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互联网巨头纷纷确立to B转型方向,随着产业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古老的云计算市场一夜之间变得热闹起来,我的行程也算是一个小小的缩影:5月28日,我专程前往北京参加UCloud优刻得在UCloud用户大会北京站大会,接着赶回广州参加5月30日百度智能云举办的智能物联网峰会。在此之前,规模盛大的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刚在昆明落下帷幕,腾讯云是主角。
' q3 n9 P* M- b1 X" F5 \# l/ p! N9 r1 k0 e0 u R$ I9 v* p; s
/ c! x5 m2 `5 B9 r$ Y2 Y0 s) [% I$ x+ l# b& ~4 ?$ d
在各路云计算玩家中,UCloud有一个特别的标签:中立,它强调自己是最大的中立云计算平台,事实上成为这一类云计算玩家中的“剩者”。在大会上,UCloud迎来品牌升级,启用中文名称“优刻得”的同时,发布“优刻得中立云,不和用户竞争的云”品牌标语,UCloud用户大会主题是:“中立安全、赋能产业”,不断强调“中立”的原因是:产业互联网云计算市场二次爆发,各路玩家蜂拥而至,UCloud最大优势就是“中立”,因为“中立”更安全,因为安全用户更放心。) Z. u" o; @5 N5 _
M2 K" c3 v# b+ U7 |2 p+ b
! A8 f8 I3 P2 v. S* B) W8 ]2 c g8 p- k5 r0 d- _ U) P' D1 ]0 V. k
9 T, L) n" l1 x6 o" L# S/ @
UCloud创始人兼CEO季昕华在演讲中表示UCloud专注云服务,不涉足用户业务,“中立安全”是UCloud赋能产业的核心理念。, X# @- g/ P7 P- K) O U
9 Z$ N" N; O& ~* Q. F. z* q* J7 k. w* u1 M) C7 e, p' u/ C
为什么UCloud强调“不和用户竞争”?: @$ u: C6 m- H }2 d" p
7 c4 ^3 g& G6 X# S
) W; F) U$ A5 X* q. @6 {9 n% l
会上,UCloud创始人兼CEO季昕华接受了罗超频道的专访,他将国外云计算玩家归纳成“九大方阵”:运营商、ITC公司、设备厂商、软件公司、互联网公司、创业公司、行业云、解决方案商、外企,经过多年的洗牌,现在做得好的是亚马逊、谷歌和微软三大寡头,都属于互联网公司,其中亚马逊市场份额占比过半,成为绝对的“王者”。; e" L- f# V- h) L( }
" d1 u& k" g7 C+ c- a7 X
9 h z7 V) q0 u
8 \5 z d2 n: @" Q
( M" q) N- o6 `* L- j
3 m8 b( H, q4 k
中国云计算市场相对分散,但阿里云遥遥领先是不争事实。4月24日,来自彭博社的消息显示,阿里云在亚太地区云计算市场份额已达19.6%,超过亚马逊和微软的总和。不过,在阿里云之外,玩家依然众多,如阿里云、腾讯云、中国电信、亚马逊AWS、百度智能云、UCloud、浪潮、华为等等。中国云计算玩家基本也属于“九大方阵”,UCloud则是另类:没有跟用户竞争的业务,不论是互联网、软件还是设备厂商,都不跟任何用户存在竞争关系。6 i2 p; Z5 V) v- ]
' n/ s; T+ E' ~$ B& r+ b T" L M J
“中立”成为UCloud的竞争优势。中立最大价值就是可以彻底消除客户的顾虑,巨头云计算基础是基于自有业务的计算资源冗余和技术能力分享,然而正是因为此会排斥掉一些客户,特别是对数据敏感的客户,如零售、金融企业。
. m0 A" l+ |0 C' s3 y3 D* v0 _8 z2 m
1 {6 h$ v2 m) M+ L, O" i1 Y; \& W% Y* u: @3 ?" x3 u
