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6.18大促主会场领京享红包更优惠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8|回复: 0

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成功返回,专家:满足我国战略需求,意义重大 ...

[复制链接]

1612

主题

636

回帖

6758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6758
发表于 2023-5-10 09:4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常州
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技术是航天领域创新高地和竞争热点,已成为世界航天强国航天发展战略中的重点。
# [& V$ S: ~2 _根据新华社5月8日消息,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的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在轨飞行276天后,于5月8日成功返回预定着陆场。此次试验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技术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后续可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价的往返方式。
5 o% i$ K* g2 @3 [航天专家认为,此次试验的圆满成功具有重要意义,为未来建设更先进、更实用、更经济的可重复使用航天系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d  S- @# Z, A7 I8 Q, h) q可重复使用技术可用于研制重复使用航天运输系统。
/ f) E  V: y+ ^% ^
) V4 U# C3 H& a5 T% i/ }“过于先进,不便展示”?
. G0 J& y: w# Q( B6 k根据官方信息,该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于去年8月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使用的是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这是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第18次执行发射任务。
# ~$ o5 l  Q8 j根据新华社当时的报道,试验航天器将在轨运行一段时间后,返回国内预定着陆场,其间,将按计划开展可重复使用和在轨服务技术验证,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技术支撑。* C' Q" v/ I! C" o
这并不是该航天器的首次飞行试验,其首飞在2020年9月4日进行,根据当时报道,当天在酒泉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可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载器,该航天器在轨飞行2天后,于9月6日成功返回预定着陆场。4 g4 ]) H/ b3 S: B" a) m2 S5 H' N" G0 C
“这是中国可重复使用航天器在轨飞行时间最长、任务最复杂、技术难度最高的一次试验。据悉,该试验航天器在轨期间,进行了多项技术验证和科学实验,包括轨道变换、姿态控制、热防护、通信导航、载荷运行等。”航天专家黄志澄介绍说。
% R; y. E4 }9 e: J4 r+ w由于发射和降落官方都未向外界公布相关影像,非常神秘,因此,外界认为原因是“过于先进,不便展示”。2 @, M- D& m, c5 D" E: f4 N% e& u
根据相关资料,目前,可重复使用航天器类型主要包括可重复使用火箭、航天飞机、空天飞机以及可重复使用的飞船。至于此次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是何种类型,官方并未披露。
6 D( K9 Y+ X0 ?% g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学中心研究人员乔纳森∙麦克道威尔此前认为,中国“可重复使用航天器”可能是可重复使用的载人飞船,也可能是高度自动化的航天飞机。麦克道威尔表示:“它与美国SpaceX公司研制的可重复使用‘猎鹰’火箭不同,但用途可能与该公司的‘龙’飞船相似,也可能是美国X-37B那样的无人航天飞机,或者是未来用于载人飞行的航天飞机。”' D$ p- Q1 t; ~  ^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我国曾成功发射采用可重复使用技术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据悉,新一代载人飞船的返回舱被航天工程师设计成可重复使用,如星敏感器、计算机等一些高价值的设备,经过优化设计由服务舱调整至返回舱安装,这样就可以随返回舱返回后进行回收利用。在返回舱外包覆我国自主研制的新型轻质防热结构,执行完任务后只需更换轻质防热结构,经过规范严格的检测,就可以再次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E1 J3 |& d& Q. |
该返回舱还在2021年举行的中国航展上对外展示,而且飞船由运载能力更大的长征五号火箭发射,而此次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由运载能力低于长征五号火箭的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因此,该航天器可能不是新一代载人飞船。& w: e1 K% W8 `& v
除了此次进入太空完成任务的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中国亚轨道重复使用飞行器技术发展也获得了重要突破。去年8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宣布,由一院自主研制的升力式亚轨道运载器重复使用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B4 d- H" C1 d8 R1 }" W
官方消息指出,发展重复使用天地往返航天运输技术是我国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亚轨道重复使用运载器可作为升力式火箭动力重复使用航天运输系统的子级,是航天航空技术的高度融合体。该项目的圆满成功,为我国重复使用天地往返航天运输技术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实现领域创新发展和自主可控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 K3 g. ?3 W" J0 @中国新一代载人飞船采用可重复使用技术,图为其在轨飞行模拟图。7 ?! L+ T7 `' |; s

