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6.18大促主会场领京享红包更优惠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300|回复: 0

科普贴:一文带你看懂骨传导和传统入耳耳机谁更适合当运动耳机?

[复制链接]

10

主题

0

回帖

1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3
发表于 2019-7-19 05: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提起骨传导耳机,AfterShokz 一定是一个绕不开的品牌。毫不夸张地说,AfterShokz 几乎是凭借一己之力推动了骨传导蓝牙耳机这个新兴耳机品类的普及。更让人惊喜的是AfterShokz是中国韶音科技在美国成立一个品牌,有着纯正的中国血统,产品和技术都是中国本土的,说他是国产品牌也不为过。' f6 r. J: G: B8 e3 j# H0 E- T
骨传导耳机面世后备受运动界的一致好评。目前在运动耳机圈讨论最多的就是将来的运动耳机市场是骨传导的还是传统入耳式的。我想关于这两者的区别,可能还有很多人不是很清楚,这两者在运动耳机领域到底有着怎样的优势和不足,将来的运动耳机又是否真的是骨传导的天下?
9 |& E' x* F: x8 D: @* p/ G* V8 z今天小编就带领大家简单了解一下两者的区别,这两者在运动领域的优势分别是什么?到底谁的胜算更大?以下我们从两者的外观设计、佩戴体验、音质表现、其他表现几个方面进行横向对比:
2 h' n( Y4 T1 \0 c" O1、 外观设计:
3 [) a- \" r' E. ]1、 外观多样性上骨传导不及入耳式
+ i8 v' m: s+ v0 M. z在外观设计上面,骨传导耳机的结构形状相对受限。因为是靠贴合颚骨部位通过骨头来传递声音,所以在外观结构方面,骨传导耳机一般需要有耳挂才能够保证较高的贴合度。这也意味着眼镜党需要重新考虑一下,毕竟耳挂式的耳机对戴眼镜的朋友不太友好。, n) i8 ~5 P& d' s
而对于入耳式耳机来说,外观的结构设计就广泛很多了。因为是靠深入耳朵,通过声波到达鼓膜来传递声音,所以对于入耳式的耳机有很多种结构可以选择。可以采用耳挂设计,加强佩戴的稳固性;也有根据耳朵结构,设计拱桥或者耳撑来保证稳固性的。甚至,不需要额外设计,仅依靠耳道和耳塞之间的摩擦力就可以保持稳固。因此,入耳耳机在外观设计上可以符合更多人的喜好,尤其是目前流行势头正足的真无线隐形蓝牙耳机,也只有入耳式的才能做到。) w% r( t5 ^1 E% f0 Q
2、 结构严密性上骨传导更具先天防水优势
' C1 y2 c4 b5 I  z# @8 }4 `虽然在多样性上面骨传导略有不足,但是在结构防水上面,骨传导的先天优势是不可忽视的。目前的骨传导耳机可以做到无开口,全身密封,但是入耳式的耳机却没法做到,因为把喇叭口封了,音质会掉一大半。因此在防水性能方面骨传导耳机更有优势,甚至可以游泳时佩戴。当然有一些像mifo魔浪、捷波朗、JBL这些专业品牌的入耳式运动耳机也可以做到潜水级防水,但这也只是依托了防水耳套和材料防水涂层等技术了,这对工艺难度和成本会都会大幅度提升。
! V2 ~+ Q; e$ R. A我之前了解过一篇关于魔浪mifo耳机防水的介绍,为了做好防水,多重工艺防水。首先从结构、设计开始考虑,简化结构;然后所有材料都采用防水材料,如阿尔卑斯防水按键、防水喇叭等;最厉害的当属纳米防水涂层,耳机整个主板涂上一层纳米层,为了确保主板每个地方都涂到,都是人工操作。这样首先就保证了水无法进入耳机内部,即便是有水蒸气进入,也有纳米涂层保护耳机主板。所以,魔浪mifo成为唯一拿到IPX8级防水认证的运动耳机品牌。& L; K7 v4 _2 l/ b3 D- `5 ?2 q$ Q: t
二、佩戴体验:5 s, u( R2 m3 g1 H
1、 骨传导新颖的佩戴方式不伤耳膜8 j# o3 F' \9 y: k9 m& d% z/ n1 V+ x
骨传导耳机上市后基本都会有着雷同的口号:骨传导技术,佩戴舒适,不伤耳膜。确实如此,骨传导的优势就是耳机不用伸入耳道,佩戴的时候不会有挤压胀痛的感觉,同时骨传导耳机发声时的震动也会给人一种按摩的舒适感。! N; v6 E  G) x' M3 K" O9 F
那么入耳式耳机的佩戴体验就震动相差很远吗?其实不然,入耳式的耳机有分全入耳式和半入耳/耳塞式两种。对于全入耳的耳机,如果耳套没有合适的情况下,确实会有不适感,戴久了耳朵会有挤痛感,而且还会有一些必须要去适应的听诊器效应。" ~3 G, m6 g- i7 ]
但是对于半入耳式和耳塞式式的耳机,舒适度也是非常高的。像苹果airpdods和华为freebuds还有魔浪mifo O2这种半入耳式的耳机,佩戴起来舒适度就要比全入耳式的舒服很多,而且听诊器效应也非常小,几乎感受不到。但是和骨传导相比,还是要逊色一点点。' L8 s/ \! q- A8 u5 G
