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强观察丨就业“开门稳”,供需“两头旺”0 m+ b( c! h# E# M4 c e. b* f
新年伊始,各地加速返岗复产,招聘现场吸引众多求职者前来应聘,劳动力市场“两头旺”,释放开年经济运行积极信号。+ J+ B3 h5 {! Z" t& j* Z+ r z, v
随着我国调整优化疫情防控措施,春节假期结束,全国各地正加力保用工稳就业,推动新一年经济发展“开门红”。
6 j; I4 z5 ? J 经济回升带动用工需求上升2 H" R. O1 r& p. E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和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中的从业人员指标分别比去年12月提高2.9个和3.8个百分点,表明各类企业用工景气度均有所上升。
0 z. E$ B4 R3 V9 {, A; f& p 与此同时,多地在春节后首个工作日召开会议,出台稳经济专项措施,企业的经营信心和劳务市场的热度也随之提升。特别是一大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带动用工需求上升。' J1 M- Q# n7 x7 b, s, w
# g3 @& j3 l" P. @ 2月1日,工人在纳晴高速六枝特大桥项目现场施工。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J9 d6 D! U3 V! c) s
1月28日,陕西省一季度795个重点项目开工;河南省开启第七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开工项目1271个;雄安新区举行2023年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开工项目共43个……
& g @" d0 f" a) u6 R1 j; d, p4 _ “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是扩大有效投资、释放内需潜力、稳就业保民生、促进经济提振的现实之需。”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形势研究室主任郭丽岩表示,当前,生产生活秩序逐步回归常态,企业生产经营也逐步改善,将带动用工需求逐步恢复扩大。6 g6 L) P9 X- o8 C) d% q7 q
除了重大项目对用工有所需求外,智联招聘大数据显示,春节后开工第一周,酒店/餐饮、娱乐/体育/休闲、旅游/度假等行业招聘职位数快速反弹。其中,酒店/餐饮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40%,娱乐/体育/休闲同比增长15.4%。/ {$ a J( Y" g/ O
郭丽岩认为,随着疫情防控优化措施逐步落实,交通物流、居民出行增加,将带动住宿、餐饮、旅游等服务业恢复。服务业就业容量大,接触性聚集性服务业恢复改善,有利于吸纳更多人就业。9 \$ S7 i' e' t- f
多措并举促进就业保障用工
5 z I; w* d0 H; `6 |; ] 2022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确要求:“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 a6 x% r: g# U
当前,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11部门联合部署的“2023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专项服务活动正在全国开展。
4 S2 K3 Z4 L. o
1 X* B/ \% _. Z3 E- K# @* ]0 N 2月5日,求职者在山东省青州市举办的新春人才招聘会上了解信息。新华社记者 王继林 摄
9 [- E6 l' ], i! ]) d5 g 活动期间,河南省计划组织1.6万家企业,举办2500场招聘活动,发布100万岗位;宁夏回族自治区预计召开200余场线上线下招聘会,提供岗位超过15万个;山东、海南等地也在近期举行了多场线下招聘会。截至1月31日,全国已累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16000场,发布岗位1000万个,“点对点”输送务工人员40万人。
* `, P- x q5 Y# ? “一方面是近期订单增长和消费恢复加大了基础性岗位的招聘;另一方面是企业对今年发展更有信心,提前为接下来扩大生产招揽储备人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说,政府出面招工,不仅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了精准的就业服务保障,也有利于树立劳动者对企业的信心,增强了就业稳定性。* c" F- S$ w" U
此外,广东、贵州、广西等地还相继组织务工专车、专列,帮助务工人员返岗就业。“这是我第一次离开柳州去广东务工。有专列省时间又方便,我们去广东早一点,可选择的就业岗位也多一些。”广西柳州市柳江区百朋镇里团村村民王淑芬告诉记者。
$ v/ z0 H6 X* m0 W2 O: r “为返岗务工人员开行专列,是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重要举措,更是在关键时期为经济企稳回暖注入新动力的担当。”郭丽岩说。
0 b: E% M* h! v. d 强化政策保障促进重点群体就业: o) o; [& }: a* f! G" d
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6 p( p; c7 [5 Q4 y1 b+ w
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58万人的历史新高,促进就业任务更重。教育部、人社部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开展2023年度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促就业“国聘行动”,对象范围是2023届普通高校毕业生、2022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将持续到今年6月。( Z2 G% n: A8 v- k, G
此外,在地方两会上,各地纷纷出招,围绕重点群体就业提出具体举措。
6 _0 z/ q4 D' }/ Q3 ~& y 山东省提出,新创设城乡公益性岗位60万个;内蒙古自治区提出,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帮扶行动,确保年末就业率达到90%以上;北京市提出,加强青年就业援助,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现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6万人……
9 S) e' o( w! f; o6 ?6 ^' d 张成刚表示,推动实现重点群体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是“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的关键。0 b+ R8 f9 y+ m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明确提出“挖掘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带动就业潜力”。9 F1 M! m, @* Z, P' M+ m6 U! q( y
“近几年,数字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发展,创造出越来越多新岗位新职业,修订后的职业分类大典首次标注97个数字职业,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张成刚称,数字经济的崛起与繁荣,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领域、新动能、新优势,激发了劳动力市场活力,拓展了就业新空间。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