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苹果iMR头显要来了,会掀起Micro-OLED普及狂潮吗?* c1 n! l' K7 [- I5 Y+ L
9 V* l: x+ Z( ?% q/ g+ {3 c! D- D; ~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 r1 ~$ L8 m' c2 s+ j 文 | 雷科技Ieitech- T' ]% C0 V- @9 t
这篇文章发布的时候,距离今年的 WWDC 大会只有不到一周时间了。作为高管口中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 WWDC,基本可以确定传闻中的 MR 将会是本届 WWDC 的「One more thing」。
# Y8 p: k5 f/ |. v, {& L 毫无疑问, MR 是过去几年整个科技圈最为期待的产品之一,既有数十年来多次定义产品所积累的威望,也因为目前流出的硬件信息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 MR 的实力,其中就包括了一块来自索尼的单眼 4K(双眼 8K)Micro-OLED 屏幕。) a7 v3 I3 X4 ~
但是,即便是在 WWDC 上,我也怀疑苹果不会向我们展示太多 MR 的产品细节,包括那块超高分辨率/PPD(角分辨率)和超广视场角的 Micro OLED 屏幕所带来的显示效果。不过赶在之前,京东方却向公众展示了一块 4K Micro OLED ,以及这块头戴式产品上的显示效果。
, Y/ S, D0 X) v, b5 i b 上周,SID 2023 在美国洛杉矶正式召开,全球显示行业的厂商几乎都云集于此,既为了秀肌肉,也为了交流。作为全球最大的显示行业盛会,每年举办的国际显示周(SID Display Week)被誉为显示界的「奥斯卡」,也是整个行业关注的焦点,京东方董事长陈炎顺、总裁高文宝还受邀出席了本届 SID 2023 的开幕剪彩仪式。
7 f- h* n' ~/ v2 f% f 不仅是最高话事人出席,今年 30 岁的京东方还展示了一系列 LCD、OLED、MLED(Mini-LED 和 Micro-LED)产品和技术,同时也包括面向头戴设备的单眼 4K Micro-OLED 屏幕。
: I1 S: D7 z& ~$ h: O7 _5 X% | 提前体验, MR 级别的显示 9 Z/ v( ?( J: S" R: h; y& i2 Q4 h
MR 屏幕是什么级别?以 Meta 去年秋天发布的高端 VR 设备 Quest Pro 为例,发售价高达 1500 美元(不久前降到了 1000 美元),可单眼分辨率仅为 1800x1920,而 MR 的单眼分辨率约为 3500x3800,将近前者的 4 倍。另外 Quest Pro 搭载的 LCD 屏幕与 MR 搭载的 Micro-OLED,单就显示效果上也不可同日而语。
- M" N% o) f8 w! ^$ a" h XR 博主 SadlyItsBradley(以下都称呼其为 Brad)日前在 SID 2023 京东方展台亲眼体验过京东方的 4K Micro-OLED 屏幕样品之后,就对其发出了难以抑制的赞叹。
- |/ N: T5 D" L/ I8 |8 v
4 h. Q6 v: O9 | Brad在测试台看到的画面(相机拍摄),图/YouTube@SadlyItsBradley0 D/ g: c5 s2 m& F2 h2 e2 }" Q3 o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分辨率提升到 4K 级别后带来的更精细的画面,而且也看不到任何纱窗效应,以及边缘的混叠。再加上 Micro-OLED 在对比度、色彩等方面的优势,Bard 甚至感叹,他第一次觉得屏幕的实际视觉效果可以如此接近真实世界,以至于他直接对京东方展台上工作人员称赞它看起来不像是屏幕,「几乎就是真实世界。」
* x, S# b; h) B6 S: _; a3 m8 S 京东方工作人员的回应则是:「是的,我们知道。(yes, we know.)」
) B9 s' U2 f: \6 ?- T 换言之,我们完全也可以期待能在 MR 上看到类似的显示效果。再考虑到其他诸如视场角变广等因素,过去 XR 设备画面不够沉浸,还容易头晕的缺陷,在 MR 上都可能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 Y0 O7 n* E( k9 z
不过 Bard 还提到,当把这块屏幕放到头戴设备中,也就是京东方的 VR 设备样品中,画面表现依然很接近真实世界的观感,但 Brad 也发现亮度和官方宣称的数值有明显的差距,而且样品也只能展示视频播放场景下的显示效果。7 n+ ?9 M' d+ {; o: ?7 X/ u
$ O. a) I; c c# X- ^
京东方 VR 设备样品,图/YouTube@SadlyItsBradley6 k& P/ n- u4 U% p
对高分辨率屏幕有一定了解的读者应该都明白,到了 4K 级别显示设备所需要的性能有多大了,更遑论双眼 8K 的性能开销,而要在空间极其有限的头戴设备上真正搭载使用,还要考虑散热、续航等因素,更是难上加难。& m8 o& g/ C; t% Y; |: v
由此你也可以想象, MR 要真正驱动起双眼 8K 的 Micro-OLED 屏幕,有多难。当然,在实际使用中很可能会采用注视点渲染的技术,基于眼球追踪只重点渲染人眼注视点周围的画面,以减少超高分辨率屏幕在性能、功耗、发热等方面的压力。至于更多的相关细节,我们也只有等到 MR 真正亮相甚至发售之后才能知道。" |- [ d) a- ]; r
但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要在首款 MR 上采用 Micro-OLED 屏幕?
