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北京密云护林员,行走在雾灵山间41年; M+ g& {+ [) l( C3 Z5 Z/ ~
斑羚粪是圆的,狍子粪是长的;野猪会把落叶拱成一条线,分散的坑则是猪獾的杰作……提到雾灵山林场里的动物们,马志红总有说不完的话。) E9 e8 N2 e& D, s4 ]" S8 X; w
41年前,17岁的马志红接过父亲的班,成为北京市密云区雾灵山林场的一名护林员。41年里,护林员们的工作也从单纯的植树防火变成了动植物生态资源普查。在北京林业大学师生的帮助下,马志红重新认识了这些“新朋友”。9 R# A# V. k9 z# a
他逐渐能看懂山雀筑的巢,也能分辨山椒鸟的雌雄,还能在灰褐色的岩石上找到狍子与斑羚的足迹。雾灵山林场的8位护林员,与林大的老师合作完成的《野生植物资源图谱》与《野生动物资源图谱》已出版。马志红觉得这还不够,他要继续用相机记录这片山林里的野生动物。: r3 q7 l' n+ O# O# Z! j- z
“每一棵树都有人负责”
. {0 M1 V l# W 北京城区140多公里外,踏上雾灵山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边缘,气温比城区骤降五六摄氏度。护林员马志红与赵国庆同行上山,完成巡山任务。“五一”期间,踏青的游客增多,他们要在保护区入口劝阻驴友和准备野炊的游客。9 h" h+ U$ b5 S& s$ p
+ r/ y- W# z( m 4月21日,雾灵山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边缘,护林员马志红(左)与赵国庆在林区巡护。, o: Z G4 S! C" a
山路不好走,突起的石子大小不一,稍不留神就会被两旁的枝条绊住脚。松枝与落叶混杂,铺成厚厚一层,踩上去发出“嘎吱”的响声,在静谧的林间格外突兀。* ^ V' U& v$ C k; W3 |
行至半途,马志红与赵国庆找了一块平整的山石,卸下背包,倚靠着短暂休息。“这都是动物们踏出来的山路,我们经常走,下雪也不会迷路。”马志红说。; a( A* u. f( W/ l# V* S9 j
他们每个人的背包重达40斤,里面有两块盐砖,还有坐标本、蛇药、锯子以及红外相机的电池。雾灵山林场的食堂早晨煮了鸡蛋,新烙的饼卷点萝卜片咸菜,中午泡个自热火锅,如今的巡山也不再像几十年前只能靠喝热水取暖。, l- R: l/ h! K( h* ?/ S
' _" S. d7 `$ u
4月21日,雾灵山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边缘,马志红(右)和赵国庆喝水休息。
! j' u2 A0 a0 l: ?* L 1954年,雾灵山林场建立,2000年,北京市密云区雾灵山自然保护区获批成立,总面积为4152.4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5.8%。经过60多年的经营,该林场已成为密云区生态区位最重要、森林资源最丰富、森林景观最优美、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态功能最完善的核心生态区域。+ H: {* n& I! F/ X; J; @# [
森林无小火,一旦着火便是大火,必须从源头上遏制火情发生。“林场内每一棵树都有人负责。”雾灵山林场场长房新民说。雾灵山林场共有11个分区,每个分区面积不同,最大的分区达到7083亩,每个区域再划分给不同的护林员来负责。' O( ?" k. Z: X5 A! f
护林也不只靠人一步一步走,语音灯杆的视频探头可以实时监控,实现对讲畅通,无人机拍摄完成全方位的林况勘探。; u9 f5 }9 ~ H
$ J1 z+ K( V: R! V8 {, {2 E
4月21日,雾灵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马志红启动无人机查看林场情况。
! e+ W& N y0 s& j& F
