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庞华玮 广州报道1 e1 a1 b! I4 k: M8 T' J0 U
新一轮央企指数产品化进程正式启动。
$ H; `( S& b' j8 D! x, v; [ 3月14日,证监会网站显示,易方达基金、嘉实基金、博时基金、银华基金、汇添富基金、广发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南方基金、招商基金等9家公募基金公司上报的9只中证国新“1+N”系列央企主题指数产品已获受理。5 C1 {: I F( I0 l+ a3 Z
具体来看,此次易方达基金、南方基金、银华基金上报的是“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ETF”,汇添富基金、广发基金、招商基金上报的是“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ETF”,嘉实基金、博时基金、工银瑞信基金上报的是“中证国新央企现代能源ETF”。0 V. L1 s0 C: ]5 v7 v8 ]
瞄准三大央企主题指数
- I, q8 T8 J! ~0 z( S 中证国新“1+N”系列央企指数是上交所与中国国新一起打造的旗舰级央企指数体系。
2 E# \4 {0 J, g- O1 E2 @& m2 X' ] 本次申报ETF产品的3条央企指数属于“1+N”系列央企主题指数。包括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指数、中证国新央企现代能源指数和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指数。4 P4 r9 X, U1 h' G! Y
其中,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指数,聚焦“国防安全”和“信息安全”等央企核心优势领域。该指数在航空航天与国防、计算机、电子、半导体以及通信设备等行业,优选研发投入高、成长能力强的50家央企上市公司。该指数的前五大权重股为海康威视、振华科技、中航光电、华润微、中航重机,合计权重36%。
5 ]1 P# ?6 x& o& C 中证国新央企现代能源指数,聚焦绿色能源、化石能源和能源输配等板块。该指数主要选取国务院国资委下属业务涉及绿色能源、化石能源、能源输配等现代能源产业的50只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央企现代能源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该指数的前五大权重股为长江电力、国电南瑞、中国核电、中国电建、三峡能源,合计权重36%。+ ?! g3 N! B0 r5 x
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指数,优选现金流充足,积极实施分红和回购的央企上市公司。该指数综合现金分红与股份回购的规模及持续性,选取50家央企上市公司作为成分股。该指数的前五大权重股为长江电力、国电南瑞、中国核电、中国电建、三峡能源,合计权重36%。
1 O$ {# F: ?, G 央企估值有望重构
+ L$ H" o6 y4 v6 ]5 O 央企是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器、压舱石,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 K4 r2 X$ A, w6 I/ {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3年2月底,A股市场共有央企控股上市公司427家,总市值超过20万亿,占A股市场总市值比重超过四分之一。$ @ N% f1 h( E
近年,央企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持续提高核心竞争力。2022年5月,国资委《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出台,旨在进一步促进央企高质量发展。% o* }; j$ Y% r" y! r
最新数据显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过去一年营业收入达30.6万亿元,净利润超过3万亿元;2022年支付现金分红总额超7000亿元,平均股息率达3.65%;同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充分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发挥资本市场的ESG示范效应,近四分之三央企的中证ESG评级在BB级以上。
& n# _+ B, l! Q, `7 P% B 在此背景下,机构普遍看好国企央企投资机会。
/ M% H% e' x: L) f s 招商基金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刘重杰表示,央、国企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在国民经济的关键领域和重要部门中处于支配地位,承担了基础性和全面性的国家战略和社会责任,着力于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担任现代产业链链长,引领科技创新,实现国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从公司经营的角度上来看,上市央、国企的盈利能力相比A股市场整体而言,更加稳健,ROE、分红率、股息率长期领先,具备较高的长期投资价值,更符合机构投资者、个人养老金等配置性的需求。
& `7 j b. R( w1 K9 e/ J) y 刘重杰表示,依据央、国企在国民经济中的定位,回顾其历史业绩表现和当前的估值情况,央、国企在新时代中高质量发展,引领科技创新,成为原创技术的策源地。在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推进过程中,央企股东回报指数、央企科技引领指数,具备较好的长期配置价值;且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具备比较突出的投资价值。
