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k6 a6 ^3 T* l$ C1 l( ]4 A' x% L7 x4 \; o4 D4 i, P
2019、2020 两年是基金投资的大年,很多初学者都是这个时候冲进去的。但接下去的 2021、2022 两年进入了基金的小年,进去早的,回吐了不少收益,进去晚的,至今还套在高高的山岗上。
$ E2 z+ P* T: H% x# s那么,放长时间看,基金的期望值大概是多少呢?; O3 m: W0 \* V! P
9 x! G, g) b" D, b( a% i
- P) Y' [8 r- p9 a4 Y6 i1 Z E- ]( _ u
我们从 choice 中导出了所有的公募基金,截止到 2022 年 3 月 3 日,剔除后缀魏 BCDEF 的衍生基金后,依然有 10783 只之多。从所有基金的长期年化收益率来看,2.67% 的收益率太残酷,但却是一个很现实的数字。
e: q" ~3 [! D- h% ?4 \如果担心有些品种的短期数据的影响,那我们看近 5 年收益率这个数据,所有基金的平均值是 42.62%,对应的年化收益率是 6.13%,虽然比长期年化收益率要好很多,但依然是一个不高的数字。
, g5 v# U, f3 y6 O4 c为什么 5 年的年化收益率 6.13%,而长期年化收益率才 2.67?我查了一下明细,在 10783 只基金中,没有近 5 年净值增长率数据的基金高达 6819 只,比率高达 63.24%,也就是说 63.24% 的基金是最近 5 年里成立的,最近 3 年的净值增长率平均是 19.74%,年化收益率是 6.19%,基本接近 5 年的年化,而最近 2 年净值增长率是 -3.27%,显然是最近 2 年里成立的基金做了负贡献,而最近 2 年里新成立的基金有 3769 只,比例也有 34.95%。
- {3 |# s6 m' ^: H- b所以看最近 5 年的年化收益率 6.13%,基本上是一个整个公募基金长期能获得的收益率,况且在 A 股 5 年基本上横跨了一个牛熊周期了。5 }7 ]" |4 M% V a
分类看,5 年累计收益率超过 60% 的基金只有 4 类:灵活配置型,累计 60.51%,年化 9.93%;偏股混合型,累计 66.08%,年化 10.68%;平衡混合型,累计 60.78%,年化 9.96%;普通股票型,年化 77.35%,年化 12.14%。4 种类型全部是权益类的基金,即使是偏债混合型,5 年累计只有 32.47%,年化 5.78%,也远远低于其他 4 种权益类基金。7 \2 W2 P" R4 x
我们再看看指数类的基金,被动指数型,已经剔除了其中的债券基金,5 年累计也只有 23.77%,年化 4.36%。增强指数型,5 年累计 36.72%,年化 6.46%,都明显弱于以上 4 种权益类基金。! m& o ?; N& Y% T9 D3 n9 p
作为对比,沪深 300 指数 5 年来上涨了 2.84%,中证 500 上涨了 5.51%,中证 1000 上涨了 5.05%。考虑到上述指数是不含分红的价格指数,加上分红后被动指数型的 5 年累计平均 23.77%,基本和市场指数持平,而增强指数型明显好于指数。
/ |* J9 n. l) U1 L# R Y, t! B5 k6 J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即使增强指数型,作为整体来说,5 年来依然跑输灵活配置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普通股票型等 4 种权益卡的主动基金。说明了在 A 股市场长期存在的阿尔法收益的机会,中国 A 股的主动型基金,从整体上说,从长期说,确实提供了阿尔法收益,也就是超额收益。- C. w4 l- N E) y7 g9 ^
其中的原因,最主要的还是两个,一个是 A 股的市场波动大,第二个是散户的无效操作多。正是因为这两个原因,导致了主动基金能长期跑赢市场。 r8 R3 q7 B( m# m* s j' w
所以我们不要把眼光放在基金公司赚了我们多少钱,而是看看哪种品种,哪种投资方法,自己能赚更多的钱。
- L+ }9 R/ z' O上述的数据都是按照算术平均值计算的,如果有人担心个别的异常数据的影响,下面按照中位数计算的,数据虽然略有不同,但不影响结论。最后一行的可转债基金,是单独统计的,本来混在债券基金中,5 年的长期收益率也接近权益类基金。2 | F/ X; g% \# a
- q3 q2 E( o( e2 P. T" m3 s3 y5 d+ L! y
0 q: E) G$ r: W- d0 M. ~: k% Y9 m1 X
明细链接 : 网页链接 提取码 : dexk; e6 v' Y6 `- y: F- y" Q h
/xz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