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播
1 S c/ B! y3 B2 ~7 L 暂停1 t! b' W1 G0 }6 O( V) n
00:07 / 15:09 直播 : {& B" d. w) O7 z7 r+ a
, G# x; U" J$ c- _ M8 p7 p5 L
3 O7 J& n! v# N' O8 o ]) G1 O 00:00( n: S& U9 Z) R4 _ k0 y
$ V/ [+ F+ ^5 q6 ^* [
- _4 G* a! m: U: ]. h% Q8 J ' N' ^1 v2 r9 a8 |5 l6 L" k
进入全屏% ~/ R0 \" d/ ]3 b
; y8 k# O. l( W# N
0
- K h, j% X o! l( l0 }9 w% d
1 T; F3 b U3 E7 @5 ~! M/ s# ~0 F 9 k2 B, G# c9 o- k2 p1 ^) D: X
& t5 |0 i- x. |& ~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j; I) P- B# N1 \
( J& M' s# u8 f$ N / y7 q- M# s, v7 @$ }" P. X4 _
1 f% [/ Y; f7 w1 E; @& J1 H, M4 v/ I
! C1 d" ^1 ~" S$ y- G6 f$ F7 f" n
人口问题,关系千家万户,也关系国家发展。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优化人口发展战略,成为必须高度重视的大事要事。新形势下,“一老一小”问题的解决对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有着怎样的重要意义?如何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该从哪些方面发力,又有哪些可借鉴的经验?
9 |1 z4 L4 `3 ?" E3 T5 F8 C周亚峰是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的负责人,他每天到岗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与独自在家的老人视频通话,了解他们的身体情况和生活需求。 ! T* a; U, J8 A$ a
& c- k- b! O4 v& e
) a- y% @ G! R2 w0 N河南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街道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 周亚峰:我们主要为居家老人提供两护六助等服务,有助餐、助医、助洁、助浴、助购等服务,也为老人提供居家巡访和视频巡访。 }* ]9 l5 G* s) Q
丰庆路街道是郑州金水区下辖人口最密集的街道之一,60岁以上的老年人所占比例较大。这几年,随着河南不断推进养老服务工程建设,这个街道的社区里也建起了养老服务中心。
; P% k5 L- T2 I
& q' b" g! T" y: J. v/ R* H+ P! ~7 j) }6 z' ?: u
河南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毛慧洁:辖区共有16个社区,街道的1个大中心和16个社区的日间照料小中心已经全部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营,由专业的第三方养老机构进行运营管理。
, V& d$ x' ~' ]5 r9 R这些养老服务中心不管规模大小,设施和服务都很齐全,可以满足老人就餐、文化娱乐、康复疗养、健康监测等基本的日常需求。老人们可以选择吃住在养老中心,也可以选择白天来日间照料中心过热闹的集体生活,还可以按个人需求,订制个性化的居家养老服务。这些养老服务中心由政府补贴,集中养老的老人根据身体状况每月收取两到四千的费用,居家养老的老人则按照养老中心提供的服务内容付费。
! Q1 G7 q- \9 Q4 v* w2 O" P4 r* x7 Y1 V# I! F; f, a
9 ^7 v" u: k! R# l1 E在“一老一小”问题中,“一小”同样不容忽视。尤其是3岁以下幼儿的托育关乎无数家庭和年轻父母的生活,如何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保障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各地也都在探索有效可行的方案。
; {( W0 x \* x) p& [4 H& w% {在郑州,越来越多的社区在提供养老服务的同时,也建起了托育中心。从2022年起,照顾0到3岁幼儿的“托育中心”在各个社区开始推广普及,“一小”问题逐渐有了着落。
3 t0 W, K! K- B% E; c. k: ?3 B! ~2 |2 {郑州惠济区新城街道金杯社区的这家托育中心今年2月开始招生,专门为社区3岁以下的幼儿提供日间托管服务。
' j/ O# T- i" ^
0 ?$ l B9 ?* H5 A! v A& w! Z- t; z) W; a( {
在郑州,各个区的政府根据人均收入情况,按照普惠原则对3岁以下儿童托育进行统一定价收费,在惠济区,托育中心全托的价格为每个月1997元。像这样的托育中心,现在郑州已经有529个,可提供托位3.8万个。另外,对于有条件的幼儿园,也鼓励将招生范围扩展到3岁以下。同时,在政府牵头下,妇幼保健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卫生健康部门也组建了专业团队,为社区托育中心提供科学育儿服务,打造起“医育结合”的幼儿托管模式。 7 R5 k" [) I4 j9 Y5 S