2017年,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明令禁止其技术供应商使用Amazon Web Services(AWS)云服务运行App,对于为什么有这个要求,沃尔玛直言不讳:“我们的供应商可以选择使用其他云服务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以及客户的需求。我们不希望最敏感的数据保存在竞争对手那,这并不奇怪。”不只是沃尔玛,很多大型零售商都远离AWS,虽然云计算巨头都在宣称永远不碰客户数据,然而这还是不能让有竞争关系的玩家放心。
4 L: O" W+ A) g# I/ K* m7 \2 y1 |8 l" g2 V; R7 T# J3 N- @7 R
$ b. b0 N" L3 G7 z( ^8 T
在巨头们的业务如八爪鱼一样渗透到各行各业后,与更多企业会出现更多竞争关系,焦虑在放大。不过,让企业直接拒绝互联网云服务不现实,而且云计算平台有自有业务的好处是可以在业务场景中锤炼技术,阿里云正是基于天猫双11这一极端场景的训练,实现技术能力的不断提升,阿里也已明确了All in Cloud,即未来1-2年,阿里旗下业务全部都要部署到公有云上,包括电商、新零售、生活服务、金融、物流、文娱、健康等等,规模更大、场景更复杂。6 J" e; p" b' _ a7 K, l
9 p* I4 f1 [$ M- X4 j
& s( [) t" u' P7 T( Z2 z7 b使用开展具体业务的云平台各有利弊,因此“多云战略”成为企业的普遍实践,企业将业务部署到不同云服务商,“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避免受制于人的同时降低数据风险。
# x% Y7 d7 ^: B B6 x$ z, G3 ^3 S: W; F' S* u/ v( C
8 L" P ?9 W+ ?8 j2 V5 U( n( y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立就成为一种独特价值,UCloud强调这一特性就不难理解。* d0 q6 G$ Z4 K! p" @0 s% Y% t
* I7 A* Q2 k" m' b3 X9 N$ q: `' P# j, ^# S
UCloud产业互联网的机与谋
0 N7 _" b* h: m& L1 ~3 Z) d: D2 G( k0 I
8 \8 b2 X" H" w7 u4 R; Y
百度在智能物联网峰会上提出“ABC+X”概念,ABC是AI、Big Data和Cloud,X是更多新技术,如5G、AIoT、边缘计算,以及更多即将爆发的技术。在ABC+X技术推动下,产业互联网正全面爆发,BATJ等互联网巨头均提出产业互联网战略,从to C向to C+to B转型。) Z; R$ I. ~) V
' F! O! Y9 j" F: `
+ [9 Y. @9 K. U. |+ K% }4 r产业互联网是一个宏大的概念,落地的关键棋子是云计算。
- ?' o2 |0 w: N; ]7 T/ d- l
1 S8 b) I+ P1 ^5 U! C 3 y4 h( G/ l1 A
" P2 U0 }- _: U2 n& z3 L7 y- \
6 x3 t! s4 C2 q) o( z1 N
}8 _# r: z! y g5 `产业互联网跟互联网+最大不同是,从产业基础设施上实现技术赋能,而云计算是技术输出的最佳形式;产业互联网要拓展各行各业的企业,云计算的客户资源是很好的基础,云平台在各行各业深耕多年,对行业和企业的痛点、现状和特性有深刻理解,基于此可以有的放矢地提供产业互联网方案;产业互联网也将驱动行业信息化,进而加速企业上云进程,做大云计算市场蛋糕。
9 C$ u3 g% p+ t4 ^$ M0 f2 S/ [, }4 Z5 d+ ?) h
7 T! |# o) Z/ F7 v产业互联网将重塑云计算格局,这对包括UCloud在内的所有云计算玩家来说都是新的机会。产业互联网概念出现后,各路云计算巨头加快了步伐,特别是百度、华为等曾经意兴阑珊的玩家也都喊出了战略布局的口号,亚马逊推出中国AWS也心有不甘地留下。
