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兔年医药板块如何布局?多只医药股新增进入基金重仓名单
5 Y- e% `) Y3 z, r# b; q, J! X 虎年尾声,医药股大幅回暖,医药基金也大幅回血,那么兔年的医药板块该如何布局?
3 g5 ^: \% J8 e7 i 2022年末,医药股获基金大幅加仓,终于扬眉吐气了一把。数据显示,2022年四季度,医药板块获基金主动增持的比例最高,板块整体处于超配状态,多只医药股新增进入基金重仓名单,主动持仓市值的增幅也位居前列。
2 t4 E3 a7 G* m0 |: P* w 进入新一年,医药股的热度仍在持续。行业指数录得正收益,多只大规模医药主题主动权益基金的表现更是跑赢大盘和基金基准。多位基金经理对医药板块的投资也作出了研判,创新药出海等细分方向获得青睐。
/ I" p8 w5 Q( b1 n: W4 f8 n+ O 获基金大幅加持 2 i2 G+ q/ J- S9 l
医药股扬眉吐气2 V; Q" X' D! l- u2 F4 _
随着2022年四季报的披露,基金大幅加持的板块和个股也浮出水面。从数据来看,医药板块无疑是最大赢家。 0 H* s8 ]+ d9 V. P
2022年四季度内,医药板块获基金主动增持的比例高达1.36%,位列全行业第一;相对中证全指行业指数超配2.90%,位列全行业第三;基金的整体配置高达12.24%,位列全行业第三。 5 t3 T3 A+ P @* W v" y
个股方面,康龙化成新增进入67只基金前十大重仓股,药明生物新增进入64只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人福医药新增进入62只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不仅如此,四季度药明康德被主动增持58.31亿元,药明生物被主动增持57.73亿元,康龙化成被主动增持39.57亿元。截至四季度末,药明康德和迈瑞医疗分别以301.67亿元、273.15亿元的主动持仓总市值,位列公募基金重仓股榜单的第六和第十位。 3 d1 k. j+ G# W) l% o+ m/ P
部分以医药为投资主题的百亿基金也在四季度取得了不错成绩。 6 Q" z% [8 A5 R* X. F" ?! H% }; Z
葛兰在管的中欧医疗健康A就是其中一例。这只基金最新规模为297.46亿元,前十大重仓股均属于医疗保健行业,其中9只在季度内录得正收益。随着医药板块行情回暖,这只基金的权益仓位提升至91.89%,较上期增长了5.96%,债券和其他资产的配置下降。四季度内,这只基金录得6.16%的正收益,规模较上一季度回升了18亿元。
) V3 Z" j- J) }, T+ o4 Q- ^" G* ^ 赵蓓管理的工银瑞信前沿医疗A最新规模为141亿元。四季度内,该基金前十只重仓股中的9只录得了正收益。随着医药板块行情回暖,这只基金的权益仓位也有所提升,较上季度增长了4.15%。截至四季度末,基金收涨8.45%,规模也较上期有所提升。
0 C( Q9 }9 C9 O/ M6 | 新一年医药热度依旧 # Y# e% M1 Q' B: z4 H
创新药出海被看好
1 Y. ]! O3 u1 u) j3 k k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今年节前,医药板块依旧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4 h8 p2 _* C+ d& L W/ b6 q 医药主题基金的表现也可圈可点。截至春节前,几只规模较大的主动权益医药基金都取得了好成绩。例如,葛兰在管的中欧医疗健康A今年以来收涨10.29%,赵蓓管理的工银瑞信前沿医疗A收涨8.51%,广发基金吴兴武管理的广发医疗保健A收涨12.05%,融通基金万民远管理的融通健康产业A收涨10.19%。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基金的表现都远超其业绩基准。
$ f3 h1 `) i/ @* E& K 具体到医药板块今年的投资前景和布局思路,赵蓓认为,2023年在正常就医场景恢复正常,以及异地就医恢复的情况下,医药消费需求整体会呈现出较好的复苏态势。具体到细分领域,她认为,创新药及产业链在经历了充分的调整后,估值性价比较为突出。创新药政策的调整是一场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利好龙头创新药企。此外,预计2023年会进入中国创新药企出海的高潮,她也看好相关企业的投资机会。
* I* w' {0 W. a3 i" y& Z3 v 吴兴武也总体看好新一年的医药板块行情,他认为,外需端和内需端的子板块均有预期转好的逻辑。具体到细分板块,他预计,2023年CXO(医药外包)、CDMO(一种新型研发生产外包模式)的收入仍有增长,估值有提升空间。至于医疗服务和医疗消费领域,在防疫政策优化的背景下,中长期预期向好;药品、医疗器械等板块则有可能面临分化,需自下而上进行研究。此外,一些创新药企业存在出海的潜力。 ' A1 y* w8 P, M
万民远认为,2023年医药板块在基本面改善和政策边际改善的双重驱动下,有望迎来估值提升,应乐观看待板块的中长期前景。万亿市场的医药板块细分领域众多,不缺结构性机会。他认为,个股选择则坚持“逆向思维,人多的地方不去”原则,在企业经营阶段性低点布局,组合构建遵循产业趋势优先,成长与估值匹配,不追逐短期热点。目前,他重点布局的是受益于未来用药结构优化的创新药及其产业链,受益于进口替代的高端器械,受益于行业集中度提升及处方外流的零售药店,受益于消费复苏的类消费资产,以及受益于成本下降及需求的原料药资产。 9 T. z, ]7 w$ X; e9 \
来源:证券时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