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解振华获诺贝尔可持续发展特别贡献奖,他宣布捐出全部奖金0 |. o) W5 ~3 t2 j" c+ |
据生态环境部官网消息,当地时间2月21日,诺贝尔可持续发展基金会主席彼得·诺贝尔宣布, 将首届可持续发展特别贡献奖授予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以表彰他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可持续发展事业的巨大贡献。5 b+ ~) u/ {9 q; @0 J ^; u$ p% j
解振华视频出席颁奖仪式, 感谢基金会授予其世界可持续发展领域最高奖项,表示这项荣誉是对中国多年来在应对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领域所取得成就的肯定,更是对中国在推动全球环境治理进程中所做努力的认可。近几十年来,中国统筹推进发展、民生、减贫、环保等多重任务,用自身实践证明,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非但不会阻碍经济发展,反而能培育新的增长动能,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特别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点。中国愿同其他国家交流经验,共建全球生态文明。 $ o- S9 L& e; N/ L- c2 w& \
3 y; i( T& z9 K (图片来源:中国驻瑞典大使馆官网) 3 O" W- c, p; S# W+ T4 L& m
解振华呼吁全社会特别是青年人一同参与到绿色低碳的变革和创新中来,建立绿色低碳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还给子孙后代一个满载财富、生机盎然、海晏河清的地球。 愿继续尽己所能为可持续发展事业贡献力量,并宣布将把此次所获奖金全部捐赠给可持续发展公益事业。% Z+ @1 J( R+ n: z
中国驻瑞典大使崔爱民出席颁奖仪式。2 D, P5 J. n' w5 ]) K1 D; Z
据报道,诺贝尔可持续发展基金会于2007年由诺贝尔家族时任掌门人迈克尔·诺贝尔与其他三位家族成员在瑞士成立,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可持续发展理念,2022年设立可持续发展特别贡献奖。( B) n1 v& V* n% `4 J
公开信息显示,解振华出生于1949年11月,天津市人。197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91年获武汉大学环境法硕士学位。1982年起从事环境保护工作, 1993年以来先后担任国家环境保护局局长、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正部长级)。2015年3月任全国政协人资环委副主任,2015年4月任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后卸任。
$ X5 K9 E! F) m" e; ?7 ?$ _1 | 2021年2月,据生态环境部消息, 经中央批准,解振华同志担任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具体履职事务由生态环境部负责。 d) S. k$ w; o) V. [ W: ^
生态环境部介绍,解振华特使长期从事气候变化领域工作,曾担任中国政府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生态环境部气候变化事务顾问, 主持我国加入《巴黎协定》谈判。此次任命,体现了中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致力于与国际各方加强交流、携手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共同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治理体系。
|* R* I6 h% c) f y7 R 生态环境部专门成立了气候变化事务办公室,由生态环境部分管副部长兼任办公室主任,为特使履职提供支撑保障。外交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也提供很大支持。3 ^) Z C' K! V6 V( I' D
据报道,解振华2002年获得全球环境基金“全球环境领导奖”,2003年获联合国环境保护最高奖“联合国环境署笹川环境奖”及世界银行“绿色环境特别奖”,2009年获全球节能联盟“节能增效突出贡献奖”,2015年获世界自然基金“宜居星球领袖奖”,2017年获得“吕志和奖”。
9 E0 B" b3 e9 V 解振华多次在国际场合发声。
5 v9 N; H8 D( ]5 o# l2 A6 U5 _' v 据新华社报道,2021年10月,在英国格拉斯哥市苏格兰会展会议中心内举办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26)国际媒体记者会上,美联社记者突然发问, “打断一下,你能不能直接用英文回答问题?”
- @; a. j/ {. ]+ _! C& I+ y8 j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哈哈一笑,“不如你用中文提问。”( X3 \ h4 l; ]# Q
中国承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不光是说,而且在实实在在地做,不仅确定目标,还确定了相配套的政策措施、行动、投资,有时间表、路线图,说了我们就得做到,这才能真正体现行动力度。”解振华说。& h, O, K4 X1 c0 J
依照原计划,记者会召开时间为45分钟。而回答完最后一个记者问题时,记者会已进行了两个多小时。解振华笑着说:“大家问题都提完了,如果还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来找我,我们的大门是开着的。”
# }: M5 U# i- Y9 S “中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完全开放、公开透明,你们有什么问题尽管来谈,尽管来提。”他说。
9 F) U3 {, q( I0 c( C 资料来源: 新华社、生态环境部官网、 中国驻瑞典大使馆官网等
; M# p' w6 `- k2 B) F" _ 欢迎关注“政事儿”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