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o' A# `* Q7 x, f) x 文|夏波罗3 ^9 y5 r5 n; `% i2 [
6 g/ ^! w$ n+ [, U- [0 U! Y
; \$ T+ {; a4 O$ t5 K9 ~
8 |. X/ L( Q: z4 R+ e3 f- p! _# N
“血薇,不详之剑也。好杀、妨主,凡持此剑者,皆无善终。可谓之为魔。”: }# S9 J# E) X6 C4 r Q+ p+ n
“当神已无能为力,便是魔渡众生。上天创造出人,就是要让你看看,这个世界可以残忍到什么地步。”
; o' T I& Z$ _, S“有的时候看起来,天上的两朵云总会有相遇的一天。可是人们不知道,那是不同高度上的两朵云,永远也不会相遇。”
* _& F4 W: O# o3 G0 r0 d 5 o+ ]; A5 z, X1 F
这是沧月的江湖,是《听雪楼》的武侠启示录。% l: C5 i, f# u* T; z) H% H9 Q, A
作为“后武侠”时代的知名作家,沧月算得上是国产武侠、奇幻领域的“大拿”。正在热播的古装武侠剧《听雪楼》,正是改编自沧月的长篇处女作《听雪楼·血薇》。. C0 U5 Z/ g& I5 Y( X: {, |" H
& C; j( t6 [0 A不同于金庸、古龙、梁羽生创作之时的环境与市场,“后武侠”时代的武侠氛围更加冷清。尤其随着网络娱乐的繁荣与兴盛,慢条斯理、一板一眼的武侠故事似乎难以激起读者“把玩”的欲望;由武侠小说改编而成的影视剧集,进而也受到或多或少的不同影响。
2 i% w9 O) ~- s( c( R; o7 @$ [9 @( s6 [! @* c# F0 L" g' n
《听雪楼》的不温不火,和武侠江湖的式微不无联系。纵然有着沧月的“大IP”加身,但中规中矩的播放数据和不忍直视的前台评分,还是从侧面流露出如今观众对于武侠剧的“热衷”不在。同样境遇的,是正在优、爱、腾三家平台拼播的古装大剧《白发》。* z0 d& X& h1 F$ }, E
一边是名气与实力同在的创作团队与演员阵容,一边是波澜不惊、水花不大的观众熟知度,将“后武侠”时代武侠剧的尴尬和迷失展现得淋漓尽致。曾经无限风光的武侠江湖,正以无可奈何的姿态迅速衰落、凋零、坠入冰河期。
; B0 d! N# ~9 E$ D/ B
, H- n1 _9 S* T5 G1 Y( }试问,武侠剧的未来何在?观众过去所欣赏的武侠剧姿态,究竟在欣赏什么?在影视特效更加逼真、拍摄手段更加高超的今天,“后武侠”时代的荣光能否进一步展现?以下,影视Mirror将追本溯源、剖玄析微,以武侠江湖的角度切入,来阐述武侠剧的“今古传奇”。7 \3 M5 P+ u2 S( F
$ Q5 @+ u! V7 @9 l; e2 n! q3 R/ J: q
太大的江湖没人喜欢
' [0 `% L0 g' {: s' _: l( a
* @9 F! ~6 \4 p( C' v6 K: X; h( ~7 A8 J
从《听雪楼》的平台弹幕、网友评论、专业剧评等用户反馈来看,其不受宠的原因,不在于沧月的原著小说已经“过时”,而在于剧作内容的修改和填充太过密集。6 x* f# j6 t# h4 Z, [' f. Z
# t1 U2 j4 E, V' o9 \$ _1 }
从原著粉的角度来说,这“篡改”了他们心中的美好回忆,“摧毁”其提前为书中人物写好的命格定理;
* S/ r* Q- O$ `1 C; [+ Y0 `4 r从新观众的角度来说,剧版《听雪楼》无法刻画出他们脑海中所想象到的江湖,乱而无章的叙事结构打破的是“金古”武侠以来的细腻性和条理性。
- c y! n4 h3 U何为细腻性和条理性?即,观众希冀看到,不在江湖之大,而在江湖之“小”。( v1 v7 O* N6 ` x
, @9 F' d$ C4 b2 k P《射雕英雄传》起于牛家村,《神雕侠侣》生于桃花岛,《倚天屠龙记》发于武当山,《多情剑客无情剑》崛于小酒馆,《绝代双骄》出于移花宫,几乎所有的武侠大作,都是“螺蛳壳里做道场”。何哉?江湖之大,一“锅”炖不下,一剧自然也“装”不下。9 ^- J! z: s& j' ?
