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6.18大促主会场领京享红包更优惠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8|回复: 0

北京持续打造“会馆有戏”文化品牌 形成文物活化利用新方式 ...

[复制链接]

1696

主题

650

回帖

7058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058
发表于 2023-3-30 09:5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
原标题:北京持续打造“会馆有戏”文化品牌 形成文物活化利用新方式
$ R( B- I2 O4 i/ o8 Y/ i                          北京的会馆建筑千姿百态、数量众多,会馆文化包罗万象,商贾文化、饮食文化、梨园文化等多元交织的地域文化在此汇聚,其反映的人文底蕴、精神价值、时代风貌无不体现着厚重的文化力量,散发着独一无二的气质品味。如今,百年老戏台上曲艺声声,京剧、相声、民乐、话剧……一系列为会馆量身定制的“小而美”“小而精”“小而雅”的艺术形式持续点亮,开启了老会馆活化利用的焕新之旅。雕梁画栋间,历史文化与精品演出的交相辉映让这些散落在京城大地上的老建筑再绽光芒,也成为“大戏看北京”的新表达,持续充盈着群众精神文化高品质供给,成为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生动注脚。4 @+ i  X  h+ t; Z# l* y  \
过去,会馆是专供同乡或同业人士在京城及各大城市聚会、寄寓的场所。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的北京,不仅是会馆产生的源头,也是会馆最为集中的地方。据统计,截至目前,北京现存会馆建筑57座,列入国家、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11座。这些会馆承载多样地域文化,集中分布在中轴线两侧,是历史留给北京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首都文化开放融合、生生不息的重要见证。
+ p. l( ]- ^8 K+ p7 E7 S  i 如何让这些文物在沉睡中活起来、火起来?北京提出了新思路——2021年下半年,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关于推动文艺院团演出进会馆旧址的工作方案》,着眼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聚焦打造会馆演艺新空间。在北京市委宣传部部署下,一批会馆先行先试,活动相继登场,持续打造“会馆有戏”文化品牌,通过将会馆空间与演艺资源对接交融,实现以演促用、以用促建、以建促保,形成文物活化利用的新方式。
! m% N2 ]  G# j/ P6 F% Z # A' E  I8 T- [% q* y
东城颜料会馆演出$ Z0 [' y! e* A- ?
自2021年9月29日起,东城区颜料会馆、西城区湖广会馆等会馆率先“鸣锣”,陆续推出“会馆有戏”系列演出。通过一段时期的探索,精彩好戏重新点燃各大会馆,丰富的会馆文化业态,使会馆既保持“文明如水”的美好画面,又体现“润物无声”的能量输出,彰显会馆文化的新时代价值,打造文物活化利用的新时代样板。北京青年报记者梳理发现,不同的会馆本身各具特色,立足会馆本体,通过“一馆一策”的方式,会馆正展现出多姿多彩的光芒。
  Y" f* ]: ~9 |( ~' o 作为本市首批焕发新生的会馆,位于东城区前门地区的颜料会馆如今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点。该会馆始建于明代中后期,由山西的颜料、桐油商人集资所建。顺利完成修缮后,2021年10月,颜料会馆迎来首场演出,成为前门地区首个“有戏”的会馆。颜料会馆常态化开展惠民演出和商业性演出,多个剧团长期入驻,相声、杂技、民乐、折子戏、评剧、歌舞……三里河河畔,各类高水平曲艺节目轮番上演。当下,正值早春,雀语巷深,春拂幽池,勃勃生机唤召着三里河畔的青枝幼绿,赋彩着胡同深处的青砖黛瓦,也应和着数百年历史的颜料会馆绽放出时代芳华。周末到颜料会馆听上一曲,成为不少居民闲时消遣的不二之选。
( A/ H* W. r0 d0 K0 ^5 H9 N8 R , [7 P" f! U( F& D! J: L$ J
西城正乙祠的昆曲演出
. E8 R- ?' O1 R! H" d2 p  m 欣赏戏曲之美,位于西城区虎坊桥西南的湖广会馆也不失为一个好去处。这座老会馆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1830年增设戏楼,是目前北京仅存的建有戏楼的著名会馆旧址之一,被评为世界四大木质剧场之一。清末民初,湖广会馆名人荟萃,戏曲繁盛。京剧票友组成“赓扬集”票房,经常在大戏楼内排练演出。“伶界大王”谭鑫培、“老夫子”陈德霖以及田桂凤、时慧宝、王君直等京剧名家也曾在这里演出。如今,这座会馆的戏楼可谓好戏不断,或铿锵高亢或低吟婉转的戏曲唱腔,在古朴幽雅的建筑中,配合绚丽灯光效果,呈现京剧之美。
1 O* y. [. o: C5 h: v1 ] 2022年4月,经历修缮提升后,距今300多年历史的正乙祠也重新开门迎客。这里曾经是银号会馆,也是中国最古老、保存基本完好的纯木结构戏楼,被称作“中国戏楼活化石”。此前,经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深入调研,正乙祠戏楼交由北方昆曲剧院修缮、运营及使用,将传承600多年的昆曲艺术与300多年的古戏楼完美结合,让这历史建筑重焕光彩。在此前的开幕演出季,北方昆曲剧院特意选取了四幕颇有历史渊源的大戏连台上演,分别是《天官赐福》、戏楼版《牡丹亭》、观其复版《墙头马上》和《怜香伴》,为观众带来兼具历史厚重感与时代发展力的“沉浸式”体验。如今的正乙祠,还原了百年前上演昆曲时的“名场面”:“八千场秋月春风都付于蝴蝶梦中琵琶弦上,百五副金筝檀板尽消磨桃花扇底燕子灯前”。
. ]! F; K  v' y) W5 l7 k# M+ X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1 t: ^8 |" y7 z) z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魏彤
# t- S/ Q6 J7 B4 z2 y  g 编辑/彭小菲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帖子地址: 

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优酷自频道欢迎您 http://i.youku.com/zhaojun9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6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 粤ICP备18056059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8-25 12:34 , Processed in 0.03612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Mxzdjyxk!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