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U0 d7 T" e6 H' D) e
新年伊始,随着中信证券的一份研报引发的社会热议,让有关延迟退休的话题再次甚嚣尘上。 C. ` f9 O4 E. ?% D6 { V& a8 Y
中信证券在研报中称,党的二十大与2022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提出明确要求,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方案或于2023年公布,并于2025年正式实施,到2055年前后实现65岁男女同龄退休。
; a# R! P5 f6 U9 n6 x5 j- f 事实上,我国将实行“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信号已释放多年。2022年,《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和《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均提及要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4 @0 b( u" }1 c3 a: i& G “鉴于目前我国人口总体形势,以及经过此前无论是社会媒体,还是相关主管部门的相关论证分析,大众对于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已经具备了一定心理准备,因此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在今明两年内出台是大势所趋的。”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鹏认为,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的出台是必然趋势。0 |- C) T8 m% X5 [2 D
对此,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在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加快,劳动力减少的情况下,施行延迟退休政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养老保险基金所承担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渐进式延迟退休也是有利于未来进一步扩大内需的。8 q9 |: i0 |2 Y, S" A7 s
频繁释放信号
+ V- S9 E% Z8 {: ]; \1 H( k* z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有2.64亿,占总人口的18.7%;65岁以上人口约有1.9亿,占总人口的13.5%。而“十四五”期间,新退休人数将超过4000万人,劳动年龄人口净减少3500万人。
) Z, }' p# Q5 k" L5 H& U* X" l 这不仅意味着,老龄化社会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且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也将面临挑战。在此背景下,有关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的谈论愈发热烈。* K: K: P. m- y# f& f2 i
事实上,早在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便提出了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3 o! _9 U E* N; o6 X
此后,虽然在2016年,原人社部部长尹蔚民曾表示过,具体的方案会在当年内按照相关程序推出征求意见稿,并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后推出正式方案,但具体方案一直迟迟未有进展。1 k4 @2 @# V$ u n5 G/ k- q' P
直至2020年,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再次提出了,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7 m; e/ E: w9 u* `2 W' C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研究”到“实施”的要求变化,不难看出延迟退休政策方案的出台已成为必然趋势。* U& j* O0 y) ^) v$ _7 h
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分别提出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和稳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 s4 E0 x/ p2 f% H8 ^; h& u- C 2022年,《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和《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均再次提及了要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H% E! z, R* {6 H* Z5 T. W
可以说,在最近几年释放出有关“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信号愈发频繁。
/ G9 S! r7 ^1 U2 l3 p& h. z& F 付建表示,为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数量减少的问题,是需要对法定退休年龄进行调整的,并且通过目前国家相关文件中来看,施行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也是在规划范围内的。由此来看,国家正在对退休制度进行调整,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前提下,将会适时发布退休相关的政策。 ]( w8 [: ^% l7 F& K# L' q) C
如何延迟退休
- C+ p5 w) B. j( A( k: ?; A 随着延迟退休进入“计划实施”阶段,社会大众的目光便开始聚集在如何实施延迟退休政策上。
* U% ~& Z4 Z {' }7 D* ] 事实上,此前人社部已经明确指出要坚持“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不搞“一刀切”。
. `2 `- `1 N) B 对此,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金维刚曾解释,延迟退休改革不会“一步到位”,而是采取渐进式改革,用较小的幅度逐步实施到位。延迟退休不会搞“一刀切”,不是规定每个人必须达到延迟后的法定退休年龄才能退休,而是要体现一定的弹性,增加个人自主选择提前退休的空间,这是延迟退休改革最大、最重要的特征。
* w/ t7 p& q G( T& C1 C' J6 S8 y 对此,人口学专家何亚福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实行弹性退休制更为合理,让不同的人根据自身状况,在一定的退休年龄段区间内(例如58-68岁之间)自主选择退休年龄,在职人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这个年龄段区间内选择合适的时间点办理退休手续,领取养老金。养老保险缴纳的时间越长,缴纳的资金越多,退休的时候领取的退休金就越高。
5 T5 ^9 Q& i+ g5 J% a8 S “随着我国的人均预期寿命的增长以及医疗水平的逐步提升,有很多老年人虽然到了退休年龄,但依然年富力强,有精力有意愿去从事相关的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而且实际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经验水平有可能在经济社会运行中发挥更大作用。”王鹏表示。
. J B; x. C& Z' U8 `, A; } 他认为,渐进式延迟退休一方面有利于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将减少社保基金支出,解决养老金未来有可能出现的缺口问题。
+ X7 _, t* N `% F- k% H 付建也指出,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在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加快,劳动力减少的情况下,施行延迟退休政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养老保险基金所承担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渐进式延迟退休也是有利于未来进一步扩大内需的。
2 k5 y& C1 A o( R; ~' J. i$ Q “对于老年人来说,他的经济收入越多,未来在养老方面的花费可能越具备灵活性。”王鹏表示。% r+ p; v3 l7 H9 ^2 e2 ]1 f/ Y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