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奥 徐超
& B( m! X% A2 d- p最新披露的2022年年报显示,近2400亿市值的白马股药明康德(603259,02359.HK)营收、净利润均比2021年增长超7成,扣非净利和现金流增长超100%。4 i. c, l! V% v! p/ X$ A- M. b6 ^
$ ~" v: k' n" E火红的年报数据也给药明康德进入2023年以来一直跌跌不休的股价打了一针鸡血,在3月20日探到今年股价最低点72.79元后,3月21日年报发布当天药明康德就大涨超8个点,至3月22日仍有微涨。
& X" b) @) }; i W* O从年报所披露药明康德的业务板块来看,只有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WuXi DDSU)的收入出现下降,药明康德称是缘于公司业务主动迭代升级。而在投资这一块,药明康德相较2021年减少23.2亿,下滑72.15%;证券投资上更是浮亏近12亿,拖累整体投资收益。
9 n) a$ I2 E' s8 \- |6 k3 m其他投资收益难掩股票亏损
i$ E8 E3 K5 l' b* e, ]对外股权投资是药明康德搭建医疗健康生态系统的一部分。通过成立合营联营企业,并在医疗健康生态系统内的广阔领域中有选择性地进行少数股权投资。药明康德通过上述投资,可以进一步接触到更多医疗健康生态系统的参与者并保持其在技术方面的前沿地位。* l# b X, V! k8 E* V& f7 r' M; k
2021年年报披露,药明康德对外股权投资额较2020年增加人民币7.3亿,同比增加29.40%。
+ _8 j' _# Z9 X* A l1 o1 L/ U% u: y0 ^$ N5 w
2022年药明康德对外股权投资减少23.2亿,下滑72.15%。3 L# `$ y$ l% {3 b1 L
/ b T" X# _/ R: g3 U6 Q3 D" J6 _2 {有别于前几年的年报,药明康德此次年报中特地列出证券投资的情况。公司以自有资金投资纳微科技(688690)、华领医药(02552.HK)、Lyell Immunopharma, Inc.(LYEL.US)以及其他一些股票。期初账面价值合计21.1亿,期末账面价值9.8亿,公允价值变动-12亿。
' W' E0 p& j! `0 F9 l @5 L6 U. P- _; {" I" o" k
; G: m) P' Z6 O( U( |其中纳微科技是一家专门从事高性能纳米微球材料研发、规模化生产、销售及应用服务,为生物医药、平板显示、分析检测及体外诊断等领域客户提供核心微球材料及相关技术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2021年在科创板上市。但自一开始走到最高128.81元后就一路走低,2023年1月10日还到过最低价49元,2月2日回升到61.09元后又开始走低。/ k) R4 W! d, B { j
Lyell Immunopharma是一家致力于掌握T细胞以根除实体肿瘤的T细胞重组公司。Lyell Immunopharma于2021年6月上市时高盛曾给予“买入”评级,并认为该公司股价会到30美元,当时开盘价是18.75美元,该目标价意味着在未来12个月内有77%的上升空间。但上市后除短暂涨到19.835美元后,股价变一路走低,到2022年11月,高盛下调Lyell Immunopharma(LYEL.US)评级,由买入调整至中性。目前股价在2.2美元左右。1 g$ |4 n8 f% i
抛开股票,药明康德的投资还涉及私募基金等,均有不俗的收益,但算上股票,2022年整体投资收益反而缩水4.33亿。
7 ?2 r( Y2 o8 V7 N
+ e: H: \# x5 H0 o0 O8 B2 u, O# P新药研发缩水或受制新政
9 d( _- q/ v+ |药明康德的主营业务分为化学业务、测试业务、生物学业务、细胞及基因疗法CTDMO业务、国内新药研发服务业务五大板块,唯独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WuXi DDSU)收入近9.7亿,较2021年的12.51亿下滑22.5%。
$ h, V. Y% t0 i; X9 V* S/ x
: h' }/ @4 k! k: n! z6 O! j除收入外,国内新药研发的毛利及毛利率,较2021年也出现了明显下降。
4 |% w8 c5 h! x3 e% R& O' B _1 g% C+ j
药明康德2022年境内营收749,255.70万元,营业成本501,193.67万元,毛利率33.11%,低于2021年同期3.36个百分点,原因也是受到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业务主动迭代升级带来的收入下降的影响。0 {) m# Y; _$ q* O
. p6 S+ H% ~! g r0 a4 y' V
关于国内新药研发服务去年营收下滑,毛利缩减,年报解释称主要由于公司业务主动迭代升级,公司将集中推进更优质的项目管线,为客户提供更加创新性的候选药物。药明康德称,国内新药研发服务未来收入增长贡献将主要来自于药品销售分成。
) V% ?& }* @1 C# c, U" N业内认为,药明康德在新药研发服务这一块收入下滑,和药监局前年底实施的新政有关。
6 W V* `, B, G- j7 O4 c, p; T2021年7月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就《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 b { ^7 f( f; i# }/ A
该《指导原则》强调药物研发要“以患者利益为核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在药物进行临床对照试验时,要提供最佳治疗方式/药物,而不是为了提高成功率或效率,选择不确定或者已被更优的药物所替代的治疗手段;如果没有选择最优治疗作为对照,即便临床达到目标,也不能证明该试验药物可满足患者的实际需要、或证明该药物对患者的价值。7 w8 \: q, Q) \: T4 ~
这意味着,以后国内要做创新药,临床要和已有的最优的药物作对比,比已有的最优药物效果还要好的才能上市,否则不批。这也就逼着药企要去做临床头对头试验,用事实来证明自己的创新药比已获批的效果更好。
7 [8 v* L* I; Z8 q) V当时消息发布后,包括药明康德在内的一众生物制药企业股价均出现大跌。2021年11月19日,该《指导原则》正式发布实施。
3 z/ i' _, ]1 R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