时,中国避暑胜地F4也正式“出道”了...* C% q0 h/ t X- j
二、中国四大避暑胜地,是怎么凉成的?
: o7 t% W( {5 g8 q7 L* k7 ]6 ~, m* E
首先来看看地理位置。
* x/ q" Z1 Y W& t3 T1 G 中国四大避暑胜地地理位置图。图by《中国自驾地理》 y; z' U& A$ C% Y
我们发现F4中除了北戴河,庐山、莫干山、鸡公山均处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这是巧合吗?
$ m+ H% @. N8 c. w# E' k为什么成名的不是咱家门口的“凉都”,偏偏是长江中下游这三个地儿?
! \( m% V# {, J2 J4 }( J# F 庐山东林大佛。图by庐山风景名胜区; b0 Q2 A. X& Q3 K6 h8 R+ e, F
要成为避暑胜地,舒适的温度无疑是先决条件,庐山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只有23℃,莫干山清凉幽静,被称天然的“消夏湾”...但这都不是成名的必要因素,否则它“凉”这么久了,怎么到19世纪末才“热”起来?因为这一切都与近代的“不速之客”有密切的关系。: ?0 p7 q) z6 L Y
三、避暑之地,用来救命的!
4 ?. k0 I) k4 W, |# S
- C% \! f: Q$ J" O3 q5 R第二次鸦片战争后,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多个通商口岸被迫开放,其中就包括长江中下游的重要城市南京、镇江、汉口、九江,外国人允许在中国自由游历、通商、传教,1860年《北京条约》后更是允许租地盖房。
( k8 z/ K- h B0 i于是洋行纷纷在通商口岸设立分行、大批传教士来华传教、商人“下海淘金”、失业青年寻找就业机会...西侨纷至沓来,工作、定居,逐渐成为中国一个特权群体。
* D z5 Q2 `. e 外国人所持用的内地游历护照& U0 X! V- S1 Q s' O
相比中国的普通平头百姓,这些西侨的收入是遥遥领先的,当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后,就开始携家带口了。
9 ^8 h8 p b! v$ a7 F6 d0 u毕竟在华定居的感觉太美好了,也许他们在母国属边缘群体,但在中国享受的却是上层社会的生活!只除了一点:夏天太热了!
4 I( W, t& o3 c) W 图,制作@《中国自驾地理》8 Z/ S* {" [# c
重庆、武汉、南京为民国时期流传下来的中国三大“火炉”;后来在这基础上加上了长沙。2017年中国气象局通过分析近31年的气象资料,得出前十名夏季炎热城市为:重庆、福州、杭州、南昌、长沙、武汉、西安、南京、合肥、南宁。可看出大部分炎热城市均出现在长江流域附近。
0 A W N1 @4 n# V( y2 o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长江流域在盛夏季节常常出现酷暑天气,加之河湖众多、相对湿度高,武汉、南京、九江、安庆、上海等地异常闷热,有“火炉”之称,其中九江更甚。
% V# c# w. K) n5 b0 |- H来自温带的白人对此严重水土不服,且每每这时像疟疾、霍乱等的热带病频发,自开埠以来,外国人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尤其是更加脆弱的儿童。/ \! T3 e9 L' ^+ n/ U2 A% L! [
赛珍珠一家$ O" p! e/ q1 z2 d: Y8 o ]- C% f
美国著名女作家赛珍珠在自传中曾提到:“在去中国时,我母亲还是个二十三岁的新娘。她很快生了4个孩子,也很快就失去其中3个。他们都死于当时无法防治的热病。我母亲的精神到了崩溃的边缘,医生让把她送回西弗尼吉亚疗养两年。”
) m, R+ S; N; d# ?$ L6 N 赛珍珠: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0 j) b1 m& M5 ~$ {% u
“寻找一个避暑区域,实为必要之图。”对西侨们来说,避暑地不只是个度假的地方,更是一个“救命”的存在!$ z& R* D0 H' _+ Z# e' N# ^& A3 n* V+ G0 |
四、国际化的庐山
% [" f5 c6 R9 I$ i" D( t% G4 G9 [/ X6 S: B' N s: f
第一个被盯上的,是庐山。
" ?! ?1 a: K9 U; [1 W" P5 q8 b# d . |* z# D, ]: p# Q) g( m
位于江西北部的传统文化名山-庐山,历史悠久、环境清幽,最重要是地理位置好啊——东偎鄱阳湖,北枕滔滔长江,距离“火炉”九江非常近!