# F- P9 a9 e* L4 U4 C: \. `% o# t4 T" M$ E6 w2 g5 }
1 s) J" a# P1 M/ ?. N, n3 z
早在去年12月的UCloud用户大会上海站上,UCloud就表态:“随着以流量为中心的消费互联网,转入以价值为中心的产业互联网,云计算成为中国供给侧改革中最为核心的驱动力量。”2019年UCloud用户大会直接将“赋能产业”作为大会主题之一,其产业互联网野心跃然纸上。
" \ ]' a) J: S/ S
' m1 ~4 o8 n. I% ]
* j( K& V; j; y" U- H7 sUCloud针对产业升级数据化、互联网化和智能化的三个阶段,基于CBA(Cloud、Big data、AI)战略,布局全线云产品和安全屋可信数据流通平台、UAI人工智能赋能平台,帮助各行各业企业上云,其还针对智慧城市、智能互联汽车、智慧媒体、新零售、智慧教育、智慧金融、智能制造发布了行业解决方案,一些方案已在工业富联、湖南广电、亿咖通、格林深瞳等行业标杆的业务中应用。, f% d2 l: ?% h9 U2 h \
1 S4 F* c6 I2 e$ S% M$ P. |
( h- N! w, u0 }1 d9 A u2 N
产业互联网对UCloud来说是机会,也是挑战,云计算成了产业互联网的桥头堡,成为巨头们竞争的焦点,巨头们有大量的技术资源、研发资金、技术人才、业务场景、产业生态,相对于非巨头玩家而言有压倒性优势,从美国发展进程来看,云计算市场很容易因为规模效应而形成寡头格局。神仙打架、小鬼遭殃,在巨头大兵压境之下,UCloud如何自立?: y s0 F# u) X8 F3 T) S& A
+ X D3 C) {( X
% b" n, A5 a0 E2 j1 a2 Y" {季昕华在接受罗超频道专访时给出了答案。* C$ D- r- I4 j7 p# N w
4 N1 ?' ~9 P! s
$ b, t" e' J, e9 q6 w1 {首先,产业互联网市场规模非常大, 未来互联网80%的市场是产业互联网,背后的云计算蛋糕同样很大,不是任何一家巨头可以吃完的,多云战略成为终局,云计算一定是多家共存。9 Z8 m# l7 V! a7 j1 j& {7 t9 e
. {1 B. `2 f# C& w! k9 t
6 B9 X6 I0 _; g' `& z, y8 t. H其次,UCloud跟互联网巨头侧重点不同。“弯腰”心态是做产业互联网最重要的,摸清一个产业的想法、需求和痛点,才能吃透一个市场。UCloud专注于云,可以深入底层、产业、企业,甚至让研发人员与生产线工人同吃同喝,以理解产业需求,再将过去七年积累的,已经过大规模公有云验证的技术、产品和服务优势,输出到适合产业用户的全线云产品上。
) W8 A6 ?1 }9 I' b8 v( B
2 \! c1 [5 Y5 \5 m# Z% P; N
9 j0 r& O- p% E9 e* q8 A# I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中立性。UCloud不跟客户争夺价值,不做业务,客户更放心。UCloud自成立以来,就在与巨头的竞争中贴地成长,积累了扎实的行业定制化解决方案,逐步认识到“中立”才是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在产业互联网的爆发中,UCloud瞄准了一些特别的行业,比如对数据私密性要求高的智慧城市、智能互联汽车、智慧媒体、新零售、智慧教育、智慧金融、智能制造等产业。
! b+ k8 M1 N) { J
6 I, S% E9 i2 e9 x' d- x, }, R4 w1 R: u" |+ C2 T3 W
对于竞争,UCloud的心态非常好,季昕华对罗超频道表示,不论是产业互联网还是云计算市场,都需要更多玩家一起来推动传统企业上云,实现数字化、互联网化和智能化。谈到华为做云计算季昕华看到的更多不是压力而是振奋,他说有战略眼光的大企业进入,这证明了云计算市场的巨大价值,华为轮值总裁胡厚崑在朋友圈说的“小胜靠自己努力,大胜靠竞争对手”,被季昕华引用来表明对竞争的态度。
% h$ n t! c, y6 p% F5 I$ b
