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旁观了两眼就敢做手术?女子自学医美,手术致人8级伤残!
' E8 P- R- ~; s$ ?1 d" A$ R) w% s0 m; i 本文转自【江苏新闻】;1 G8 ~: V; e4 {7 E- U$ ?. B3 u+ y5 ~
" X$ q+ M2 Q* |2 \
近年来,医美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催生了虚假宣传、非法行医等乱象。自2022年9月起,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最高人民法院等11个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医疗美容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今年“3·15”前夕,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多起典型案例。 & x7 K7 Y: H6 c$ m
非法行医致人八级伤残
+ I. [. G9 ^" |# T2 ]/ m “黑医美”被判刑
( j4 S8 Q7 @' p9 @% h+ d 主审法官:有没有取得医师资格证书或者医疗执业证书?
# [7 d1 C3 [% D8 L- Q t$ a0 D5 P 被告人陈某:没有,都没有。
/ g9 |' F* ^1 O- K8 W5 b( {& c" m, t 主审法官:有没有去专业院校或者医院学过技术?) o1 f8 l5 E0 C' }3 P
被告人陈某:没有。
7 t' z- w& I$ x- c 这是2022年8月15日,无锡市新吴区人民法院审判法庭上的一幕。
1 N0 }3 d. J0 f T y: j) o 法院经审理查明,被告人陈某于2018年进入某医美机构担任业务员,期间,因偶然旁观过提眉、祛眼袋等手术,便认为这项手术很简单,自己也可以模仿、操作。
4 I* _3 ~3 v, X 于是,陈某在没有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情况下,通过微信朋友圈招揽顾客,非法为他人实施提眉、祛眼袋手术。
4 a ]) ~9 f1 G 3 O1 x3 H7 T: V& y" s9 s+ x( j) E
陈某的代理律师顾俊杰表示:“陈某完全没有意识到手术的医疗风险,而且对自己没有取得医生执业资格就进行手术的法律后果,也完全没有认知。”
. p8 p) ~: w T- N+ W9 J+ S: u 被害人黄女士支付了3500元,于2019年12月7日在某酒店客房内,接受了陈某实施的提眉、祛眼袋手术,结果导致左眼视神经萎缩、无光感。经鉴定,黄女士左眼损伤程度为重伤二级,盲目评定为八级伤残。
) m3 D+ n4 n7 u; ^$ n. { v) V2 g8 v' z% k
根据我国《医疗美容项目分级管理目录》规定,提眉、祛眼袋手术属于美容外科一级手术,具有损伤性、侵入性,属于医疗行为。负责实施医疗美容项目的主诊医师,应具有执业医师资格并有相关的临床学科经历。
6 R$ j, ~5 a8 B/ k1 J& N
; R6 I: R, q( C- e4 D 无锡市新吴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孙森表示:“被告人陈某没有取得医师执业资格,造成被害人重伤二级、伤残等级达到了八级的严重后果,属于情节严重,应当以非法行医罪追究刑事责任。”
+ n3 u: T0 z1 \2 I- X* p4 Y
2 i# K2 @7 o# j3 G 法院以非法行医罪,判处陈某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两年。目前,判决已经生效。
r& l, r+ D- U" u( J" P 隆鼻假体被“调包”% s% M7 f! f3 b& T% I
医美机构被判退一赔三+ g b* i' E$ h3 p
2022年1月,王女士付款28000元,接受了无锡某医美机构实施的假体隆鼻术。术后,王女士认为鼻头不正,鼻孔大小不一,与医美机构产生纠纷。 1 b! x% n4 S# S' F5 u, N6 q) J
在协商有关赔偿事宜时,王女士意外发现,手术记录单上记载的隆鼻假体并不是自己购买的品牌。 2 r. b! t; W# w1 D! p. U: d
+ w4 n) j$ w/ r2 r1 s9 b0 p [ N 王女士将医美机构起诉到法院,认为医美机构构成消费欺诈,应退一赔三。
4 `, C- k+ m9 Y. j, L 无锡市梁溪区人民法院员额法官方玉宝表示,法院以收据作为判断合同内容的主要依据,收据上写的假体的牌子,和后面手术时用的不一样。
j! w% y7 @ O; O
) t* o% y+ K: B$ c “被告的行为构成欺诈,因为在手术之前和之后都没有主动跟原告说用了什么假体,也没有征得原告的同意。”法官方玉宝说。
% D) L% h# k# I0 s) Y7 e, }, A. l
: ^, j4 d( ?, E7 h7 P: X1 }7 Z 2022年9月9日,法院判决医美机构退还隆鼻假体的费用,并承担三倍赔偿金,共计31200元。目前,判决已生效,王女士也在其他医院取出了隆鼻假体。
; f1 E0 Q1 L: k; `9 ]% D' R 自称“丰胸老师”实施诈骗; g7 ]- Y, E) |" o0 {) }+ g
主犯被判11年3个月5 V s V/ s9 K; [- g4 O0 L& L0 G. B# y
“我知道自己错了,我认罪认罚。”2022年10月31日,在无锡市梁溪区人民法院审判法庭上,被告人张某艳悔不当初,泣不成声。
; e7 b+ e/ C `/ v- L4 G! ]/ u, K 0 z1 n. H2 Q( D0 ` G7 @
她自称为丰胸老师,和同伙卢某江、欧某燕一起,通过发布虚假丰胸广告、提供虚假问诊报告,使用既定话术等方式,诱骗被害人购买所谓的胸贴、精油、蛋白粉等丰胸产品。 5 k A2 E' ^7 r5 n: g
; ^8 R7 Q4 @. u3 [
无锡市梁溪区人民法院刑庭庭长王学军介绍:“这些被告人收到被害人的相关照片后,在电脑上进行PS等简单制作,制作诊断书再发给被害人。被害人一看好像很正宗的样子,就相信了他们。他们就推广自己的产品,也就是所谓的套餐,说这个套餐用了之后能保证达到什么效果。被害人相信了,以几十倍上百倍的价格,购买他们低价购进的普通的保健食品。”据悉,这些产品进价从6元至80元不等,卖出去的竟能高达3288元。 8 p- K1 v, y" I6 A/ O+ z0 f
9 {" U( d5 ~! Z/ X* E! f 被害人张女士在发送胸部照片后,共支付了3615元购买产品。发现丰胸无效,张女士选择报警求助,使得骗局曝光。 1 I* q5 t2 Y$ c( K0 l: \
: T3 U) L- i% q6 c9 X9 V' ~( ` 法院经审理认为,三名被告人诈骗他人钱财,数额特别巨大。2022年12月6日,法院以诈骗罪判处卢某江有期徒刑11年3个月,欧某燕有期徒刑7年9个月,张某艳有期徒刑7年8个月,并责令三人退赔所有赃款。
( Y# e9 N# E6 o# o4 E! {$ d& [+ m/ U 有奖互动
1 K$ }+ b5 j, b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陈渝娜 郭瑞 郭奉铭 许薇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