# C/ c9 x" @$ t: w( [# ^ 4月21日,雾灵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马志红在誊抄当天巡护中记录下的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数量。
# r" j5 c: y% @! [ 这一切,是40年前的马志红不敢想的事情。1982年,17岁初中毕业就接父亲的班儿,成为一名护林员。他从小在雾灵山半山腰的村落长大,跟同龄的小伙伴把猪轰到山上吃野果,他们在旁边跑着玩。山葡萄、软枣猕猴桃、山核桃,酸酸甜甜都是童年的回忆。
+ t& O, F* [6 \6 M 上世纪九十年代,几个自然村都搬离了山沟沟。雾灵山也正式交给了这里的动物和植物。
- Y9 O3 d* \5 V+ J9 w 那时护林员们的主要工作是植树造林。“我平均一年种几千棵树,有落叶松、油松等,都有专业人员进行育苗。”马志红说。那时没有车,马志红偶尔坐着手扶拖拉机上山种树,多数情况下只能步行10公里。如今,马志红可以乘坐单位的皮卡车,通过一条颠簸的石子路,直接到达山脚,再徒步上山。
+ P1 d/ R7 }( ^# R 1120人与180.953万亩森林6 h; F2 ?. u9 {5 s$ v8 I( q
林场的日子枯燥又乏味,巡一次山最长需要十多个小时,最冷的时候,山里气温低至零下40摄氏度。山还是那座山,人已换了好几代,同批进来的护林员,只剩下了马志红和吴同路。如今林场有8位护林员,最短的也在林场待了20年。
* Z- ~/ l0 |8 Y( r
; G& N5 H/ k1 N) {5 t 4月21日,远眺雾灵山自然保护区。: }. S( Y2 I% @" ?
每年10月至次年6月是林场的防火期,护林员们每天都得巡查。雾灵山林场共有南横岭路线、大平峪路线、豹子峪路线、大甸子路线、云秀谷路线五条调查主路,还有十几条小路。“只要大雪不封山,我们就得巡山。”赵国庆说。一般防火期结束,紧接着就是防汛期。
! Q( h2 x5 b( U @ 最危险的一次,马志红与赵国庆冬天上山架设红外相机,因为下雪,部分路段覆冰难以下山,为了减少行路时间,两人选择抄近道,把绳子拴在山砬子(没有树的悬崖)的顶端,侧身拽着下降。那山砬子高3米,如果不走那一段又得绕三四个小时。
# _0 @/ \7 P4 K4 J
7 v: G# H( }" |( g 4月21日,雾灵山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边缘,护林员马志红正在调试红外相机。
3 @' _8 A; |1 e # M; a1 a3 d& l1 D) _8 o$ o1 z
4月21日,雾灵山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边缘,护林员马志红在巡护过程中听到鸟鸣,用望远镜寻找踪迹。
/ q" C. k4 y( N' m. P5 T- q 雾灵山上有毒蛇、蜂子,野猪也经常出没,老护林员们都知道,碰到野猪不要跑也不要理会,它们自然会离开。
4 ?1 w: K3 K8 w' E. u8 [! N/ g 清明那天是护林员们一年里最忙的一天,林区是严禁带火种进入的,马志红往往凌晨3点就要开始上班,守在进山的卡口等待上山祭扫的人。“防不住,只能上去一拨我们派点人跟着一起去。”有护林员在,森林就能安全。. Q4 q/ D. T7 U" N% q
像这样的护林员,密云有1120人。他们要负责密云总面积180.953万亩的山区生态公益林,保证自己区域没有火灾发生。# T1 S* ~& E ?; w! X. i3 d
在关键时刻,护林员也会成为消防员的向导,他们能找到最快的路径。云蒙山林场里“藏龙卧虎”,林场有一位60多岁的厨师,同事们都管他叫“山羊”。“有一次山火,他带着消防员跑得比谁都快。”
9 N0 U5 d6 e3 c 树也有不让人省心的时候,有一次上百亩落叶松着上了尺蠖,走到附近唰唰响,马志红看了着急又心疼。林业局教他们拿烟熏,治住了虫害。5 G& a8 C ]# M7 B* {! O
北京市65%的植物都能在雾灵山找到6 E- |4 m; ^6 v8 q
2013年,国家开展全国陆生野生动物普查,密云区林业局在雾灵山林场里铺设了五六台红外相机,护林员们把相机移上了山,放在动物们常走的林道里,几个星期就拍到了豹猫、狍子。