1 @$ i: m, y1 c# j y" O长江沿岸的另两个“火炉”,武汉和南京,顺着水路就能来到交通便利的九江口,登上庐山,方便的很。
8 T a0 p4 }5 T% R 庐山的地理优势。
" G. R! z5 X. D' n- T此前山麓的狮子庵早已有九江外国人建造的五幢避暑别墅,但供不应求,根本不够用,寻找“生命之所”,迫在眉睫。
$ s9 b' d) F2 _1886年,22岁的基督教美以美会传教士李德立登上庐山,在中国教士的带领下,翻山越岭,相中了东谷女儿城高地平坦的长冲一带,还把“牯牛岭”改名“牯岭”,意指“cooling”(清凉)。
( A' i$ \2 F( ^ 庐山牯岭。图by竣皓爱摄) |# I F- Z$ S3 K1 e9 A: z
为得到这片土地,他费尽心思、用尽手段,终于在1895年强租庐山牯岭,并仿照租界的方式,着手进行科学规划和有序开发。
# \ ~6 ]3 c2 ~ 李德立获得租借权。# z% d, N* O5 [& S! r( H2 M
在一波有力的广告宣传后,饱受炎热之苦的西人蜂拥而至,纷纷购地建屋。/ E- S3 y _6 b$ G3 I* |
1917年,庐山牯岭摇身一变“世界建筑博物馆”,英、美、徳、俄、法、意、日等风格各异的别墅560多幢,1933年有848幢...如今现存1000多幢,成为庐山最知名的旅游资源。
% e. Q2 w* D1 H2 S+ [) S" u 庐山牯岭。图by千百度vip; v. e5 I# D% T; N4 h8 U+ t: e
五、其它的天选之子
1 `0 h9 _# w* w, f) q6 k
1 @3 K7 W6 @4 ~: k1 W9 S0 \庐山之后,北戴河、莫干山、鸡公山一样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相继被以同样的套路开发成避暑胜地。
5 |4 ] b6 @* ~' d! t北戴河位于河北东北部,四大胜地里唯一一个海滨之地,处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域——京津地区,距北京只有270公里,兼之津榆铁路(天津至山海关)1894年通车,成为传教士、侨商、使领官员以及在东北经商暴富的俄国商人和犹太人的最佳选择。0 g7 J5 }. n# z+ J3 Y! L v
北戴河的地理优势。
+ \2 I" c; |; L l4 c( l( ?) @' E 北戴河日出。图by6dzp73
0 U0 P$ z+ @/ l1 F莫干山位于浙江省德清县西部,属天目山余脉,在大区域上处于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地带,距杭州82公里、上海200公里、南京246公里,都在3小时交通圈内,在1909年沪杭铁路建成后,部分避暑者更是舍庐山而上莫干山。# j5 U% f; @$ F6 `! v5 b% g! g
莫干山的地理优势。
" b3 e0 P8 R& K( {6 G 莫干山里的小洋房。图by syah00168 n' Z9 A9 q+ k! |
鸡公山是Top4里地理位置优势相对不明显的,深处相对闭塞的河南内陆,也是四者里开发最晚的。
) y! e$ W1 `/ F1902年芦汉铁路(后改称为京汉铁路、平汉铁路)汉口至信阳段的通车,改变了鸡公山的命运。且它离“火炉”武汉很近,只有180公里,吸引众多西人避暑休闲、置办产业,传教士则建立华中地区的传教活动基地。* U- K; p [! U8 `( P
鸡公山的地理优势。
; N" x* t: `: g0 q3 O& Y 鸡公山的清晨。图by影摄四季
+ M) u" @* r0 K9 \7 E由此看来,要成为避暑胜地,需满足3个条件:: b0 g, t- ]# u0 ?" O1 ?5 H* Q A
1.交通要便利,否则旅途太折腾了。. z7 W+ j" e7 n: R' a
2.距离政治、经济中心不远,因为有钱有势的人才敢去避暑,老百姓不管发不发高温补贴都得去谋生...+ o3 H% a r x$ G
3.周边是暑热地带,人们才有避暑需求。
4 c% @, ^' p. ]% j$ U; v像青海西宁、贵州等大范围内夏天都很凉快,但远离政治、经济中心,就只能一边“凉快”去了...
