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 Y1 \6 y( D& \$ _% N
福尔摩斯纪念馆外景
+ v$ @, J4 n& H+ n本文约2500字
( _* W5 Y# f2 A& c6 |. _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
1 N1 j/ o# V; X b( V许多顶尖的博物馆在被列入旅行计划中必打卡之地时,也因为无法满足游客期望而遭到诟病。如何让博物馆独特、有趣又好玩?这恐怕是全世界博物馆管理者共同发愁的话题。
+ k& q7 I& h. R4 q& t图文 | 江山8 T$ | Q; G7 K2 e
编辑 | 陈卓3 _) z( o4 S$ Q- T. f
在英国游玩的后期,我感觉自己患上了一种“病”。病症大体表现为,见到博物馆就口干舌燥脚跟软,在博物馆里走三步就试图寻觅一条长凳。病症随所逛博物馆个数增加而加重。
1 [( S& j5 K& x j3 g# T N2 g直到上网查询,才了解到我这病并非无中生有,乃是“博物馆疲劳症”。这可不是我生造的词,早在1916年它就被一位名为本杰明·吉尔曼的研究者正式提出。
' [* R6 @: J% A5 m" S# i, f( Y7 c
& z U0 m1 g0 {. \+ [3 W9 w* i2 v* o; e这种病的表面症状是因精神或体力消耗而导致的极度疲劳,而深层风险来自于对展览的兴趣减弱甚至消隐。恐怕这个同病相怜者也被博物馆折磨得七荤八素,公然写道“博物馆疲劳是一种公认的不幸,迄今为止已经被安心地默认”。8 z9 F2 ~& W1 X2 A
% `0 u& X) h% ?: j
许多顶尖的博物馆在被列入旅行计划中必打卡之地时,也因为无法满足游客期望而遭到诟病。《电讯报》的旅游版编辑奥利弗·史密斯能一本正经地给你列出21个“讨厌博物馆”的理由,太无聊、太沉重、太嘈杂……最后他总结道,“许多人从进入博物馆那刻起就开始逃离”。
/ |% m. {6 A9 a; h% C* M2 Z& ?" W) y5 E1 s8 K0 b& {0 l
如果藏品稀薄,游客必索然无味;但若藏品丰富,你更只有叫苦的份儿。作为一个非专业人士,在拥有800多万件藏品的大英博物馆,即使我特地选择跳跃式参观,依然累得不行,耳畔响着多种语言的叫苦声“天啊,逛了8个小时还没看完”“累死了,坐一坐嘛”。6 F5 l8 ~) ^ `1 [* ^
: y7 b; T1 j9 B/ F, z4 ` # s9 v4 W' L) P
大英博物馆
# T/ @2 ^9 J, H2 d# w1 M不得不承认,当你面对一屋子白得晃眼的古希腊罗马雕像,走过三个展馆,周边围绕的依然是黄金铺面华丽硕大的古埃及棺椁时,第一次接触它们的激动心情只会荡然无存。面对简略提供“陶罐,土耳其,公元前××年”几个信息的标签,你不禁开始发愣,自问为何要在此地遭受此罪。
/ C! Y% I' i# n4 U9 M6 W- p% G0 D; b. B! k5 l4 Q* h( Z3 |
对此批驳,博物馆也许要大叫冤枉。本来,它的诞生得益于私人收藏家的大发善心。1683年,一批私人收藏的自然历史珍品被捐赠给牛津大学,并向公众开放,才开辟了公共博物馆的历史。从此,它要兼具收藏、保护、研究、展示、教育等诸多职能于一身。9 Q! i+ y# U. m2 q- Y
* S+ c2 h7 `* m5 y: v+ F而如今,以往只需负责美的博物馆还不能美得太高冷,不够接地气,不然就只能接受吐槽。在电影《博物馆奇妙夜》里,即使坐落于不愁游客的黄金地带,纽约自然博物馆也担心藏品老旧落伍无法吸引游客的未来。更何况随着“谷歌画廊”、VR技术等各种技术的出现,人们只要一触鼠标,戴上头套,艺术品所有细节尽览无余,又何必跋山涉水,只为在一幅蒙娜丽莎画像前驻足3秒?