换而言之,当年的武侠江湖,如今的格局太大、背景太满。
6 g7 S) ], e7 T熟知小说创作规律的作家们,不会在开局就将江湖的所有细节尽皆展现;没有作者会在第一章召开武林大会,也没有读者会为一群陌生角色的生死垂泪。
, k' e0 @) r9 N- o! R所以,一旦磅礴,就会陌生;一旦陌生,就会抵触,一旦抵触,就会厌恶。/ L1 _4 t/ h+ y; N. n
5 ~. T- M- i1 h# F; q& x$ Z
错失好局的新版《倚天屠龙记》正是如此。纵然有着前几集慢动作过多、剪辑混乱的些许争议,但真正让观众忍痛抛弃的根本所在,是编剧对后期剧情的随意涂改和任性增添。9 e( O1 G! ]6 K6 R' ?
在那里,家国大业取代江湖恩仇,天下大同更替你侬我侬,熟悉的张教主、赵公子,恍然间成为民族争斗棋局之上的对弈者。而,这也是如今武侠剧的常见问题。5 F" ]. }3 o5 R3 q
一方面,是越拍越大的恢弘江湖。编剧们恨不得在剧作之中,展现他们熟知的所有江湖元素,既要“忒煞情多”的儿女情长,又要开疆扩土的丰功伟业,更要名震江湖的武林豪情。
4 S$ Q0 B7 J* S" Y9 o$ ?1 ^% c, C: ^% i
另一方面,是观众对此类作品的更加疏远。当熟悉的作品变得陌生,当原创的故事无法动人,武侠剧的粉丝群体当然不会再像“望夫石”一般,苦苦留在此地,等待着渺茫的惊喜。从此,喜欢爱情的找“甜宠”,喜欢推理的找“刑侦”,各得所愿,皆大欢喜。
) ~% r0 @/ E( ~: }' {7 M" \2 |" X4 v3 ?那,喜欢武侠剧的呢?是继续忍耐,还是重温经典?“求其大者得其小”,古人诚不我欺。: p. A j! _1 @/ s5 C
" a; P7 B( F$ i. \ ]. N$ W
有人的地方,才有江湖9 ~3 j7 z4 Z' n" e4 ^
8 X6 J& ?6 n- ^/ f
9 q5 I1 n- G6 w
当观众在看武侠剧的时候,他们在看什么?又想看到什么?他们所看到的,和想要看到的,又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之处呢?找到受众群体变迁的兴趣点,或许才是解决武侠剧“式微”问题的关键所在。
) a# J# [! Q+ [( I& p
! M- Q* t' t# b. N+ a' C9 c武侠的江湖,一直在改变。《今古传奇·武侠版》杂志社社长李宗明曾历数武侠题材的四个阶段,分别是历史武侠、传统武侠、金古武侠,以及大陆新武侠(后武侠)时代,“后武侠”时代的崛起又以女性武侠读者数量的日益攀升作为标志。, T9 S1 `1 W9 T! |

% i3 H7 A6 y/ Q8 w2 c" h+ K, q随着文学作品发展而发展的影视作品,自然也要迎来一波新的变化。由金庸、古龙小说改编而成的影视剧当然受欢迎,但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莫非我们的创作者要永远“拴”在金古武侠的“歪脖子树”上?所以,“后武侠”时代武侠剧的迭代更新,势在必行。