4 T+ s6 ~* z, H* S1 n4 F1 ^- ^六、近代度假旅游的摇篮) ~" i8 R1 _, \1 _
6 U% H7 e, H' ^+ g" C/ X19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天选4子”引发一股避暑度假的风尚,众多避暑地此起彼伏。& a- U( _+ v; G, r8 Z" S
当时这种风潮有多夸张呢? d( m; |7 A" ]! g
1899年,《北华捷报》写道:“现在天津只看得到两位外国人,在北平也不超过二十个,因为他们都到北戴河避暑去了!而一些原本在天津召开的会议,现在也移到北戴河举行。”$ d g7 c! j& B; O
规划建设后的四大避暑胜地,里面已配备充足的设施,供业主生活娱乐。图为牯岭的棒球场 P7 P9 ]! a i0 Z
据说当时在东北的犹太人,发迹后要做的三件事之一就是带家属到北戴河避暑。
" c1 `7 d6 H2 t2 O( P4 X现在我们在某些景区旺季时遇到的尴尬情景,那时就有了:“游客纷集,苦无下榻之处。”
# [( G3 t6 g7 ?( r) E 牯岭医院
7 ^( I3 c/ D O+ J) { 牯岭美国学堂* r. _. f2 h+ L3 L2 u
1919年,民国政府通过《避暑地管理章程》以及《避暑地租建章程》,庐山、莫干山、鸡公山、北戴河正式被官方称为中国四大避暑地。6 a/ \! H4 n- Q9 S C+ G$ g; E) t
1920年,全国建有大量外国避暑别墅和教会会议房屋的避暑地约有10多个,除“F4”外,还有福州鼓岭、北京西山、临近香港的长洲、广州附近的罗浮山、山东泰山、四川峨眉山等。) c' r9 f1 {! F) _. ^
再后来,一些诸如山东青岛、烟台、威海卫和山海关等海滨避暑地纷纷出现。2 z d- _" O. s) B/ s# z
七、无法重回辉煌 |0 c/ [+ ?. B: X' e( x
7 M7 l3 _5 h( X
如今,由于自身管理不足,加上各旅游区域的崛起,这四大避暑胜地已无法重回辉煌了。- ?! O" X8 \, Y5 b' I
但走进其中,那些穿越历史岁月遗留下来、风格多样的异国别墅群,每一栋都有着难以言说的故事,依旧是一道道亮丽的风景,依旧吸引着慕名而来的人。
/ t- B+ S) Z" m7 C( r3 m . Q$ W/ G9 i# F' ~
有近百年历史的美国教堂,现已完全对外开放。每到节假日,这里便用作舞厅,邀请来往下榻庐山别墅的游客,感受曾经洋人们或在此布道、或在此举办歌舞聚会的热闹。 n+ S' z% c( A% J" a
这一个个在现今看来依旧是世外桃源的存在,曾在百年前给漂洋过海的外国人,提供健康舒适的庇护所、可慰藉故土思念的海外之家...甚至对于各方势力来说,它们不仅仅用于避暑休闲,更为彼此间的勾结、渗透提供便利。6 g5 H, h5 c7 l8 G. K: t4 L* @ J9 w
) f9 C( {* K3 N% n5 V' a& E6 ^
庐山美庐,蒋介石曾经的夏都官邸,曾是当年“第一夫人”宋美龄生活的“美的房子”,演化出的历史轨迹,与世纪风云紧密联系。
9 P/ r9 r8 J. q( [$ J后来避暑地被相继收回,均不同程度上担任过民国各界风云人物的夏季避暑、办公地,尤其是庐山和北戴河,在解放后,一度成为国家领导人的夏季开会、办公、疗养之地。
3 D, d% F% d. R2 f; [ ; L% ?4 C5 x, g5 j7 G6 n) p
1954年3月,毛主席在杭州主持制定第一部宪法期间,由省公安厅王芳等陪同上山,在莫干山皇后饭店下榻。观光游览后诗兴大发,作了一首七绝诗:“翻身跃入七人房,回首峰峦入莽苍。四十八盘才走过,风驰又已到钱塘。”图by碧水禅心# |! y4 j7 i- J
如果你想去探寻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想知道百年前流行的避暑度假是种什么体验,现在就可以计划计划了!
9 h4 {5 M; e; J途经庐山的江西路书: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你,还不来看看这条清凉的线路?$ W% o3 R0 F+ U$ G' D
手绘地图,制作@《中国自驾地理》
( R$ a9 m$ b/ [- t( p; j q6 @途经莫干山的上海-安庆路书:318系列路书:习惯成都出发的你,错过了它从“0”开始的魅力. s' }) z: C$ q4 A0 I
手绘地图,制作@《中国自驾地理》: O5 m, d9 R0 y9 E
参考资料:- n0 G# E2 I6 k
1.吕晓玲《近代在华外国人避暑度假之风探析》
& |. b1 b* z6 q, p r% E' P2.李灿《中国四大避暑胜地比较研究》5 b: A, S; H+ `9 y
3.蒋炯坪《我国四大避暑胜地成因之探究》' v0 s/ R0 g J
互动话题:你心中的避暑胜地是哪里?
. Z5 D# Z. G2 y T-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 X- d$ u# ?% _1 \8 G- N- X0 b
) _& I @/ p: j4 e7 S2 y" c9 I- ? j
; o$ v6 }- Y9 `: a( P来源/公号:中国自驾地理( m4 @* K! }# c, A
想了解更多自驾资讯,欢迎关注公众号:自驾地理,对话框回复“入群”
. b2 ^: u9 R \( _% s更多精彩内容/线路,欢迎戳左下方的“了解更多”哦~
+ h+ v2 b4 D( [# e$ V) ^/ F* z \9 ]- {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6698883811498787339/
' x9 N% m5 L) q! h6 v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