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每日一习话】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多到实地调查研究) # `, B/ z4 I4 l7 U9 Q1 D4 z7 R) w M
' W) e/ a4 [* C* j& h# m0 C9 P0 w 您的浏览器暂时无法播放此视频. , C; s3 B e- c- F: o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多到实地调查研究 (来源:央广网)
: A; r- T' w8 A1 ^( C0 t
: r6 E' R: p0 V$ F
7 k4 R. a' Q& G ; g& l& ~; E" R" d3 b
+ u; `* h7 F( a8 Y9 J2 M; B
8 x {1 Q4 k5 {8 s9 J8 t ! M4 G6 f1 z9 n- l+ w% E7 f' p
习近平: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多到实地调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
3 z( |7 F( G W7 u5 ]2 t) p4 O
' b9 I" n: f- K$ t: i这段话出自2019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的讲话。
2 V6 ^" `- ^3 Z# W*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哲学社会科学作为观察分析研究社会现象、探讨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工具,只有深入现实生活调查研究,方能把握社会发展方向、感知时代脉搏。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在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事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坚持以调查研究解决现实问题、推动理论创新,形成了重视调查研究、善于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 b$ l) |6 E+ r# D6 q0 F/ K
“要了解实际,就要掌握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调查研究,把调查研究作为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每年要抽出时间,深入到地方进行考察调研,在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中也深刻阐释了调查研究的意义、内涵、途径、方法,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以我国实际为起点,使理论和政策创新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
7 x% V" P- X8 i, B* g- m十年来,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牢记“深入实际、了解群众”的嘱托要求,不断把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升华为理论成果,推出大批具有前瞻性、系统性的智库成果,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在学术体系方面,我们基于中国的具体实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等理论建构方面取得新进展。在学科体系方面,基于广泛调研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十年间新增128种文科类新专业,教育部更新了《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并开启“新文科”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开展大规模学科调整,将研究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在话语体系方面,围绕发展理念、政府职能、市场机制、产业结构、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重大问题,提出许多新概念、新表述,对国家治理现代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过程人民民主等重大实践的研究阐释,不仅在国内外学术界引发高度关注,也融入到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感受之中。
# T6 D; D* G! @) {今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强调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要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当前,我们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困难问题严峻复杂,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方法。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做到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在调查研究中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从我国改革发展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通过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用实际行动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8 v5 n) R2 B* q( [& k( [; k
本期特约专家:李晓阳 国防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i! N/ f' q! h: }0 H2 }5 o
: G9 y5 {6 d$ u6 k. B }4 C9 `/ o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