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生在江苏的殷越,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动画专业,是一名羊毛毡艺术家。' v. ~0 C+ V3 G; Z6 t+ I; j( D1 k4 l
& t& Z4 n V7 ?) m/ {( x 2009年的一天,殷越首次在网上接触到羊毛毡作品。当时羊毛毡在国内并不普及,殷越花了很大功夫才在网上找了一家店,买了一些粗糙的毛纱和工具,开始自学着做。先画好稿子,再拿羊毛按稿面塑好形,接着再做调整,最后再细化。凭着扎实的美术功底,殷越花了一个下午做成了一只穿格子背心带领结的兔子绅士,她觉得自己特别厉害,很有成就感。. _0 j& [" H; Q* \
( V% b$ U; h. `8 l& i
创作的热情一旦被开启,殷越便一头扎进其间乐此不疲。她开始做各种风格的玩偶:小猴子、乌鸦、松鼠、猫咪、小熊……一个个都像童话世界里走出来的角色,软萌可爱。' b6 X7 g; i0 ?- _4 v) f- \! V- \. O
1 q' m; C) i% K 殷越每天醒来就是趴在桌前戳戳戳,工作12到16个小时是她的日常,偶尔有事耽误了也会在第二天补上,不然作品就完不成了。如何把脑子里角色的气质塑造出来是最难的,一个作品构思加制作按难易程度从几个小时到几个月都不等。细化表面的时候,要拿针不停歇地往上面扎。频繁穿刺动作让殷越患上了腱鞘炎,一不小心,锋利的戳针还会划破手指,鲜血直流。天长日久,殷越的手格外粗糙,朋友们开玩笑说她是一个有“糙手(操守)”的作者。”, |( h. O# |, n
% r$ k# ^% T3 k% g+ V& U 2015年深秋,一趟莫斯科旅行开启了殷越的创作灵感。在莫斯科住地,殷越发现了许多从未见过的花式蘑菇。最后她用1:1的比例还原出了颇具生命感的蘑菇,与真蘑菇混在一起后毫无二致。
( [0 s& s. D( ^0 F2 J: c: a2 y }$ ]' ?% v# K) s. S) c
仿真蘑菇做多了之后,殷越觉得乏味便给它们长出身体和小腿,蘑菇们一下成了饶有趣味的“蘑菇人”。她把“蘑菇人”们组合在一起,把它们做成了《蘑菇的逃离》和《蘑菇的诗》这两个小的系列。2 C }( J) b2 G1 i7 M' a, E; `" i
- \+ P' u1 ]9 F( I ~; `4 A 2016年12月,殷越的首个展览《指尖造物》在东京代关山开幕了,她也成为第一个在日本举办个展的中国羊毛纤维手作作者。展览上来了很多喜欢蘑菇的人,有专注拍摄蘑菇的摄影师,有专门做蘑菇烹饪的大厨,还有位白发老人,买了一组胖蘑菇和牛肝菌的作品,说回去要放在他的卧室里,因为“它们让他感到平静”。对于害羞、腼腆的殷越来说,作品能被大家读懂并带去力量,她很开心并深深感受到了坚持创作的意义。
* s5 b% Q- G" e* m$ G + j$ X8 L3 X9 T' Z. l
殷越做的羊毛毡玩偶可以随时变化动作:小猴的手臂可以前后摆动,购买者能按照喜好自行调节小猴的手势;嗑瓜子的松鼠,除了手捧葡萄还可以妙变成拿着枕头去睡觉的样子;眼巴巴等着熊爸爸带回蜂蜜的小熊一家子,也能够通过调整它们的服装、位置,实现不同的造型。顾客购买的不止是一件可供摆设的作品,还有由此带来的想象力和独创的快乐。
2 ?' b4 T; k1 D$ F- Q( W4 q t' |% M. R+ D
2018年在北京办展览时,有个90岁的奶奶走的时候特意和殷越打招呼:“我很喜欢你的作品,我也是一个‘90后’!”孩子们特别钟情于小象,看到缩着两只前脚直立的小象,会不由自主地上前抚摸。; G: Z; `5 p' K& Q
7 L3 }0 }" D* d! n/ M* Z 2019年秋,殷越再次在北京开展,这次展览甚至引发了抢购热潮,有人提前两天两夜守着不走,就为了展览结束后买到自己心仪的作品。一百多件作品,几小时就全部售罄。: I) f7 ~& ]4 }
* r- T6 h) O3 x$ Z: Z “当世界不够温柔时,就让自己成为温柔。”疫情期间,为了帮大家消磨居家时光,掌握新技能,获得一些安定的力量,殷越在线上一边教授戳羊毛技巧,一边解答了许多新手会遇到的问题。. v) Z" ^' K- P- `2 d q( ?9 k7 n
0 Y% T7 M9 b$ z
不知不,殷越潜心羊毛毡艺术已有11年之久。她很庆幸自己遇上了羊毛毡,她说是羊毛毡让她发现了自己的价值,找回了自信。- e$ P3 e( C+ ]3 d" A! q
! y' {& F4 y2 S
来源:http://www.rensheng5.com/qingnianwenzhai/chengzhang/id-179951.html& o' i, Q) Z4 k9 q" n% p' D8 r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