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强信心·开新局|丝路旅游春来早) 1 z+ w- S; z+ H* i) c, D7 o9 `; f
春寒料峭时,丝路旅游却已暖意融融。
5 D8 U1 t2 H& n( ?$ p2 P4 `8 Z& k6 K2 N @3 \
今年1月以来,甘肃省不少古丝绸之路节点旅游城市喜迎旅游开门红。敦煌市地处丝路要塞,文旅资源富集,仅世界文化遗产(点)就有3处。敦煌各大景区今年1月累计接待游客62785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82.37%。
2 e/ x" O2 t2 C% w6 } R7 u: R* T2 i7 F" M
1月27日,游客在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骑骆驼游览。(新华社发 张晓亮 摄)4 o1 ^7 l9 Y K2 l5 A, P7 y# N
在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驼铃声声再回响,祈愿牌挂得满满当当。“好长时间没见这么多人了,旅游热度超过预期。”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有霞说,景区正根据游客的个性化需求设计定制游,丰富产品供给。6 v" e- Y# O7 Q! v# u
地处古丝绸之路黄金通道的甘肃省张掖市,境内有雪山、冰川、湿地等独特景观,绚烂如虹的七彩丹霞备受游客青睐。今年1月,丹霞景区接待游客2.36万人次,同比增长544.17%。“消费复苏势头十分明显,文旅行业春天脚步渐行渐近。”张掖丹霞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李小鹏说。
% D* G: p7 j" J0 z3 b4 L: a! M: ^市场强劲复苏,离不开丰富的旅游产品供给。敦煌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冯颖超说,三年来,敦煌文旅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研发文旅产品、提升从业者素养。“人们的旅游需求早已不是‘上车睡觉、下车看景’。充分挖掘敦煌文化,为游客展现更为广阔的丝路文化图景,是我们的目标。” T) l2 b3 G# C) s+ V$ c5 {1 q
张掖市甘州区的九曲黄河灯阵是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拥有持续深远的魅力,文旅产业复苏势头强劲,我们相信文旅融合将大有可为。”张掖乌兰古镇景区负责人王伟说,九曲黄河灯阵景点已实现日夜可游,下一步我们将加大投资,打造集非遗文化、古城特色、田园农业等为一体的综合景区项目。 {) r H1 c3 `2 _& [- {$ ?0 o9 {
' D! ^* T& B0 R1月31日,游客在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九曲黄河灯阵游览。(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J1 I/ r% M1 t; J5 U
敦煌的资源不可替代,政府和从业者长期耕耘旅游口碑,人们也更向往旅游时光。在敦煌太阳大酒店,通过全员培训、交叉培训,“一专多能”的工作人员基本掌握全流程作业。“无论餐厅、客房,哪个岗位都能顶上,简单的外语交流也没问题,这样就能更好地应对旅游旺季。”从业30余载的敦煌太阳大酒店总经理张向花说,今年春节起,该酒店客房预订量显著上升,已接近2019年水平。- C( ]! K2 K$ j2 L5 ]: q9 G' g
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在丹霞景区深入推进。李小鹏说,景区三年来以提升服务品质为方向,引入先进管理模式,加大旅游新业态建设,完善旅游产品供给体系,文化体验游、自驾房车游等不断兴起。$ b/ w& z: Y4 K! S- j* p5 ?- R
敦煌研究院也在探索更多以数字技术链接敦煌文化的内容。“去年推出的虚拟人‘伽瑶’广受好评,目前我们正利用XR(拓展现实)等新技术,让‘伽瑶’更好地‘破次元’、越古今,让敦煌文化迸发出更强的生命力。”敦煌研究院融媒体中心副主任杜鹃说。
- E* S4 P [+ z' S* O8 k快速回暖的市场就像一剂“强心针”,更加坚定了市场信心。不少从业者正踌躇满志,为未来酝酿更多发展动力。
) t# K) L7 R5 ^0 N8 Q
( b4 w, Z# q. E( R h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