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去了一趟江苏常熟,参观了中国声谷的展示中心,现在还不知道声学不仅是个重要的科学研究领域,还是一个很大的产业。声学的应用十分广泛,小到家庭用品,大到汽车、飞机,都与声学息息相关。3 O) J2 Q- n( @9 j+ B( f& o
大家都知道美国硅谷是全世界最成功的科技园区,国内也有很多城市打造的科技园区用硅谷命名,但江苏常熟却独辟蹊径,在声学领域围绕产业链进行研发和招商,已经打造出了一个颇具实力和影响力的中国声谷。 6 E# U6 E) k: l. ^/ x2 Y; @
3 d2 V( T0 _1 C- i$ z& n' s/ B
" w# R7 u$ I5 p# n
苏南无弱市,苏南经济的强体现在下面每一个县市,放到全国都很有竞争力。2023年的全国百强县中,有25个都是江苏的,前十里有6个来自江苏。江苏常熟更是在全国百强县中高居第4位。& R/ y2 W8 q2 `. c9 C' F( b' a
常熟市因“土壤膏沃,岁无水旱之灾”,得名“常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处江南水乡,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誉。截至2022年底,常熟吸引外商总投资超过200亿美元,民营经济注册资本超过330亿元。
8 [! \; A. V$ k# C2022年,常熟市GDP 为2773.97亿元,比中西部很多地级市经济总量还高。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纺织服装是常熟的三大支柱产业。2022年这三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2660.34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4.9%。其中,装备制造产业产值1150.82亿元;汽车零部件产业产值999.61亿元;纺织服装产业产值509.92亿元。 5 j. f: ~6 k, x- _; v# ^- ^4 ^9 Z
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行榜上,常熟曾一度和昆山、江阴并列第一。常熟的经济扎根于苏南模式之上,近年来也开始加强研发投入,以创新驱动,提升传统产业创新动能,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 r Z R* d* h P6 q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转换增长动能是县域经济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途径之一。常熟鼓励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并购等引进新技术,向高附加值产品技术转型升级,也瞄准新兴产业,进行产业链招商,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以增量带动存量,推动整体突破发展。
. w5 x; o. w+ Z1 t1 [! z4 _6 ? p2022年,常熟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了737.08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投资151.65亿元,同比2021年增长了19.6%;工业技改投资145.29亿元,同比2021年增长了4.7%。
; T( K& r: n1 V* j4 d; H+ g9 }) `3 ^常熟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已经接近4%。2022年,常熟市专利授权量达11085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226件。年末拥有有效发明专利8732件,按常住人口计算,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1.79件,比上年增加6.85件。
2 @* d; U; i' o) q4 i( ~6 a目前常熟已经形成了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声学产业等三大创新集群。1 C O" Q# M( N' I! ]
汽车产业创新集群以捷豹路虎等整车企业为牵引,集聚核心零部件企业400余家,以4个国家级示范基地等重大科创平台为支撑,加速向新能源整车、智能座舱等高附加值领域转型。
8 x6 w) M$ ?& w& P# ^/ T
9 g3 B/ a) h, O8 j0 G
0 _8 w+ N! i; |1 b# @ R常熟英特模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第三方检测机构,已经能为全球知名汽车企业提供包括整车、发动机、变速箱、电动汽车三电部件、氢气发动机、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和部件、动力总成及智能驾驶的测试工作。公司现有各类测试台架400多台套,专业工程师及测试团队成员近500多人,已经是一家前途无限的准独角兽公司。3 ^5 G: ^, t! b2 K. `$ z" D$ B; N
新能源产业创新集群以氢能、锂电、光伏为主导,在新能源电池及关键材料方面具有领先优势,拥有丰田研发、阿科玛等行业领军企业50余家。
2 f+ q! l6 S' J& L声学产业创新集群以国际声学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为核心,汇聚声学顶尖人才团队,成功卡位声学产业“新赛道”,两年来已吸引产创项目150多个,总投资超220亿,正全力主攻声功能材料、智能电声和海洋声学等产业方向。
8 |* y: S& [8 ~2 Z1 d& j7 |如今的“苏州•中国声谷”一项项声学应用成果初显,已被纳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成功创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攻克了包括国产大飞机、C919发动机核心部件在内的多项卡脖子“硬科技”。
9 `) `4 T* ]1 R3 i7 I0 q& I. G1 ~常熟传统的服装纺织行业也已经脱胎换骨。以龙头企业波司登为例,近年来,波司登加快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纺织服装业高质量发展的“智造”标杆。波司登智能制造生产基地在行业内首创自动充绒、自动模板、自动包装等关键技术装备,实现全自动面料缝制、智能化精准运输、智能流水线人工合成,每件羽绒服都拥有自己的“唯一码”,实现全程质量可溯源、产量精准可控、流程透明可视。
2 y2 _1 Z4 v) V% }! r5 Z. D( z! ?. {
7 Y7 L: z* k/ T, M波司登华东智能配送中心,引入5G移动技术、无人立体仓技术、AGV货到人技术、多层穿梭车技术、大数据分析、边缘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流程自动化程度超过90%以上。同比2013年,流量增长了5倍,员工人数下降了65%,是行业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程度最高,规模最大的智能配送中心。#万象常熟 比比皆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