# @. R3 [* c* |6 G4 T {- h) p当然,说革新简单,如何践行又成为一件难事。《神风刀》的前车之鉴犹在,应当如何操作才能打消观众的质疑与否决,让其看到创作团队的用心良苦和精益求精呢?
o) m8 l) Z& _: k. E9 {- j6 y& m 2 P; \0 Z+ I1 G* [
或许,我们在近十年表现不错的武侠类影视作品中,能探寻到相应的答案。
2 O9 H5 X2 P, H) y0 f' {徐浩峰的《师父》算得上是近几年武侠片的口碑之作。着力于天津卫“传武”风云的徐浩峰,为观众描述了一个惊心动魄又真切无比的武林传统秘境。" \% j( W. F& G" d3 M# j
称誉者众,《师父》又妙在何处?' @2 L9 ?6 d. l
或是拳拳到肉的打斗,或是冷门兵器的席列,或是武行规矩的梳理,或是“守约”背后的人性;最关键的,在于《师父》里所阐述的江湖够小、够精致。
3 H; A Y' G$ }- r7 O
% n5 I- u0 x2 C8 r: X3 \相比起其他武侠作品,《师父》的江湖没出过天津,讲的是天津的规矩,斗的是天津的人物,因此能迅速将观众拉入剧情之中。同时,《师父》中满满当当的人情冷暖、勾心斗角背后,更是武侠故事中最为动人的“人性”灵魂。毕竟,有人的地方,才有江湖。
2 @. f5 f: k% A; A+ V所以,未来的武侠剧如何拍,后武侠时代的武侠IP如何诠释,大抵我们有一些新的思路。除老生常谈的品质创新、匠心制作、真情实感之外,总归有些实用的技巧。
7 h$ O) p5 C- x" z# e; @5 k# u4 o
- c) j* l" D" O* s% Q其一,江湖宜小不宜大。
5 @6 O& q' ]& J7 A! Z“后武侠”时代的武侠作者,在接受新时代思想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失去金古武侠的文学底蕴。这一时期的多数作品,细勾勒而不善布局,故事的背景往往大而无当。
' X0 n0 ]5 f$ V/ o% K1 U经年累月写就的原著尚且如此,更遑论前期筹备不过数月的影视剧本。倘若影视化的过程中,编剧选择放大武侠江湖,很容易酿成“剧扑粉流”的惨剧。
7 Y/ ]& g3 V: E7 `; D
0 e4 B- }! l$ D2 [0 v) A! |其二,有人的地方,才有江湖。# S: S" s" D6 x1 [5 S2 b$ D' Z1 o
与其将大精力、资金消耗在特效与剪辑上,不如从开始就将剧中的人物“立”住。武侠小说的灵魂,不在“武”也不在“侠”,而在于透过恢弘的武林江湖,展现出的“人性”风光。
7 C, O# e& r8 d) |, I! ?能被读者、观众所铭记的,不是武林大会上的争斗厮杀,不是抗金灭元的开疆扩土,不是饮酒煮肉的侠客逍遥,而是那些永远也不能磨灭的“人”。
3 o# u) m/ }" e. h" W7 F
) ^& m3 [ G6 x7 O p, s7 G/ `8 E6 J
—The End—, w; m: m. i2 K# T( D
出品 | 米瑞文化
! b3 ?9 V* E6 c9 ]- Y总编 | 韩英楠
% m, k$ c0 V% F9 `* K3 j编辑 | 昆仑
2 R a$ l6 B6 Y; w5 B8 k校对 | 黄平' x0 `7 E, O) u' x
END+ y8 |6 M9 g+ B3 x0 G- j. d
7 i* d2 i1 E! ]7 m% Q7 q《我是唱作人》:音乐代沟之下,大众审美如何“断舍离”?
f9 W, v5 |6 o- Q) G6 C6 m, p% K$ h
; `5 [9 c) J$ h9 m 民国剧迷思:“身不由己”的选择背后,是内容敷衍和“流量”印象
, }# K2 Q6 l9 ~7 T+ d5 e& G2 U) @# A; i+ m7 |# t
《破冰》虎扑启示录:“真香”背后的波诡云谲
; N- d% {0 ~: ~4 f& y7 z
7 n# D* C- T5 F END
g+ k3 J4 N+ V6 o* `$ L, q8 y# [! R( g. i

: V7 ]8 {8 c E6 }* i
) [0 }8 q( U$ C& \
% d+ V' b* n; c1 u, r
0 `$ {. B( {. }0 ~合作交流: V% t2 }. y' U# e) _8 C& }
商务合作|约稿转载% M6 d w4 P9 p& z a
微信:hanyingnan123' D4 W) j* G7 u
8 m0 Y: f- `9 b0 H! Y* |来源:http://mp.weixin.qq.com/s?src=11×tamp=1558616403&ver=1624&signature=JFPBE9pPMOa2GK2Blu01jljYVvjwNENjqSt5wNKpckx7J7WnhqhLZ1qAiiIdDYAOC6mzB2lJLJcZnKE9cVLj8uwyUyKW0Ujwf6ESQA9A7okTQuzaJsnvK7hiWtcF2uyG&new=1
: l& O4 A1 t, B: Z0 r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