% Y/ G) e4 x1 f) C" P; C 2014年底,林场又购置了15台红外相机。红外相机暴露在野外,三个月左右换一次卡和电池,使用寿命只有一两年,马志红的工作又多了一项。2 O2 o* g3 {3 C7 y q
检查红外相机中的录像是马志红最开心的时候。斑羚和鹿带着小崽来舔食盐砖,环颈雉野鸡与红隼鹰会争吃的、争水源,夏天还要抢占小洼地洗澡。最多的一次,2只大野猪带着20多只小猪走过。
) _8 Y; ~- {* ?, z |* {* G8 @/ a
4月21日,雾灵山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边缘,正在进行巡护工作的赵国庆发现了野生动物的足迹。
- ?$ G( \. u3 o, Q ) ^0 x; r% d+ U! f* h- }; d; a1 ^0 w
4月21日,雾灵山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护林员马志红发现了一个鸟窝。
1 ^# S; m& l$ p& p8 ?7 C4 e 这两年,在北京林业大学师生的帮助下,护林员们首次在雾灵山发现铁木,还鉴定了一棵500多年的老云杉树。
# O5 `: _- o9 ^) K0 F3 P 由于雾灵山自然保护区一直坚持野生动植物本体调查工作,许多稀有濒危野生动植物被发现。
* U' g- b) ~/ u 截至2022年1月,保护区内有脊椎动物285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1种,野生植物资源丰富,有740种,其中包含国家Ⅱ级保护野生植物紫椴、黄檗、核桃楸、刺五加和野大豆5种。
( e6 B& l/ ]2 M/ ? 最多的时候,雾灵山林场布置了98个红外相机。保护区已成为北京林业大学在京重要的研究场所,先后建立了“轮叶贝母保育基地”“铁木扩繁基地”“野生黄芪培育基地”“刺五加原生境保护点”等多个实验基地。9 P* ?; v# l: H8 B. i0 ^
9 o1 c, j# M+ k" ~; R; c0 T% \- m! D
4月21日,雾灵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马志红在珍稀濒危植物实验繁育苗圃查看植物的生长情况。
& W6 s3 k- |/ s$ a
$ d' l% P5 Y% v 4月21日,雾灵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的展厅,通过二维码加模型的形式,向参观者介绍保护区里的野生动物。, `) P" o% }+ K* M9 @1 N6 r
“北京林业大学的老师一年要来十多次雾灵山,北京市65%以上的植物都能在这儿找到。”房新民说。为了完成生物多样性普查工作,护林员们平时会跟林大老师不断学习,闲暇时翻看图谱、图册、植物志。雾灵山林场编写的《野生植物资源图谱》与《野生动物资源图谱》分别于2017年5月、2018年10月印刷出版。
: ^/ m. D. g- C; s$ z' S& j 2019年,为了能更清楚地拍到动物,马志红花好几万元买了长焦相机专门拍鸟。还有三年马志红就会从林场退休,他想好了,到时候他就可以专心用相机记录野生动物。
% i; s$ F0 V) \9 X2 F5 _8 ^ 巡山的一天一如往常,吃完午饭,收拾行囊,马志红与赵国庆继续走在山路上。
0 E4 V: s1 m" \" l9 i* U; ^ V1 J2 N7 R+ g* w' w7 E6 B
4月21日,雾灵山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护林员驾车在林间穿梭。* [, E3 L4 ?) ?: T( [
摄影 记者 王子诚
! E: V+ f: z6 s3 w! J& b3 r 文字 记者 郭懿萌 实习生 金芷怡
; s* i, |& L& Y* A 编辑 刘晶 刘倩 张湘涓4 _8 U$ G: b1 l1 q0 ]: p7 b q
校对 杨许丽 贾宁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