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 Q* v0 u0 e9 n* ]# J7 ~$ B3 d
作者丨张之栋6 B. s4 U6 \. k' D9 ]
责编丨杨 晶; F1 e, R6 q% X! P8 B2 @* \8 a8 f
编辑丨朱锦斌# E W9 [; x3 l) g
华为车BU COO、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产品线总裁王军,已被停职。: k& u0 u6 \4 s1 e7 J! e: G; R
谁也想不到,值此多事之秋,华为最先做出改变的,却是来自内部。据坊间消息,华为车BU正在迎来多项人事调整。其中,被认作是余承东最强对手的王军,首当其冲。) d$ e( G! ]% U; g! O
如果相关消息属实,那么这次华为汽车的“赛马”,余承东将大获全胜。而华为造车的概率,也因此变得更大了几分。
) j" m, r+ P1 _ , u/ L |. T+ d1 y
首先,从华为汽车的主要业务来看,主要可分为三个部分:其一,华为HI模式;其二,类Tier 1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模式;其三,华为智选车模式。
* J- o5 U: A# r7 y 显而易见,王军主管的HI模式,以及汽车零部件业务,进展多有不顺。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本车型,叫好不叫座;阿维塔11,虽然已经正式上市,也尽显颓势。
2 I C$ ~+ J$ B& f/ { 与之对比,余承东主导的智选车模式,却足够称得上一鸣惊人。即使赛力斯SF5的停产,致使口碑下滑,但问界销量的持续登高,以及后续江淮、奇瑞等车企纷至沓来的合作,都足以证明,这条路的独到之处。
& w% g+ {+ m/ T4 E 与其说华为是在断臂求生、搞内斗,不如称其为找到了最适合此时华为的生存方式。亦或者说,余承东时代的华为汽车,会是什么样?
: F, s/ @+ s( p, b+ Y0 \ 危难之际,大一统7 I- v+ u3 X$ t$ `+ F7 Y
越是困难时期,就越要统一思想。此时此刻的华为,正该如此。
3 p2 R5 f' ?: {3 R6 c* l 据路透社、彭博社等外媒消息,美国拜登政府已经停止批准美国公司向华为出口大多数产品的许可证。Wi-Fi 6、Wi-Fi 7、云计算产品,哪怕是高通的4G芯片,也在黑名单之内。 J7 h) k7 x1 I( l+ t
% \ ]! s1 o9 u
如此这般,美国的高压之下,华为遭受打击的将不仅仅是手机业务,还包括ICT基础设施、智能终端、云服务等其他各种主营业务。0 N5 L |$ p- |
相对于此,渐入佳境的汽车业务,确实也到了独挑大梁的时候。' l7 a9 C3 ^0 i' q0 T
根据传闻,关于早期的汽车业务,华为内部的分歧很大。一方是想做新时代的Tier 1,为车企提供硬件,以及全家桶式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另一方则是要造车,长驱直入地攻入汽车市场。
6 S6 L* K2 r; j 而余承东就是那个想要造车的积极分子,只不过在老爷子任正非的压制下,逐渐平息了躁动的心。据说,当时任老还下了“死命令”,谁敢轻言造车,就要被请去坐冷板凳。6 P4 u& m% A8 _# J3 L* c) ~$ r2 P2 L
% G8 a; v; l5 t9 |7 _
时至今日,如果再回过头去看华为在汽车行业的诸多布局,不禁为之敬服。
1 G* n$ X6 z4 T4 a 当上汽陈虹的“灵魂论”一出,诸多车企对于华为的到来,是婉拒的。而当赛力斯第一个吃螃蟹的车企出现,AITO问界也正式在公众眼中,被打上华为的标签,一切都开始变得微妙起来。
6 Z0 U3 Q0 Y- M- ?) L4 G 事实上,国内真的很少有车企,能够像问界这样,卖出这么贵、又这么多的车。而这种翻身农奴把歌唱的变化,就是来自华为的光环。; ?7 y1 r5 F( y
毫无疑问,问界的成功,就是余承东的成功。如果华为内部存在赛马机制的话,那么余承东已然大获全胜。所以这个角度来看,余承东进,王军退,并不是一件十分意外的事。+ w9 ?- |4 y' X; b8 I
) R' P" K$ F* T3 I) t* F9 O- }% V 那么不妨再大胆假设一番,在余承东的统一“战斗”思想之下,华为汽车最终将走向何处?