8 e4 M& `5 z# t/ a% z4 B" v8 q; P. d( O/ F! J/ m) K7 G: n0 q* Q- G
“+U合作伙伴计划”,弥补生态短板
6 m# Q' V& z6 u2 I7 G I( `6 S! B3 Y% L
- R* g: Q w, R相对于巨头而言,生态是UCloud的短板,但中立、聚焦和灵活却是其做生态的优势。4 V4 i6 o' p0 K0 q
1 L: W0 y% }3 X5 p3 O
3 T- ~9 F. y' M$ {! `
1 Z" i1 |( p! J2 R) Q& U3 i& u- \9 }在意识到“生态”是短板后,UCloud加速开放进程,构建生态。& _! u$ @+ i* y) F4 D
* |' r+ _. [: ?, ?6 M) j0 O) @# ?: l8 F
在用户大会上,UCloud公布了“+U合作伙伴计划”,将经过大规模验证的专有云、渠道云、合营云、海外云、UCloudStack私有云、数据安全屋、罗马、数据方舟等全线特色云产品、上万家优质企业客户资源、数百人的直销团队、解决方案及认证培训、覆盖全球的全套云基础设施开放出来,与产业链伙伴在各自环节高效协作,一起做出更多解决方案,满足产业互联网的海量市场空间和复杂业务形态。
9 J6 b+ i5 m* O* z# r& _
- D1 f0 V( P" n) \2 q7 W1 S. Q! w# ^
UCloud联合创始人兼COO华琨表示:0 ]3 B4 r! x. {/ C5 m
' M6 K/ W) l( g) H2 ]6 a2 S
5 p% Q$ P7 k6 T# H, `“UCloud坚持中立、纯粹做云,不做业务,不和用户竞争;不做应用类SaaS,不和合作伙伴竞争;天生被集成,将以云计算为基石和底座,全面聚能产业链各方力量,共同推动产业互联网的发展。”" V8 M) M9 p1 D" S9 C* S
# v$ K& h) R* ?, XUCloud可与行业ISV/系统集成商/硬件厂商合作开发行业解决方案;与运营商、大型企业合作“一站式”输出云能力;与硬件代理商、IT服务商合作云产品市场营销;与技术公司、软件厂商合作打造行业性PaaS平台;与孵化器、园区、投资机构合作扶持创新企业。目前,UCloud已经与中国移动、中航信、北京政务云等客户进行了深度合作。
2 X- c' k. D8 K% \/ Q( |
5 h4 x3 l5 w1 G4 c8 \# [5 f8 {6 m1 S x( c: ~2 E: e: i. u
华琨特别强调UCloud差异化的核心能力:“我们有一种业内稀缺的能力,可以很快地帮合作伙伴搭建一套大型公有云,而且相对门槛还最低。”除了专有云外,华琨还重点介绍了专有云的多种形式,比如渠道云,合作伙伴可以通过API直接连到UCloud数据中心和设备商,搭建一套自定义的云,也可以与UCloud合作,共同运营合营云。合作伙伴只需要一线的服务对接,后端从底层架构到运维管理,全都由UCloud负责。6 W' ^9 x! O- }9 t/ S# E, r, _" p
$ Z' s1 E L- N, h' s4 W
4 U# B5 G! ?5 C% M1 s% j6 ?6 G构建开放生态对UCloud意味着多重价值:
+ p0 C, R) |+ P: F# ~ i- A r# r) @, H1 s
, T( p W) ~7 v, q0 Z
2 j; p# t5 ~; O- 更好地抓住产业互联网趋势,正如前文所言,产业互联网链条特别长,不是一个玩家可以做好,也不是一个玩家可以通吃,产业链协同是趋势; t# w. ~( u8 s3 }! ?$ s
- 更好地拓展产业、企业和渠道资源;
4 @$ P' I. ~& G( k* X' H - 可以形成“各类合作伙伴+U”的云服务模式,换句话说,各种各样的云服务、云平台和云产品,都不一定要自己做,比如运营商可以做自己的云,但由UCloud提供技术,这是一种云的新商业模式。. m M& |8 r$ J; ^# X- u5 ~
1 i$ `# D. L/ m3 i$ S( p# @
& x- Y' I0 `' K V
云计算市场终局是什么?
