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尽全力,颗粒无收,憋不出来是真难受!便秘的痛苦,想必每个人都体验过。
2 O( l# k9 N) U( y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生活节奏加快及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慢性便秘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现代人健康的 " 隐形杀手 ",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与精神状态。据调查结果显示:慢性便秘的患病率在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中为 15%~20%,84 岁及以上可达 20.0%~37.3%,在接受长期照护的老年人中甚至高达 80%。! x% @% F3 b( S/ L7 b# u/ j
3 月 28 日是第 10 个 " 中国便秘日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消化内科詹程胹主任中医师来跟大家聊聊 " 便秘 ",这件说不出口的烦心事。
% n' S% w: g: x1 e1 ~$ D' u# @3 z
. `3 O* |4 _+ U' q! n2 M& R/ M+ M
! L9 \1 Y. S m5 e k% n% q8 | y
便秘是一种或是一组症状,表现为排便困难或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出困难、排便不尽感、肛门直肠堵塞感、排便费时和需辅助排便等。
& \, P* N2 @) p4 j便秘可分为原发性便秘和继发性便秘。原发性便秘是指结直肠和肛门功能性疾病引起的便秘,继发性便秘是指器质性疾病或药物引起的便秘,便秘会加重心脑血管疾病," 粪石性 " 肠梗阻,肠壁溃疡、肠穿孔,诱发憩室病和憩室炎,诱发或加重痔疮、直肠脱垂,增加结肠癌风险,诱发或加重腹壁疝,结肠黑变病,精神心理障碍……
9 ?6 s A2 l2 U导致便秘的雷区
) M# r$ d" M, I3 N9 r$ j你中招了几个?
$ _4 O% R* a% b+ J0 E每日饮水量不足,肠道内水分减少,可造成粪便干结及粪便量减少而发生便秘。偏食或老年人由于咀嚼功能减退,饮食过于精细,膳食纤维素摄入不足,对肠壁的刺激减少,进而影响结肠传输时间、肠蠕动频率及粪便量;
6 ]) X1 f" d, q% j长期缺乏运动,会导致肠道蠕动功能减退,粪便在肠道内滞留时间过长,过多的水分被吸收,导致大便干结,诱发活加重便秘。同时,运动减少会导致腹肌萎缩、肌力降低,屏气乏力,也不利于排便;( P+ k/ v2 {. y$ ~( `7 |
现代人几乎去卫生间都会带着手机,在上厕所时刷视频,难免分心,会增加排便时间,日积月累就会导致便秘;
, K" y L" n8 [如今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工作紧张或是过度疲劳容易造成神经功能混乱,抑制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导致消化不良。- f, S$ z0 |' u: I2 s/ t/ |% z9 J
9 a* o' _# M$ p1 }7 I
" C- ?4 I; k8 a, S! g
; W& @6 u. I7 c
学会这些方法4 J) V. h- F7 D1 N0 r( s
可有效改善便秘2 G$ ?# x0 ?( @3 _
1、喝足够的水,多吃纤维果蔬: R! B" \, C- O
养成定时和主动饮水的习惯,不要在感到口渴时才饮水,每天的饮水量以 1500~1700ml 为宜,每次 50~100ml,推荐饮用温开水或淡茶水;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纤维素能提高粪便的含水量,通过增加粪便的容积来改善便秘症状。! G& H/ u% v" m+ t3 o$ \& Y
2、坚持适当锻炼! W1 X9 f T" C: P* s
定期运动可使肠道肌肉有力,肠蠕动能力增强。久坐的办公一族也要有意识地多站起来走动,提肛运动是个不错的选择。老年人可选择散步、拳操等多种形式,以安全、不感觉劳累为原则。
" T% n3 J' d, W& {* c, W1 i3、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4 ^/ O8 L# z8 W/ D2 O5 X! M8 L/ k在晨起和餐后两小时如厕,此时结肠推进动作较为活跃,易于排便,可尝试到点检查排便,形成排便生物钟反馈;排便时应集中注意力,不要看手机,坐马桶时可以在脚下垫个矮凳,上身微前倾以增加腹壁压力,有利于促进排便。
( G* ? d0 N) b) K3 t若长期便秘
e5 W v2 g0 ^" N+ Y: v建议及时就医
+ n3 A) ?* O1 E9 K/ d7 Z5 m中医认为,人饮食入于胃,经脾胃运化,水谷精微为身体所受用,而其剩下之糟粕由大肠传导而出,其中糟粕即为大便。如脾胃运化功能康健,大肠传导如常,则大便自然通畅。
5 G. x4 ^; ?7 G( F( P: P% u正如《黄帝内经 · 素问》中所言 :" 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 "。老年人常因病程迁延以及滥用泻药后,易伤中气,气虚无力推动肠运,故见便秘,治疗上宜补气健脾为主,具体仍需辩证、辨病而治。
/ p7 n- \" L; G) a" i詹程胹主任中医师提醒,如长期便秘已导致身体严重不适,应及时咨询专业医生。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设有中医护理门诊,如推拿、耳穴压豆、穴位贴敷、贴敷疗法、脐灸等治疗可改善便秘。
. E; i+ {/ X6 }, N若您的 " 便秘 " 存在便血或粪隐血试验阳性、贫血、食欲、体重变化、腹部包块等情况,亦或是有结直肠息肉和结直肠癌、炎症性肠病等肠道疾病家族史,建议进行大肠镜等检查。' ?6 ]; }/ a) J
来源 | 钱江晚报/ j5 t3 I* H# B# Z: j' M# K' z
责编 | 李各力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