2 y g3 D" G/ j" j% a7 i/ R1 ~ 当然是,遇强则强。
8 `/ e7 j# |% s. b j# N' [' s 机遇与风险并存! M9 ], q6 O2 b& V4 A
从来不怀疑华为的技术能力和颠覆能力。而且业界早有传闻,华为的到来,将会把一切搅得天翻地覆。- Q& K5 W2 H' C8 n0 W
不要有什么投降派的想法,现在的问题是,无论华为造不造车,都会被美国特殊对待。宁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经过两三年的探索,相信华为已经问到了汽车行业的边界。0 W- |$ N$ g0 X
而此时此刻,正是放弃幻想,准备战斗的时候。
# o0 w0 s% U" ~& J7 k' X
& G4 h1 L$ Z1 n4 _/ f8 k 华为造车晚吗?其实,华为一直都在。! Z- Z% D0 x2 A% n5 \
自2020年上海车展开始,华为智能驾驶技惊四座,关于华为造车的消息就一直没有停歇。只不过残酷的一点在于,无论是问界,还是极狐,都逐渐沦为了背景板。但区别之处是,问界在甘之如饴,极狐却十分痛苦。/ I* ?/ ?3 k1 U+ O" e7 Z
华为的身上带有非常明显的英雄主义色彩,在造车的一系列事情之上,只有华为占据了主导,才能更容易地进行下去。智选车模式,就是更好地处理了这一问题。
2 n3 V' m2 G. w; { 所以,对于华为来说,现在最稳妥的造车方法,便是更纵深地延续智选车模式,甚至是将各大车企,陆续变成华为汽车的代工厂。3 Z: W* M1 `8 D1 C9 J8 o& Q5 U Z2 z, X
4 o* T% z8 U4 m9 q8 m$ ` 据了解,2023年华为智选车业务,将再做开拓,奇瑞、江淮、极狐、问界均有新的合作车型即将推出。其中,最新的问界M9,已经确定上市时间,将配备华为最先进技术,包括鸿蒙智能座舱、全家桶式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等。
1 H& y6 t8 X+ t) y8 D/ p t9 D 当然,也同样有理由去相信,余承东的野心不止于此。
* V4 c: y8 k; {$ o0 K9 Z 去年年初,余承东给问界定下了2022全年销量达到30万辆的目标。即使最终问界2022收官,仅获得了7.5万台的销量成绩,却也能从侧面体现出,余承东的野心。
2 |* M C( D C: i; ? x 那么,没有了束缚的余承东,究竟有没有可能重启造车野望呢?
+ A" G' `) H/ j 会有的,而且很大。" v( I3 S( R+ }0 T# m
7 L4 k0 ]3 O& ^& F: s
2023年是不少造车新势力的生死之年,同样也是有能力者的机遇之年。
7 x8 c2 `, M2 W' d& ?0 z 毫不夸张地说,在华为的眼中,或许只有特斯拉和比亚迪两个对手。自大也好,无畏也罢,即使连一个整车工厂都不曾拥有,华为的底气,依旧十足。/ L: o5 H& m4 ]# o
这份底气,不仅仅来自多年ICT技术的积累,更表现在这家公司敢打敢拼的“狼性”,以及数目庞大的花粉群体。+ n. c* P! U; H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当华为的品牌力、产品力、技术力,三项buff一同加持,哪怕造车之路布满荆棘,相信华为也能很快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1 d- g' i( {! A' w3 u, c8 }) H" G 而在这场机遇和风险并存的豪赌面前,华为能否就位,拭目以待。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