" g8 g  {8 C& [; q中国版X-37B?
- ^; ?( ~$ l4 `. u$ c8 _. C尽管官方并没有提供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的更多细节,但外界纷纷猜测该飞行器是“中国正在研制的新型空天飞机”或者是类似于美国X-37B的航天器。. o$ C2 M: T7 [* X  n
俄罗斯航天政策研究所所长伊万∙莫伊谢耶夫此前向媒体分析指出,根据中国官方提供的有限信息猜测,中国可能已将类似美军秘密航天飞机X-37B的飞行器送入轨道。
; f$ u! i/ Z0 D8 o神秘的X-37B是近十年来备受瞩目的一款航天器,去年11月,轨道试验飞行器连续在轨飞行908天后返回地球,打破了此前780天的飞行时间纪录。
4 w. H; n; p8 r. R2010年4月22日,X-37B进行了首次发射,包括此飞行试验在内,X-37B进行了六次发射。十年来,X-37B一直披着一件神秘的面纱。尽管美国空军已经公布了 X-37B 运载的一些有效载荷,但是这架航天飞机的大部分机载设备以及轨道活动的细节都是保密的。这种保密性引起了外界诸多猜测,认为这种飞行器是某种太空武器或者探索太空武器原型机。" L: S9 ^$ _( G) e. N9 z
2019年5月,美空军前部长希瑟·威尔逊提及了X-37B。她说:“它看起来像缩小版的美国宇航局航天飞机,但它是无人驾驶的。”“它在宇宙中的非同寻常的机动能力将会‘让敌人抓狂’。”
. b; u. f" d3 X3 P; L4 v5 {3 R“X-37B只是一个试验平台,有些评论称它为太空战斗机或空天飞机,这些都是不准确的称法,它更像是很多前沿空间技术的‘孵化器’,而这些技术在军民领域有广泛的用途。”航天专家黄志澄此前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时表示,“以X-37B携带微型卫星为例,由于X-37B配备了机械臂,应该主要进行释放和抓取卫星的试验。这种技术平时可以用于维修卫星或加注燃料等在轨服务,同时也具有军用潜力,战时可以用于抓取或破坏别国的卫星。”1 Y/ r$ t) {1 f9 d/ ]
返回地球的X-37B。* q+ p0 P& @# F" ?( o4 U
6 \6 r5 a6 u& a
根据官方公布的信息,中国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并不是用于军事领域,相关技术后续可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价的往返方式,而X-37B是军事色彩浓厚的航天器。
! k' B1 D' W9 x* i4 m6 \俄罗斯齐奥尔科夫斯基宇航科学院通讯院士安德烈∙约宁认为,送入轨道的中国航天器很可能被用于长期技术试验,而非军事任务。
+ b+ W# i. [3 x+ ~( I9 Y2 i黄志澄告诉澎湃新闻,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验证的相关技术为未来建设更先进、更实用、更经济的可重复使用航天系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y$ ]5 |: `: B/ i- j' F6 Q; A
“这是继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后,我国航天运输系统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表明我国已经初步掌握了世界上极少数国家掌握的航天技术,满足我国战略需求,意义重大。”一位不愿具名的航天专家向澎湃新闻指出。
. {* L, s& h0 K2 o2 L在2020年中国航天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主任包为民作了《航班化航天运输系统的发展与思考》的报告。2 J3 p4 H7 K2 ]$ S3 d8 E
包为民表示,我国计划在全面提升新一代运载火箭性能水平基础上,计划到2045年实现1小时全球抵达、地面与轨道间以及轨道与轨道间的“航班化”航天运输。包为民透露,实现这一目标将分阶段推进:2025年前为起步建设阶段,主要任务是突破关键技术,形成试验使用系统;2035年实现目标初步建成,总飞行数百次、总货运千吨级、总客运千人次;到2045年目标全面建成,实现按需发射,每年总飞行次数达到千次量级,总货运万吨级,总客运万人次。1 ]- R. `( e6 J- h
对于在技术途径上如何具体实现这一目标。包为民介绍说主要包括三种:一是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高超声速技术;二是升力式可重复使用运载器+高超声速技术;三是先进组合动力技术。这三种技术途径从相对简单到相对困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帖子地址: 

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优酷自频道欢迎您 http://i.youku.com/zhaojun9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6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 粤ICP备18056059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7-18 00:33 , Processed in 0.04038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Mxzdjyxk!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