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2 f# a6 C( T2 t% E n% u- z. ~' R& C
工作人员介绍智慧农业云平台。张俊摄/ e& n% C- i1 m% Y9 j) L
中新网安徽芜湖 6 月 3 日电 ( 记者 张俊 ) " 我们整个智慧农业示范基地 2043 亩土地,平时只需要 4 名工作人员就能完成田地的全部管理。"6 月 2 日,籍延宝向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 采访团介绍中联峨桥智慧农业示范基地时说。
1 y% F6 U' W/ v7 {$ n1 a安徽是农业大省,随着现代农业发展," 谁来种地、怎么种地 " 成为一道 " 难题 "。籍延宝是中联智慧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农业研究院院长助理,从事智慧农业研究多年。他告诉记者,2016 年,该公司流转 2043 亩土地,开展智慧农业研究和探索。3 ^+ p6 k- t& E3 t1 o: \; B, `" F
经过 7 年的改造,基地已完成数字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目前主要种植作物为水稻。籍延宝告诉记者,不同于传统农业方式,基地引入了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卫星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水稻生产进行数字化改造,实现了智慧农业赋能的水稻全程标准化种植。
7 Q" n F; v) T' f* J$ g) Z
2 O, b0 k' l6 K. f( ^
& l0 P6 m- _% [) p+ F2 q
/ @+ V6 Q) E, [6 d( o" M) e( x( v农田中建设的自动灌溉设备。张俊 摄4 [) l& f; g# ~5 H
" 我们通过卫星遥感、物联网等技术收集水稻的各种数据,通过各类模型对全流程进行分析,工作人员通过手机 APP,就可以对农场进行远程管理,不仅提高了自然灾害、病虫害的预测预警和防灾减灾能力,还提高了稻米产量、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籍延宝说。9 z; T& \) [2 i
经过六年的试点探索,该项目诸项创新已初见成效。籍延宝说,近年来,基地的稻米都喜获丰收,并具有品质佳、产量高、成本低、收益高等特点,这也标志着智慧农业已经从实验室走进了田间地头。
9 s3 q# ~" ~0 \! M5 j( L; _0 V未来,芜湖智慧稻米数字化解决方案不仅可以在全国 4 亿多亩稻田推广,而且还可应用到小麦、玉米、大豆等大田粮油作物,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数字技术革命,可以从根本上解放劳动生产力、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为安徽乃至全国农业现代化贡献 " 芜湖经验 "。
: Z! ]( P+ f$ v t$ V, k据统计,2022 年,智慧芜湖大米示范基地已扩增到 100 个,总面积达 15 万亩。到 2025 年,芜湖计划建成覆盖全市 30 万亩核心区的数字水稻种植基地。 ( 完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