?; K& Z/ F& y* o5 t3 y
& R4 C3 I; ^3 k/ l: ]7 b
在国家推动下,近年来,各地都在土地、住房、财政、投融资、人才等方面出台了优惠政策,以促进养老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国已经有429个城市(区)完成 “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的编制工作,实现了全国地市级全覆盖。
0 t. K8 [; A- A. R# K
! [; N' z l+ x8 Z' _4 ^
8 [' F% K/ c& b; f# ^8 [3 E6 B随着我国人口总量和结构发生变化,传统意义上的人口红利在逐渐减弱;而另一方面,我国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人口预期寿命和健康预期寿命也都在不断提高,因此,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稳定劳动参与率,成了新形势下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 e T! U; q# u) b: n
9 R% F) M4 e! G6 t, `4 }9 B
3 p/ \$ p. p2 k在苏州石路社区,这天一早,社区的人社专员就赶到了居民小卫的家。小卫患有残疾,之前,他向社区提出想找一份可以居家办公的互联网工作,但小卫的电脑技能暂时还有限。
7 O( ~* s3 r8 u9 t
& f6 w5 i A9 G% Q1 K1 V+ F7 M) y
0 R6 A5 [# ~8 I8 J, s+ U; S在社区的帮助下,小卫很快参加了培训。像小卫这样的残障人士属于政府兜底帮扶就业的困难人员。今年以来,为解决低收入人口、残疾人、特困职工家庭成员、零就业家庭成员、长期失业人员这五类特困人员的就业问题,江苏省探索在困难人员相对集中的社区设立“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在服务站里,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共享人社部门提供的就业大数据,能够直接掌握社区的就业困难人员,再通过有针对性的走访,就可以快速摸清他们的就业需求。 & O% @/ t* ?7 q4 q! u
叶静晨今年22岁,之前因为打工的店不景气一直失业在家。就业服务站在走访中了解到她的就业需求,为她定制了“一对一”的帮扶计划。
& w/ w0 Y; q) y3 x+ q2 i7 T1 E/ d1 J, [$ p2 C) p' j7 K' @- Z
, y9 ]) S6 n1 j' K! N# m
苏州石路社区居民 叶静晨:社区工作人员之前知道我在咖啡店工作,但我不是专业的咖啡师,后来通过社区介绍,推荐我参加专业的咖啡技能培训,这样我有了证书,也有了技能,工作机会就变多了。后来服务站帮我对接了五六家单位,我通过面试应聘,在这当上了咖啡师。
! ^/ V$ Z6 F! n: |. F8 Q4 O" f" g O9 i! ^+ e
6 a6 w. C) T. B6 d' R O
要帮助就业困难群体解决工作,只了解他们的需求还不够,还得帮他们找到合适的岗位。石路社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对周边商圈进行了大量走访,同时利用大数据,获取了13000多家企业商户的招聘需求,建起了“岗位库”和“求职库”,让找工作和找员工的双方能完成精准对接。 4 C1 D& D3 l, V6 k& @
/ @" W; f* w: V! r0 R; h
1 l- l1 a) O# V2 a9 {
今年,江苏省已经建成225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累计帮助17240名五类特困人员解决就业问题。目前,就业服务对象也从五类特困人员,扩展到社区常住的其他劳动者,尤其是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登记失业青年。 # Q& A0 _2 o9 z$ z9 _+ |- N+ M
. ^) v( o' \& p2 o
! G4 D0 n; v. t2 d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所副所长 都阳:从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上看,我们多年来处于下降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劳动力市场规模就没有办法扩大了,如果通过劳动参与率的提升,失业率的降低,仍然可以更有效利用当前人力资源,人口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就业人口的高质量发展。 2 {* f) ~: c5 S) |! b3 \" S
在我国人口发展战略中,提升人口素质是其中的重要一环。而发展教育、实现教育现代化则是提升人口素质的重要途径,尤其是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对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0 T0 M* y9 Z# x7 T7 N) d, ?
