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 氪独家获悉,华为再次关于汽车业务发出决策公告。
( d9 H/ g( y: u) s+ D+ ]+ l7 S1 A8 U公告由华为创始人、董事长任正非署名发出,再次强调 " 华为不造车 "," 有效期 5 年 "。除此之外,任正非还对华为标志在汽车设计上的露出提出了严格要求。
. c; e3 A5 D3 \0 k" J8 J" 强调不能使用华为 /HUAWEI 出现在整车宣传和外观上。" 消息人士告诉 36 氪,而且重点指出," 不能使用’华为问界’,’ HUAWEI AITO ’。"
4 a1 W! D2 I$ q/ q5 d2019 年 9 月,华为正式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定位是 " 提供增量部件 "。但鉴于华为手机曾经在手机终端领域取得的成就,业界关于 " 华为要造车 " 的猜测也从未停息。
. O9 w" y) E5 N为此,2020 年 11 月,华为创始人、董事长任正非签发文件强调 " 华为不造车 ",同时,严厉表示 " 以后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可调离岗位,另外寻找岗位 ",并在文章底部标明,本文从发文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 3 年。
4 R6 n! g7 H, K, p8 w但 2021 年中,余承东接棒华为汽车业务,主导了华为汽车业务事业部和消费者事业群的整合,余承东成为总负责人。关于华为造车的猜测再次涌起。
" T! B+ ^; c; E此后的业务进展也显示,华为此前推出的全套供应商方案 "inside 模式 " 遇到阻力,和北汽的合作中,相关车型销量未有明显起色,而和广汽的合作,则降级为零部件供应商,项目主导权交还给了广汽。" Z$ J. e9 {( M( w
而余承东主导推出的智选车模式,则帮助濒临绝境的赛力斯 " 起死回生 ",双方合作推出的问界车型,月销量一度达到万台规模。0 e5 z9 W0 L8 ?+ a
以和赛力斯的合作为样板,华为已经撬动了江淮和奇瑞等合作车企。余承东更是给了智选车的规划版图," 要打造一个问界的开放联盟 "。
; c( s3 ~3 M7 t$ I! k按照和车企的合作深度,华为的汽车业务可以分为三大类:最浅的合作就是售卖零部件,如鸿蒙操作系统、域控制器等 ;其次,是模块化的方案供应,例如华为的 HI 方案,代表性的合作是北汽极狐、长安阿维塔、广汽等;而华为与车企绑定最深的则是智选车业务,目前已经和金康新能源合作,推出了金康赛力斯、问界 M5、M7 等车型,M9 车型也已曝光。
/ l, g3 h* Y( r- ~7 b) j如果说在零部件和 HI 方案的合作模式中,华为都还是明确的供应商,那么在智选车业务上,华为则是一个与车企深度合作、捆绑的合作伙伴。4 {$ {! V4 u! f6 V% t
在智选车的产品定义、核心零部件选用、销服体系上,华为都会深度参与,而最具标志性的,则是智选车最终会进入华为的终端店面进行销售。车企在智选车业务中的角色,更多聚焦在整车开发和生产制造上。- S" ~1 @2 v4 p2 K \
由此可见,智选车模式中,华为对车企从产品、技术、品牌形象到渠道等层面的加持都不可忽视。
# |0 m/ g2 U* A- v9 V# I+ r7 h9 B今年车市进入激烈的对抗后,问界车型为了冲击更多市场份额,与华为的绑定也在加深。
; q' p3 z$ |! d- }: M" b& U尤其是 3 月 8日,在社交渠道的宣传语中,原先 "AITO 问界 " 的字样更改为了 "HUAWEI 问界 "。这被认为是华为进一步主导 AITO 汽车发展的信号。
* b2 {. [: Q0 E2 N2 D不管外界如何猜测,任正非的此次署名公告无疑再次表明了华为在汽车业务上的立场。
; G4 n; f6 i) Y& q' u/ _* M p2 k) I但华为不造车并不意味着市场上少了一个劲敌,华为的技术和运营能力,叠加车企的制造和工程,或许也是一支奇兵组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