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6.18大促主会场领京享红包更优惠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68|回复: 0

银行理财卷起来了!招银理财一产品不盈利不收管理费,集中火力为投资经理“ ...

[复制链接]

1586

主题

739

回帖

6687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6687
发表于 2023-5-27 11: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 ?( _1 h; c8 _3 ]& j2 @0 [

: d3 q' l$ }1 K3 F5 O5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卢梦雪 冉学东 北京报道
- k/ ~& K1 Z) s8 Q& B1 @; W5 g& d. x, d
银行理财子公司新动作频频,“花样百出”打造竞争力。
% Q! X# N' a7 |6 U; v; i5 F近日,招银理财一只权益类公募产品,因提出累计净值低于1元不收固定管理费而引发关注。
4 P! R' E; O3 O7 W记者注意到,该只权益类产品为招银理财权益类投资经理张英所管理。5月份以来,招银理财发布了多篇《谁是张英》、《寻找张英》、《张英来了》等一系列文章,对张英投资风格、投资理念、市场观点、历史业绩等进行介绍,着力打造张英的个人影响力。( i# N' c* d7 [
2022年银行理财市场的“破净潮”(产品净值小于1)、“赎回潮”,打破了许多投资者对银行理财产品“保本保息”的固有印象。相关分析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指出,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银行理财子公司为了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对产品进行创新调整,更加注重投资经理的个人影响力和投资管理能力的打造,这体现了银行理财产品“更成熟”的趋势。9 O0 N( e1 m: d4 h8 b% A  i
不盈利不收费; M) K6 O& n' u  [
“谁是张英?”5月5日,招银理财发布一篇对话文章,以“张英”的口吻,介绍了旗下“招卓价值精选类权益类理财产品计划”的基础情况,首次将“张英”介绍给了大众。1 m" K* q" @0 P- g
后续,招银理财连发《寻找张英》、《我是张英》、《张英来了》等一系列文章,对张英过往经历、投资风格、投资理念、市场观点、历史业绩等进行了逐次介绍,一个从业16年、拥有丰富投资经历、审慎克制的价值型投资选手“张英”便跃然纸上。5 _+ ?3 y/ O* P% l2 x
据了解,张英现为招银理财权益类投资经理,她秉承“择优”+“低买”的投资理念,攻守兼备,重视高股息的“压舱石”价值,尤其看好国企深度价值重估、有竞争力的制造业龙头、港股。
( G( |8 G0 x  ?“招卓价值精选权益类理财计划”即是张英管理的一只理财产品。在招银理财发布的“选择招卓价值精选首发产品理由”相关文章中,提到理由之一为“有诚意”—“普惠型费率创新,若产品累计净值低于1,不计提管理费;张英自购200万元,真金白银胜过千言万语”。
9 R3 h5 c4 E: ^- \- B! |. r所谓“产品累计净值低于1,不计提管理费”,即当该产品当日累计净值低于1.00元(不含)时,管理人将从下一自然日起暂停收取固定投资管理费。直至该产品累计净值高于1.00元(含)后,管理人恢复收取理财计划固定投资管理费1.50%/年。' K* @" C) }3 o& e0 c" J- u
该权益类公募产品有80%—95%的资金投向了权益类资产,与公募基金股票型基金较为类似。而公募基金股票型基金的管理费率一般为1.5%。
. A/ K6 O+ B; j! Y理财子公司降低费率并不是件新鲜事,但此前多为“阶段性”费率调整,“招卓价值精选权益类理财计划”这种随产品净值调整产品费率的情况并不多见。
# ~  V( a) y* ^  c* P2022年,交银理财、浦银理财等多家理财子公司在一定时期内将固定管理费、产品销售服务费进行了“打折”,中银理财等几家理财子公司还将旗下部分理财产品管理费率降至0。
4 _2 |2 x) |6 A3 C“通过不收取管理费来降低产品的购买成本,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同时也能够提升投资经理的个人影响力,为公司带来更多的品牌曝光度。”有银行业内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认为。6 z6 H: d4 N& s8 O. v# k% \
值得注意的是,虽管理费率“不盈利不收取”,但“招卓价值精选权益类理财计划”仍有其他费率。根据产品说明书,该产品还有认购费、托管费等费用。
$ g8 P* }" d- [- p; Y$ y0 d. j/ {! S3 O记者注意到,“招卓价值精选权益类理财计划”的产品托管费率为0.08%/年,相较一般股票型基金0.25%/年的托管费率也非常有竞争力。
- R3 ^) _7 Z1 K. z/ d% r2 n7 j" H4 e打造品牌影响力
; D; o+ M+ r% @" g( a1 J“此举是对首发认购的客户的负责态度。”5月26日,招银理财回应称,该产品投资经理的投资风格比较稳健,积小胜为大胜,因此这样设计体现了该投资经理的信心,也体现了公司的信心。) t/ P2 j' F- [' ~# |
记者近期走访了几家银行发现,与此前仅展示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产品类型、封闭期等要素不同,已有银行在理财产品集合展示页面单独标注了“投资经理”一栏。9 O! l2 n- d0 U6 w) l% @1 v9 c
“这体现了银行理财产品‘更成熟’的趋势。”针对将投资经理与理财产品深度绑定的现象,5月26日,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指出,这样对外可以展示更加良好专业的形象,对内也可以激励员工提升专业程度。" ]1 F* B/ k. a2 E
“总体来说,将投资经理与理财产品深度绑定的现象在基金公司、公募基金较为常见。特别是前几年,有一些当红的基金经理发布了新产品,常常有非常多的认可他的投资者去买,这就是通过品牌的力量提升产品的影响力、吸引力的例子。”董希淼认为。3 }/ q0 U3 }0 J, t; j
“基金经理也往往是大家选择一只基金产品的重要考量因素。”一基金公司销售人员告诉记者。+ w8 Z4 u4 e+ F1 d8 n
“此前银行理财子公司的投资管理团队规模较大,难以将每个投资经理与每个产品进行深度绑定。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银行理财子公司为了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开始更加注重投资经理的个人影响力和投资管理能力。”前述银行业内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通过投资经理与理财产品深度绑定,投资经理能够更好地了解产品的投资方向和策略,进而更好地进行投资管理。
# s! b) h; G1 v# h  q! p“总体来讲,招银理财在财富管理领域的创新值得其他机构关注、学习和参考。”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博士罗皓瀚向《华夏时报》记者坦言,资管新规后,全面净值化时代,银行理财产品作为公募性质的产品,与公募基金产品的差异将逐渐减小。" x9 k- A& q0 P
“其实,从管理费上让渡利益进行营销,以及打造投资经理的个人影响力,基金公司早有实践。基金公司的先进做法也值得理财子公司学习和效仿。”罗皓瀚指出。1 ^7 _7 q2 q7 p* c. K! z3 N
但董希淼同时提醒,对于知名度、影响力较高的投资经理,投资者也不要盲目跟随,要对投资经理具体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全面和客观的分析,给予自身的风险变化、投资能力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s1 e# [" J' G: f: T
“没有最好的理财产品,只有适合的理财产品。”罗皓瀚也提醒道,“网红”类理财产品固然有吸引人的特点和优势,但毕竟仍是金融理财产品,风险和收益并存。, E$ t% Y' S( {# R' M' m# B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张志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帖子地址: 

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优酷自频道欢迎您 http://i.youku.com/zhaojun9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6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 粤ICP备18056059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7-30 17:45 , Processed in 0.04862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Mxzdjyxk!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