7 B. ?* s1 ]" g( J4 u" y7 ~* ~3 m
( |/ f4 K4 g& k- |1 I4 \苑忠国是黑龙江齐齐哈尔市甘南县巨宏村的村民,今年他的合作社签下5万多亩大豆的土地托管订单,为农民提供从种到收的全程托管服务。从种玉米改种大豆,合作社的种植会开了一轮又一轮,始终统一不了种植意见。
2 {8 l+ d N L5 ]; P( m M8 R" M9 Z2 P. Z( i. q! G5 }
& n$ Y# B+ r9 x' P! s& W- p' g+ w. u这些年的经验告诉苑忠国,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就去县里的职教中心搬救星。2014年,县里对职业教育进行改革,苑忠国报名成了这里的第一批学员。这里的学习,除了课堂,学员们主要在实践中成长,遇到困难随时联系学校,这里的老师就会找来专业人士一起为学生出谋划策找出路。 : O8 J% H- R+ D, f0 l2 T. `% f
& L+ u/ @9 z) Y6 w# F; V1 z
' O6 s3 s0 ?' I5 J" ]5 L& p) D这次,苑忠国向学校求助后,学校的老师马上联系了齐齐哈尔市农业科学院的专家到现场。在专家的指导下,合作社的成员们很快统一了意见,还学到了不少新知识。
6 L4 H/ w8 \! K, v6 z% X在甘南县,农村人口比例占了66.3%,是典型的农业县。这些年,职业教育让当地很多像苑忠国这样的农民成长为职业农民。
! |5 b* O+ }" ]6 I7 @1 P
+ S2 w2 |) R. l! Z8 Q* v% W! b. F+ _
黑龙江甘南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校长 于东泽:近些年,学校开展了新兴职业农民培养工作,通过走村入户调研了解农民需求,量身定制课程,通过送教下乡,送课入户,把课堂开在村头、地头、炕头。几年来累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近4000人,其中致富带头人达300余人。
6 w! [# k1 c1 W1 I7 C! I8 a9 R8 p, \2 L6 Y- F8 r
# t" u& P3 b: c, q$ K为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让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乡村发展,2022年底,甘南县成立了乡村振兴学院,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学校主动对接县里的知名企业,结合企业的需求来办专业,解决了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同时也帮企业解决了技术人才短缺的问题,促进了当地产业发展,实现了多赢。 4 U7 \0 \7 ` Z4 F
7 w% D! B4 `9 Q; H8 D5 A
% v2 P! e: R0 n1 q1 U9 ?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必须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完善新时代人口发展战略,认识、适应、引领人口发展新常态,需要我们在生育、养育、教育、医疗、社保、就业、养老等方面能有更多的改革创新举措,让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形势协调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 L$ c$ x5 [- I; _+ }. f编辑丨赵园 李筱 李丹妮 于文波4 _4 v# K8 h0 { V# v
摄像丨吕少波 毛成坤 巫俊达 陈治铜% ]- q/ r3 _( f: m. F
剪辑丨赵鹏 张文庆3 H/ X' z/ B( i/ h+ ?" m+ S
责任编辑:张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