2、骨传导耳机的自身重量是入耳式的好几倍  x/ Z# p" N! V/ E  n) r5 z
最后有一个决定舒适度的重要因素就是耳机的自身重量了。尤其是在运动的时候,这种重量感还是有些影响体验的。目前整体来说,骨传导耳机的机身重量要普遍比入耳式的更重,尤其是对于那种真无线迷你耳机,骨传导的重量可能是其好几倍。
  S  Z6 S5 ?& ?所以在佩戴舒适度上,大家最好是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来。如果跑步跳跃类运动,建议还是选比较轻巧的耳机;如果是游泳等水上运动比较多的话,那还是优先考虑骨传导耳机吧。从我个人角度出发,为这三类运动耳机的佩戴舒适度做个简单排列,(TWS指真无线蓝牙耳机,对于有线的我就不评比,只比目前流行的款式)大致如下:1 A8 U, ]! X; n+ S5 v) b
TWS半入耳/耳塞 > 骨传导耳机 > TWS全入耳' n7 `) N5 q8 S- y; x8 Q
三、音质表现:
/ q8 T9 t" Z( D; g2 i/ I7 ?+ {在音质表现上,入耳式的确实要更有优势。由于骨传导发声的特性是不塞耳道,开放式发声音质存在漏音现象,所以在音质方面骨传导耳机的音质并不如入耳式耳机。目前"漏音"现象是所有的骨传导耳机都存在的,如果对音质比较在意的朋友还是要仔细斟酌一下。
$ D% [; [# E- C5 Z0 G- k那么对于入耳式耳机,全入耳和半入耳/耳塞式的音质又有什么差距呢?其实原理都是一样的,半入耳算是开放式设计,同样会有漏音的现象。虽然不会像骨传导耳机那么明显,但是跟全入耳的相比,还是能够感受出来的。对于全入耳的耳机,因为对耳道的堵塞效果,隔音非常不错,音质的细节都能很好得传送到鼓膜,外界的噪音干扰也少很多。
$ P) `; ]7 g/ {& }/ a* J" F1 x但是作为一款合格的运动耳机,隔音效果是不能太好的。所以很多专业的运动耳机即使是全入耳的,在隔音方面也会留有余地,让外界的声音多少可以进入耳朵,降低户外运动的危险性。相对于半入耳式,骨传导耳机是完全不堵塞耳道,所以这三类耳机的音质排序如下:1 r8 ~, \! s0 R" r$ K+ w. x; Y
TWS半入耳/耳塞 > TWS全入耳 > 骨传导耳机
! X7 P- B% X4 I4、 其他方面:  H4 `; h$ j; c# a$ B4 u
作为运动而言,骨传导和入耳式在很多方面的都不相上下。比如在蓝牙信号的稳定性和芯片的应用上,两者基本持平。一般来说耳机腔体越大能容纳的电池容量也应该越大,但可能是骨传导耳机内部结构的原因,虽然耳机腔体足够大,但是在续航上也没有特别明显的优势,和入耳式真无线耳机的续航差不多,都是4-8个小时。再就是在耳机的操作方面,骨传导和入耳式的操作方式基本一样,都是通过按键操作或者触控操作。. h% I* ]3 Q( _
所以两者之间的区别主要还是以上三点。通过比较我们也发现了这两款耳机在运动方面似乎各有所长,目前整体上好像还是入耳式的更适合运动,毕竟便携性比较高,防水性能也基本可以达到骨传导的标准。
. T+ g. r- ?% V  U+ |1 t9 u暂且不说骨传导未来发展会怎样,也不说传统入耳运动耳机是否真的伤耳朵。就目前来看,两者在运动方面使用范围有一定区别,骨传导技术的应用可能不仅仅只是运动耳机方面,就像韶音的企业愿景一样,这个技术会布局医疗设备业务,并开始涉足智能可穿戴、仿生机械等领域。2 `# f/ U  q* |1 Y2 E; R( W

- N& |' m( W: K9 T8 u$ t( G. t3 c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MdwOMPS
7 a) T& m4 k/ E$ ?9 }6 r! A* x0 j6 g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帖子地址: 

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优酷自频道欢迎您 http://i.youku.com/zhaojun9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6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 粤ICP备18056059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7-19 16:59 , Processed in 0.04162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Mxzdjyxk!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