% Z0 k* d9 q8 Y# z5 k; C 广发基金指数投资部负责人罗国庆指出,国资央企板块的投资逻辑,一是央企是实现国家战略发展的“排头兵”,不断受到政策的支持与引导。二是央企作为资本市场“压舱石”“基本盘”具有重要作用。三是央企引领科技创新,研发占比逐年提升。四是央企仍是A股估值洼地:央企总体PE(TTM)处于历史0.15%分位(2010年以来),央企估值已处于历史较低区间。对比来看,A股总体PE(TTM)处于历史22.2%分位,央企估值优势显著。
6 G' w) M: a5 `1 ^ 汇添富基金也认为,“资本市场对于央企的估值逻辑有望迎来重构。”% _# x0 U' W3 N' C
看好央企指数基金投资机会# C: C% [ u; L
具体到此次上报的9只中证国新“1+N”系列央企指数ETF产品,涉及“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ETF”、“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ETF”和“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ETF”,从投资价值上看,各有千秋。
2 S% m' k U& U( O9 B! Q+ D# x% P 以“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ETF”为例,相比同类指数和宽基指数,央企科技引领指数具备专注核心科技领域、盈利增速较快、研发投入力度大的特点。# O2 m0 V* V8 e8 ~
南方基金介绍,首先,从成分股盈利能力来看,截至2022年底央企科技引领指数营业收入TTM和归母净利润TTM分别为5830亿元和620亿元,指数2020Q2起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均出现明显改善,当前归母净利润增速仍保持12%以上的增长水平。
) z a" I" Q( S' Q! E 第二,从研发能力来看,截止2022年三季度,央企科技引领指数成分股研发支出占比的平均值为9.33%,整体研发投入水平较高。3 s" g' P* C- {; W# x
第三,从估值来看,截至2022年底,央企科技引领指数的PE_TTM 为34倍,大部分成分股处历史低位。
3 o% A% m9 s$ ]7 x2 L 最后,从指数收益表现来看,央企科技引领指数自基日以来跑赢其他同类指数,中长期业绩表现相对占优。截至2022年底,央企科技引领指数自2018年底累计收益为70.3%,指数年化夏普比率为0.58,均优于中证科技等同类指数。
: a6 U3 e% D% E, Z3 @' W* A* g; Y: g 另外,央企科技引领指数未来的投资价值凸显。根据国资委统计,2022年前三季度,中央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同比增长17.5%,研发投入实现快速稳步增长,央企科技发展动力充足。
, d/ s8 }8 }8 k+ A6 ] “长期来看,科技创新赛道投资价值叠加央企上市公司价值重估,央企科技引领指数的投资价值将持续凸显。”南方基金表示。5 X8 r* \! d( T7 J
银华基金ETF业务总监王帅也表示,2023年是一个产业趋势投资和政策主题投资的大年,科技自立自强和国企央企改革都是应该关注的重点。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指数很好地找到了两者的交集,一是囊括了像军工等国家经济重点领域的央企龙头,这些企业科技含量高,代表了高端制造、军工装备的发展前沿,且盈利结构在改善,估值有望提升;二是覆盖了自主可控、科技创新的国有控股企业,这些企业广泛分布在关键材料、基础软件、核心元器件等领域。
3 h& ?5 `7 f& ?! M* L. X 而对于“中证国新央企现代能源ETF”,嘉实基金指出,从投资价值看,央企能源板块具有低估值、高分红的鲜明特色,有望实现估值重塑。4 f* k, C1 ^9 `. j# u9 v7 F
具体来看,其低估值表现在,截至3月10日,央企现代能源PE-TTM为13.28倍,大幅低于wind全A的17.7倍。其高分红表现在,央企现代能源的股息率为4.02%,大幅高于wind全A的1.95%。从业绩增速看,央企历年来业绩保持稳健增长,2022年全年,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9.6万亿元,同比增长9.1%;实现利润总额2.6万亿元,增长6.2%,远超GDP增速。, L9 n ?9 O! r$ {
而对于“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ETF”,广发基金指数投资部负责人罗国庆认为,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指数的投资价值主要体现在“央企”和“股东回报”两个维度。与此同时,“央企”和“股东回报”适配度高,相互结合有望实现“1+1>2”的效应。) g! E# Y4 h( E' c9 |* q6 M6 o M* z
一方面,从央企维度来看,央企承担保障国家重要产业安全、解决就业等重要责任,是A股市场上的核心企业,在构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框架下,其价值有望进一步凸显。同时,央企整体分红表现也十分优秀,根据中证指数发布的全球上市公司分红年度报告(2022),央企与地方国企2022年分红总额合计为1.09万亿元,占市场分红总额近三分之二,“压舱石”作用凸显。央企分红也具备连续性与增长性,超过一半上市公司连续5年分红,五分之一上市公司连续3年红利增长。
: h: {9 F( Q0 S9 i% w 另一方面,从股东回报维度来看,在国内上市公司分红相关制度不断完善,上市公司分红持续性和增长性进一步改善的背景下,传统红利策略在A股有效性不断提升。另外,此次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指数在编制过程中,将分红与回购纳入统筹考虑,也具备时代背景和发展条件。近几年沪深上市公司回购家数及回购金额开始上升,2021年回购金额超过1000亿元。2022年5月,国资委发布《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鼓励央企运用股份回购等方式引导上市公司价值合理回归,对于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通过现金分红等多种方式优化股东回报,进而增进上市公司市场认同和价值实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