8 t- E, [ G! W, }1 O
% S" e( _ D$ [7 E8 k6 K4 X# W如何让博物馆独特、有趣又好玩?这恐怕是全世界博物馆管理者共同发愁的话题。远的不说,即便最近最会玩儿的故宫博物院,别出心裁举办了一次上元灯节,还是收获了不少群众的“口水”——压弯身子接地气,却打破了不少人心中的“白月光”形象。
8 U7 P }4 ]; w+ R
8 k+ M) E7 G+ E" ^在《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霍兰·科特看来,数字化时代,人们依托书本便可获知万物,因此参观体验必须是个人的。为此,21世纪的博物馆必须找到如何“讲述”的方法。这可能需要特别的策展技能,例如更具想象力的故事来穿针引线才行。% ]7 J9 W( ?) ~* J( P
9 ~( @$ \0 {0 Z" T0 {在英国,尽管有大英博物馆、自然历史博物馆等博物馆界的“大佬”压阵,但给我留下更深刻印象的反而是一些独具个性的“小馆”。
+ S4 ~ I# j5 y! f- k# h" K- Y1 p9 @1 v( K0 P: ~) I
牛津大学的皮特河博物馆可能是最不走寻常路的博物馆。里面的展品并未根据司空见惯的年代或地域进行分类,而被归类于有趣的专题,比如“人类的动物崇拜”“如何对待死去的敌人”“巫术用品大全”。
& y4 |( {( s% Y% Y
9 K7 [0 L( F) X- I 9 ~9 |7 d' R, V% E
皮特河博物馆; c( U/ M% y+ `! u) h. D+ u( f
博物馆整体空间不大,但藏品富足。在密如丛林的玻璃展柜里,你只能侧着身在其间行走。橱窗里,来自五大洲的收藏品热热闹闹地挤在一起,在非洲水牛头骨旁,就是一件来自亚马逊丛林的动物图腾面具。在刻有繁体字的中国罗盘边上,就是阿拉伯航海和朝拜所用的星盘。
! J% z/ g2 Y" M: f! w
6 S* _$ L# M4 G7 s8 T' O在这些展品间徘徊,橱窗前的我开始思考,尽管人类的祖先早已在几亿年前四处漂流,各自在新的陆地兴起自己的文明,但这些关于生命、爱情、死亡、战争、未来等共同文明的印记在同一个橱窗里,提醒着人类,无论来自何方,都属于同一个地球。. s8 d0 H. ]( }+ l9 n, U: e
! s+ u, J0 M9 I5 [
而精心设计之下,依托真实历史背景的游览线路,也可以变得好玩有趣,引人入胜。被英国人民评为最酷城堡的华威城堡里,我体验了一次“中世纪黑暗地牢探险”。在一个化妆成《爱丽丝漫游奇境》里红桃皇后手下卫兵的女孩带领下,我们一行人走进拥有上百年历史的幽深黑暗的地牢。负责“惊吓”的工作人员利用混杂着邪恶、血腥和诡异的场景和道具,不遗余力地演绎了一出出黑死病、解剖学、巫术、法庭辩论和砍头等实景剧目。
; p# f3 x. }/ r# l% @: |) J5 I
" \4 J9 I1 O; M5 U& S6 s; M$ d % R, W3 ~% p- \8 \ L
华威城堡内景2 e! C( T. E' ^5 E2 M$ I
一些以虚构故事为主题的博物馆,更有天然的故事吸引力。位于贝克街的福尔摩斯博物馆汇聚了全世界各地的福尔摩斯迷。他们在嘎吱作响的楼梯上走过,看着柯南道尔笔下的每个细节被妥善地安置到屋子里每个角落,舒适的沙发,散发着光泽的小提琴、墙壁上的枪眼……甚至在阁楼都能寻获积满灰尘的旅行箱。灯影摇曳间,我不禁和19世纪的读者们一起相信,福尔摩斯曾是一个切实存在的、活生生的人。
& Z: F8 \4 i/ @8 x4 A' ^* M
0 M, p) Y& }8 ^ Y# B" c, M
9 S b; B v5 v; N+ s9 \; ~' |福尔摩斯纪念馆内景
! @; V8 S9 h0 K1 f0 F" N这样的变化其实正在全球发生。坐落于德国汉堡市的昆斯特·格韦伯博物馆尝试了一个大胆的展览“变化的世界”。在博物馆二楼他们如旧摆放按照地域、文化分类的精致展品,但在一楼,他们特地搜罗来估值不高但形式有趣的展品,大多体现了文化的相互融合。比如一个伊朗制造的“中式”瓷盘,和一个中国制造的“波斯”花瓶。它们并不完整,身上的文字也让人搞不明白,但是它们背后体现的贸易路线和文化交流可以让人会心一笑。策展人希望通过这种不属于某个文化或人民的展品,来打破陈旧的国籍地域观念,还文物以纯粹的历史价值。4 J( F: c% \% g7 c/ ^- N
3 N: n% d3 {% B% I! K
近几年,中国也掀起了一阵“博物馆热”。越来越多的博物馆铆足了劲儿,成为“网红打卡地”。故宫博物院的社交账号天天上演着“萌萌哒”的清宫故事;综艺节目《国家宝藏》也赋予许多博物馆“镇馆之宝”血肉之躯。但有点遗憾的是,仍有不少地方城市的博物馆还是滞留在展示和教导阶段,缺乏互动和交流。$ e' h1 B' \* l' F
h& l( e* r3 w8 Q7 k6 G: i其实可以提出一些大胆的构想。比如我曾在一个早晨,造访了山西博物馆的古墓展厅。在空无一人的展厅,周围环绕着从汉墓出土的石椁板,加上声控灯忽明忽灭的效果,我顿时有种身临《鬼吹灯》实景之感。脑补归脑补,但如果真能用一个故事或场景,将眼前形形色色的“珠玉”穿成一条项链,相信每个博物馆都有机会拥有自己的“奇妙夜”。
, F& z6 \% v! Z" w$ `6 [
, d! p% m+ h* O* \/ o2 h" ]也许无论是博物馆的策展人,还是普通游客,都可以回归到这个问题——当我们在逛博物馆时,究竟想要什么?显然,我们跋涉万里,满怀期待,并非只为打卡,更不想失望而归。我们希望更清晰地确认,每一个历史建筑、每一件历史文物背后,必然有一个属于它自己的故事。只有感觉足够亲近,才能让我们绘制属于自己的人类故事。
/ W% q( d& x3 ?) c: F* Z7 G! m9 V9 q( `" t: {5 k W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出品
- H0 `, {8 d1 ?8 N' Y- S+ x微信编辑|实习生 李和风
1 `3 f2 h, m0 m! y" f转载本文请扫码3 H' h! C# }0 C7 q9 F' ?. Y8 t+ f
4 A7 ^1 O+ O0 ?
0 Q8 W- U; I, I/ P3 R8 m5 ]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 |& ]0 ]. G3 m) @( E$ g7 B" b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Lm4xHnR6 E, w) Y+ j$ m, ]- z# y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