{7 u2 Z# J: F6 G0 S0 ^ 不是所有屏幕,都是 Micro-OLED
( Q7 X6 @6 T6 R Micro-OLED,又称硅基 OLED,这两个名字其实就透露了这项技术的两大特点——首先是在 OLED 基础上的微型化,其次是硅基基板。更具体地说,Micro-OLED 是一种在单晶硅片上制备主动发光型 OLED 器件的新型显示技术。
. J3 O1 M8 z: n7 f' h 与传统屏幕将玻璃作为基板不同,Micro-OLED 的基板是单晶硅晶圆,这也是几乎所有芯片的「开始」。' r& I8 @# }3 a+ \8 {
1 g8 e5 S) d6 v) R( j; ^& q
像这样,图/索尼
3 [0 L8 d8 P1 M# k Micro-OLED 被 MR「看上」,大概率是由于其具有自发光、厚度薄、质量轻、视角大、响应时间短、发光效率高等特性,最核心的优势是能更容易地实现高分辨率和高 PPD,还有更薄、功耗更低等特性。
4 O7 O- l! _/ {) c& k# j 这几个优势,也能解决 XR 设备在屏幕显示上所面临的难题。事实上就在 SID 2023 前几天,美国唯一一家拥有 Micro-OLED 技术的公司 eMagin 宣布,三星显示将以 2.18 亿美元全面收购该公司,行业内普遍认为,三星是为了瞄准苹果 MR 所在头戴设备市场,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为了拿下之后苹果 MR 的 Micro-OLED 订单。
/ c2 F; j. y3 A6 g; ]7 S$ n 当然,另一项被誉为「终极显示技术」的 Micro-LED 技术其实也可以在小尺寸上实现超高分辨率,对其也抱以很高的期待,很早就与台积电合作自研 Micro-LED 技术,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提到过:
" L' g% v& w7 _9 S/ g3 K; x4 S Micro-LED 集合并放大了 LCD 和 OLED 最突出的性能优势:不仅有 OLED 近乎无限的对比度、超薄和更快的反应速度,还有比 LCD 更高的亮度和寿命,以及更高的清晰度、更低的功耗和更强的色彩还原能力等。2 u( {! @9 K' _) y
但 Micro-LED 的问题是距离产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关键的巨量转移问题仍然有待攻克,所以就眼下而言,想要在 XR 设备实现超高 PPD/分辨率以及其他方面的突破,Micro-OLED 可能就是最好的选择。, A# b5 m; J1 y& P1 o; R6 ~
MR,XR 行业的「Macintosh」? |) _- W- a7 N; l/ t0 }( m0 ~" R
1984 年 Macintosh 电脑的推出是个人电脑历史上的关键时刻。尽管没有取得销售上的成功,但 Macintosh 带来了革命性的用户体验,并且让「个人」电脑的理念开始深入人心。: e1 ] f; E2 ^- g+ O. d" m
Vrvana 创始人、前员工 Bertrand Nepve 在接受加拿大广播电视台采访时表示,苹果首款 MR 的推出将是一个「Macintosh 时刻」。
+ R4 r# Y0 R C9 J* E0 p' o( t2 S 显然,的首款 MR 不会是一款销量爆炸的产品,The Information 和彭博社的报道都指出,该设备的上市价格将高达 3000 美元(约合人民币 2 万元出头)。0 K2 x2 S0 J2 h, F5 X2 d
另据民生证券的一份报告,包含运输费用在内的 MR 头戴式显示器全流程成本保守预估将超过 1600 美元,其中最贵的部件就是索尼家供应的 Micro OLED 定制屏幕模组,价格高达 280 至 320 美元,在 BOM 物料成本中的占比超过两成。
! z/ i; v. L6 w3 l9 f 高售价(大概)和高成本的背后,一方面其实说明了对重新定义头戴设备的野心,更希望一举改变公众对于 AR/VR 设备的不满,而不是过度妥协于成本和定价。还有一条消息可以佐证这点,此前彭博社就表示已经在着手准备更便宜的「平价版」MR。
+ l4 N A0 n3 j. \* N$ J$ l8 E& O 此外对大众用户来说,苹果大部分产品线的初代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问题,这也是「苹果的硬件必须等 2.0」的原因,而苹果的一大挑战还有如何建立属于 MR 的应用和内容生态,解决实际 VR/AR 用户在当下关于丰富性的诉求。
4 N9 w% @) A/ a4 e 可以肯定的是,的第一款 MR 不可能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但作为 AR 梦的起点,即将出世的 MR 能不能带来革命性的用户体验,并且深入人心。这会改变一切。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