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6.18大促主会场领京享红包更优惠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057|回复: 0

飞向月球|准备好了吗?伴着歌声飞向月球!

[复制链接]

12

主题

0

回帖

1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0
发表于 2019-4-22 14: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从古至今月亮总会引发人们无限的诗意和遐想,“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古有万户飞天,今有嫦娥落月,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月球的研究和探索。
  {( C& G" ^* }7 P2019年新年伊始,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实现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人类在探月历程中又登上了新的高峰。体现了中国智慧、中国创造,以及中国在国际航天领域新的高度。
. A4 X; x4 t+ Z+ ]# ?大型科学纪录片《飞向月球》围绕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中国探月工程取得的成就、尤其是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软着陆所蕴含的科学原理、科技创新等内容展开。记录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射、落月等历史时刻。( f& @- T. C! f5 W5 l
《飞向月球》采用4K超高清拍摄制作,搭建了全球首个4K混合现实实时数字特效制作摄影棚,在科普表达上创新性地采用大量原创三维动画,直观解读科学原理,真实还原月球空间环境,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视觉体验,呈现出一部多维度、立体化、有温度、具情怀的科学纪录片。
1 V/ b/ Z4 D" R大型纪录片《飞向月球》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和国家航天局新闻宣传中心联合制作,从今天开始,用5集的篇幅为您介绍充满悬念的探月之旅。
" k0 p9 B% s! W, o8 ^月球有首美丽的歌
3 v4 [% \7 C. V, O$ L《背影》是科学纪录片《飞向月球》的主题曲,孙楠空灵的歌声配着太空、探月的画面,能够给人带来无限的遐思。歌词的作者是《飞向月球》的总导演兼撰稿王立欢。
3 h& t. T: B, [) p- n2013年王立欢作为总导演,通过《嫦娥落月》三场直播报道,让亿万观众透过电视屏幕见证了中国首个登陆月球的探测器“嫦娥三号”,从发射到落月、巡月的历史瞬间。
% L- e, V! r+ G. O* O说起《背影》的创作动机,其实正是源于5年前《嫦娥落月》中两个真实场景。一是2013年12月2日凌晨,“嫦娥三号”探测器被火箭送入地月转移轨道的瞬间,器箭分离一刻,“嫦娥”勇敢踏上征程的场景:面对深邃的太空,嫦娥三号义无反顾地前行,偶尔调姿,发动机还会喷出气体,留下了一个亮丽的背影;另一个场景是月球车“玉兔”在登陆到月球后,与“嫦娥三号”着陆器分离,完成相互拍照的规定动作,随即转身离去,在苍凉的月球表面,向着前方孤独前行留下的背影。2 Y" |& n. p3 p) `# g- Z0 t
(“嫦娥三号”踏上奔月旅程)& W. u' R9 b' T5 n! q
(“玉兔”远去)# X, X! Q$ G# i# ?$ F
2018年,以“嫦娥四号”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为背景,王立欢受命执导纪录片《飞向月球》,这两个瞬间再次浮现在他的眼前。# q- T/ a/ Q" K' X7 `( y: T4 _6 H( o
2018年11月11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卫星测试厂房里,“嫦娥四号”静静地矗立在场地中间,金色的外衣闪闪发光。它是那样的真实,然而不久之后它就将离开地球,到一个遥远而又完全陌生的世界,一去不返。
  u/ ~9 X9 I/ {) Z9 D(“嫦娥四号”探测器)
: R% W, Q6 X# c- s( ]《背影》的作曲是刘牧。5年前,刘牧曾为《中国成语大会》创作了主题歌《相思成语》。& S* W3 N* I( l! s! d
创作之初,窗外正好能观赏到明月,刘牧想起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李白,像是穿越时空,仿佛自己回到过去,产生了发自对生命的感悟,对未知的渴望,由此就有了莫名的灵感,莫名的感动,旋律线也随之而出……
; x; x9 I( p/ |+ s; W" h; s只有天籁之音才能够更好的诠释这首作品,于是刘牧想到了孙楠。当孙楠老师听到小样后,第一时间表达了他非常希望演绎这首歌曲的意愿,一拍即合。接下来由中国顶级的交响乐团来配器演奏,并且后期拿到美国制作。
9 E5 A, H7 \) Z) G7 j4 T/ \“嫦娥四号”凝聚着中国科学家的智慧和心血,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的奔月梦想,书写人类太空探索新的篇章。国际著名混音大师Chris Gehringer为歌曲《背影》做了最终的混音合成,他希望这首意义非凡的作品能够唱响世界。. G, F- K" H! |# b3 p2 A
所谓歌颂,就是用歌曲来赞颂。嫦娥工程和为中国探月倾情奉献的科技工作者们,值得我们歌颂。于是,《背影》这首歌就这样水到渠成地创作出来了。牵动无数中国人心灵的嫦娥四号不负众望,登上了人类探月新的高峰。
5 u* u5 h( S. L+ S7 ?充满悬念和惊喜探月之旅
9 E* S2 M7 r0 ~2 {( i6 Z在人类航天历史上,有三位科学家的名字将被永远铭记,他们是:俄国的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美国的罗伯特·戈达德和德国的赫尔曼·奥伯特。, _+ }1 o7 g& ?
齐奥尔科夫斯基是现代宇宙航行学的奠基人,被称为航天之父。他最先论证了利用火箭进行星际交通、制造人造地球卫星和近地轨道空间站的可能性,指出发展宇航和制造火箭的合理途径,找到了火箭和液体发动机结构的一系列重要工程技术解决方案。他有一句名言:“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被束缚在摇篮里。”' `: q% l8 d0 F4 j. A4 U
其实在这三大科学家中,最励志的应该是那位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
* g; ~! Y' t+ J, d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是一个没有受过正规高等教育甚至是普通基础教育的人,他的成就完全建立在自学基础上,100年前他自学高等数学,并从中推导出火箭制造的基本公式,现在这个公式仍在应用中。
# d1 p7 L9 l# a* x: Y5 d6 c8 W我们现在知道的现代火箭、太空站、登月、登陆火星、探索太空等所有的概念,都源于这个自学成才的人,最重要的是,100年前他就预料了2017年人类探索太空的景象,并写进他的科幻小说中。如今他的预言中关于人类登月的部分已经成为现实,这就是天才为什么被成为天才的原因。
9 {! d( F$ I& X一起飞向月球吧,追踪中国探月的历程,领略月球背面的壮观、神秘,解密“嫦娥探月”的科学任务;看看“月兔二号”的日常工作……
- w0 \6 ~( z8 y0 K8 [: c科学探索永无止境,中国探月工程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
; [2 P, K8 y/ ~! h# }《飞向月球》
; q" r' w1 J0 L6 A+ U4 c/ T; U% m6 e- z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 D* [% U% }6 e

) J  i4 `  M+ O# x,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6682591105478820365/# ?2 W6 p( S% U% h: A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帖子地址: 

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优酷自频道欢迎您 http://i.youku.com/zhaojun9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6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 粤ICP备18056059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7-19 05:10 , Processed in 0.044721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Mxzdjyxk!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