+ w- W8 V2 p" K( V @' L ?5 O3 _9 J2 V' D
2 U& R( @2 ?+ o0 ]( `
2019年4月1日,UCloud在科创板上市的申请获上交所正式受理,招股书显示,2016年到2018年年间,营收分别为5.16亿元、8.4亿元和11.87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7亿元、7683.46万元和8032.33万元,成为公有云领域唯一一家实现盈利的公司。而全球云计算玩家中,只有亚马逊AWS做到这一点,从亚马逊AWS的轨迹来看,基于规模效应,云计算公司具备持续盈利的能力。
- {' V1 o5 p3 Y' z( N# M/ Q% s4 k
% W9 E/ m4 N! ~ @- P& o
7 E$ Y) c2 r: u( U9 D季昕华认为,产业互联网用户大多采用多云战略,未来市场上会有不止一家云计算玩家存在;但因为云计算的规模效应,注定不会有大量玩家,最终可能会有四五家公司存在。此前,UCloud能够在巨头激烈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且活得相对滋润,其对罗超频道复盘了四个原因:
$ B' e0 p1 C9 S: A3 K, K) s. ^1 U* J. k( J' y; G* r# S: m
: x7 o& j# ^, U; _& r9 Q
2 B% w5 P6 _" d% a R) q' p- 坚持中立,与用户和合作伙伴没有竞争,让企业放心把业务上云。" n, J" D# F# y$ t0 |) p R8 P t
- 产品围绕满足用户需求,做到更卓越的性能,更低的价格,如这次发布会上公布的“快杰”新一代云主机,以及其他SDN智能网关,安全屋大数据平台,数据方舟等创新产品。在云计算核心地带的核心产品领域进行创新,也是“应对”巨头的竞争之道。
6 x6 |: Z6 t$ a9 j! ^7 ^ - 好的服务品质。UCloud在业内首创了直销的模式,与用户面对面,深入了解用户的需求,并提供相应的服务;由“客户经理、解决方案架构师、技术支持”组成的铁三角团队,与90秒响应制度,使用户从售前方案制定、现场交付到售后运维,都放心的交给UCloud来服务;
) a: I2 f. a6 Z! W p( ]1 r; P) p9 k& G - 长期坚持研发投入。UCloud重视软硬件深度结合,本次大会发布了“快杰”新一代云主机、AnycastEIP全球加速与防海量DDoS攻击、智能网关SDN Box、Serverless系列等创新产品;UCloud也有布局全球基础设施,提供综合性的企业级云计算基础架构解决方案;UCloud还在5G、边缘计算、IoT、AI和工业互联等前言技术上布局,比如和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在5G领域紧密合作,率先进行了多项5G环境下的创新应用测试,探索5G边缘计算,布局边缘云数据中心、IoT平台、ODN平台。1 J5 g& C1 K+ o7 z0 @, ]/ b% `
2 B& D1 H: w3 ~ 9 m0 c4 Y7 I; u+ V
' V ]9 ?) r' P* i) a
# h# ?) @9 g1 H v0 j
6 x5 x Y1 ~. y: C9 B
曾经取得成功的经验,会决定企业未来的发展思维,UCloud在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中,同样将延续上述差异化的做法,UCloud将以“中立”立身,再以“弯腰”姿势贴地,对市场整体保持乐观,踏踏实实做事,积极建设自有生态,不惧巨头竞争。
5 D* _" c7 _/ b3 \$ A \' cEND ▼往期精彩回顾▼我们不再需要3Q大战!!
2 u8 G6 z& w, v7 t3 X6 a- I腾讯现实主义,阿里长期主义
$ X7 B; o6 U- t& S为什么996成为中国程序员永远的痛?7 F- E' `( d3 e: g8 ]- U- y
京东生鲜换帅,王敬对战侯毅
- x6 c I% L0 L去他的互联网创业风口手机公司陷入集体焦虑1 s3 ^! N' l3 o) ]
2018,字节跳动成为巨头
9 u/ `% } |) F1 E1 \: R3 Q$ h华为赶超三星% ^% }5 A2 O6 q" _. b9 R E E4 l
罗超频道,是中国第一批科技自媒体,关注中国科技创新、大公司、中概股、文娱内容产业、AIoT、新零售、新金融。是虎嗅网、36kr、钛媒体、百家号、新浪科技、网易号年度作者,读者覆盖人群1000万+,全平台订阅读者100万+,是多家权威媒体常邀采访嘉宾。
8 ^4 b+ z7 H# D0 I r4 q5 W
" g& A7 S$ }7 d9 }, I$ u
+ R$ w; [, B9 ], q转载/合作/社群联系个人微信:
7 ~4 W! ~& c5 H! Cluochaozhuli,请注明来意。 * v' ~( ^" _* t2 ?+ V; M3 B
$ f- h7 V: X2 d( |5 W* N* y; @& e$ F
来源:http://mp.weixin.qq.com/s?src=11×tamp=1559365204&ver=1641&signature=rZMPFoE306Xgob5koZv1wrjFhv3XDyrLnl48t-wO-anWGvM-Abvzvf6RX48OnsmLHPtvcQ27ZSPB*s7KMjLb3LaF0i*55eVWOHuGp-mCWqdsI3AU-ONeIbQ9Mc9a2LmP&new=1
& p8 v; T0 e! f2 d7 U. T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