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三五年。如今在运动蓝牙耳机市场,颈挂入耳式蓝牙耳机可谓风头正盛,知名耳机品牌几乎都推出了颈挂入耳式蓝牙耳机产品,而其市场份额也正步步攀升。, {# v6 _1 n9 t- N0 n
颈挂入耳式蓝牙耳机的优势何在
. S, N, w' r4 x6 Z" s2 {# s5 b颈挂入耳式蓝牙耳机的兴起,源于使用者的矛盾需求。在使用尤其是运动时使用入耳式耳机产品,我们自然是希望耳机小一些,佩戴舒适,否则耳朵还真是难受。可蓝牙耳机本身结构复杂,太小的入耳式蓝牙耳机又避免不了内置电池容量不足、续航时间短的缺点,还由于体积小,设置接听比较困难;更重要的是,运动时幅度过大难免会出现耳机脱落的问题,过小的入耳式蓝牙耳机这一脱落,不是坏就是丢,问题闹大了。
& Y( P% @; u7 W. e而颈挂入耳式蓝牙耳机增加了颈挂项圈,将蓝牙及电池部分设置在颈挂圈中,再通过线与耳机连接,这样项圈体积增大,能增大电池容量并保证功能较多。而戴在耳朵上的只是耳机部分,既轻便又不容易丢失。' j4 m0 F$ R& Q6 ?0 @+ N' M
至于增加的项圈部分,没关系的,脖子可比耳朵强大得多,项圈那了几十克重量,对脖子来说基本上无感,而且在不少人眼中,项圈还是不错的装饰品。实际上,无感佩戴方式在运动耳机市场大获成功后,颈挂入耳式蓝牙耳机已经成功地向家用市场和HiFi领域挺进。
0 o7 g& S( J2 H6 w' R
; ^& g3 N3 j. b* T" D 9 M }- {4 J$ b# e
市场混乱,该如何面对 v5 ]/ w. M2 ?+ ? \' {$ q! s6 R
当一款新产品上市或新的应用模式出现时,往往会面临着一个混乱期,而门槛较低的耳机市场更是如此。君不见,蓝牙耳机流行,动铁耳机兴起,都让耳机市场经历了一场混乱甚至是洗牌。8 \3 I2 o( t6 N0 U6 ^
而颈挂入耳式蓝牙耳机兴起也带来这一效应。. |. c& V! P' O+ K
著名的耳机品牌深海赛尔、AKG等虽然也有颈挂入耳式蓝牙耳机产品,但区区一两款产品,销量不大,市场反响也较低,几乎可以无视它们的存在,而漫步者凭借较低的价格,获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其影响力较小,却是不争的事实。老牌耳机厂家的困境,一方面反映出它们对市场反应慢一拍的顽疾,同时也说明了在互联网的影响和冲击下,老牌耳机厂家的品牌含金量在降低,产品溢价能力在减弱。
7 \) k% c0 N2 e+ C) X, C( v相应地,华为仅凭借FreeLace一款产品,就获得了不错的销量,而小米的项圈蓝牙耳机也颇受欢迎。品牌的马太效应,已经由耳机延展到配套和外设产品上。而众多小品牌产品则是新兴市场的最大得益者,其中虽然不乏一些性价比较高的产品。但混乱的市场,也难免出现良莠不齐的产品,耳机市场虚假宣传的恶疾,继续在颈挂入耳式蓝牙耳机上延续,老套的6D、9D等莫名其妙的名词,已成为一些厂家的“祖传”虚假宣传词。
9 O3 ~* m& I7 U4 o( {同时,主动降噪也成为颈挂入耳式蓝牙耳机的宣传点,但对于那些不谈降噪方式的低价耳机而言,虚假宣传的概率很高。" c/ B! p+ R/ ^ J; x6 ~
而在设计上,不少颈挂入耳式蓝牙耳机也存在问题,明明有了项圈,却还独立设置了一个线控器,而且还在大力宣传,这完全是画蛇添足,在运动时,随着震动,那线控器绝对是趴趴打脸的“利器”。
2 a2 i0 @8 t4 h. M$ V5 l# F4 C+ G" ~1 D
" R' S7 W9 U0 G$ _; d, s( }; R3 x+ J4 b
2 g, C! m0 o+ T7 d; U! q6 `9 j
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Me6dRz4/ C% Z. Q7 ^0 |" Q1 G! _- p$ ~* N# b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