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几年, 贵州成为最炽手可热的网红旅游目的地,打卡的人越来越多……然而却很少有人能够了解这片处处连绵大山,自古因交通不便,每个小村落都保留并发展出的迥异文化、节日、习俗…的奇幻之地。最近,小编在贵州赤水度假,为了领略赤水的奇妙,把酒店定在了古川黔交通要塞--丙安古城,经过11天的接触,总算对这座贵州四大古镇之最mini古镇丙安有了一丝丝了解。
3 f' m( G' J" C* ^# J# `( w" R( n" \ : H% t* u4 n" v( n/ z/ a( L
今天,抛开丙安古镇的传奇的“明清建筑与历史的活化石”,抛开川盐入黔,抛开葫芦街为什么没有“葫芦庙”的红学臆想,抛开耿飚将军可歌可泣的一生,抛开旅游攻略里整整齐齐的日程安排,小编带你5步走近这座mini古镇的“另类”老灵魂:8 F2 e$ J3 I9 \

( Y6 ?0 t5 @7 F _0 p( y7 L a0 @. {0 _8 x0 Q& [6 l
3 h/ [/ ~6 M9 o" `7 r1、喝1元大碗茶,搓把清晨麻将
! w9 c/ p S+ }. ?: J* b1 }3 M
7 Z e; |5 @$ c0 O8 R每月阴历3、6、9、13、16、19、23、26、29这9天,
4 P4 W& N0 b0 u" T8 R
6 M$ r* ^ H* A9 T4 N1 g3 H5 }( F {从清晨5点开始,古镇便会自动切换到另一个时空,一座平日你看不见的“古寨”出现了:
* c8 a! i; i4 c; Q: M* y
$ [: l; A; F7 h" K: }( G7 i背着箩筐,装着果蔬、肉、油盐酱醋茶、药材、日用品……的临村老乡会从四面八方赶来,到古镇“大集”。% P9 C% m, ~, l* r: D1 V+ G9 n2 I
) t8 m% W) O7 S8 m/ K2 b
7 q9 ?9 s* g8 \" a
9 j, T2 m8 ?+ z: `1 i/ _
除了主街,平日空寂的小道,被门板扣得严丝合缝的无招牌茶馆、食肆、小摊铺按着历来的规矩也纷纷按点营业了。
% y* j( J S9 L3 H" z - C* y" u- \( x
早餐店5点开张、果蔬摊6点出街、小卖部7点开门……) d7 b' E- h' M- G4 }/ i, S, z% x' ?
0 A. q7 }$ p5 ^+ M: d- t
这一天,除了能在古镇吃到平时吃不到的油条豆浆,还能只花1元,就尝到用大碗乘着的本地的野生茶。& q/ \5 Z+ d$ A' r
! B* N5 U# o; y: a
有的茶馆,还兼顾别的营生,如卖早点、卖烟酒……
2 N6 O7 a: j, A# l
/ S& \/ I( K; w8 h! \6 K
. O0 l2 k4 D$ R2 H7 f, z有的茶馆,更像是棋牌室、麻将馆,进去的客人彼此相熟,搓着麻、打着牌,有说有笑,若你能跟老乡迅速混熟,说不定还可以一起喝茶、搓麻。
9 K' N: C, B! Q. s . p( X; d8 L t9 y* l
, P. \! @, a5 C/ D0 S1 d F/ K
' K8 r) o4 }2 g& z7 D* z/ Z. O
丙安人记性特别好,他们说,“只要是来丙安赶过2-3次大集的乡亲,我们是彼此认得的。”: k0 U* ]: [2 K" c8 o3 {$ T
2、瀑布人家拜佛 用“艺术”大片记录岁月的味道
. s2 u; Y& ^8 m5 O# U$ O! n) T( D# s" g: w: m1 m
赶完了大集,逛罢了小镇子,不如向当地的老乡打探一下“有寺庙的瀑布人家”。/ u$ K4 x# L& ~) q- A: ^8 {# U" h
: Q- R$ W2 w' o* _ n( {
9 v6 t7 F! I3 N' s1 Z* C2 z
在距离古镇不过10分钟车程的山间,有2户人家生活在瀑布水帘后的崖洞,据说在赤水,瀑布水帘后住着人家很常见,但这家有点特别,家中有庙,除了能在家里的各个角落观瀑,还能天天烧香拜神!到了拜神的日子,信奉此庙中所供之神的乡亲,会不远万里赶来膜拜。
$ B3 p: ~* V7 R( K+ A0 o
) J/ w6 V, {# Q F- l7 h据说,这里原来住着5户人家,山中生活多有不便,其中3家还是搬去了镇子,另外2户人家我们去的时候倒是没有遇到,环视四周,居家陈设古朴,布满了岁月的味道,随手拍一拍,皆是生活,皆是故事!8 f% q. u$ ^- D) r
$ }, C3 o. R# m, ]6 i# N
+ B( D! k7 O& P j2 v7 p5 G* V

) P/ H+ y3 W$ j7 v" B( }! N, }如果此地,临近北京,想必无数艺术青年早就在此记录了……' V( k" B5 j. s% T/ _7 E4 Q
3、早餐吃什么?去红军小学附近吃个“夜市”大排档吧9 a! j! f' v, G0 u
% y+ p" ^' o3 U7 q4 d
古镇有个红军小学,听说他们学校开设打快板和编草鞋的课程,有兴趣的可以抓一个红军小学的孩子聊聊快板,或者索性一起撸个串唠唠于谦。( p) Q- d M3 g B9 b3 H& [* b
; k. [7 k& b2 F4 i l

) n3 T" z0 b \; B' e7 X' _: Y在红军小学附近有一片扶贫小吃街,和常见的小学附近的小食街不大一样,没有辣条、浪味仙、糖果,它更像“夜市“,烧烤是主打,早上8点营业至下午4点,早上就吃烧烤?是不是有点另类?
- E1 i( i4 u8 z/ s, f) G: @9 ?
8 H ~7 T! B9 b1 V" C; F我最喜欢小吃街尽头的那家烤豆腐店,由一位可爱的老奶奶经营,当地人推荐我去吃的时候,说她上过央视,在本地开了10余年,是本地最好吃的烤豆腐摊子了。我第一次去吃的时候,问老奶奶,您上过央视啊?问了几遍她都没听懂。点烤豆腐嘱咐老奶奶不要给我加香葱,怕她听不懂我讲话,做了手势,老人家记性可真好,我去第二次的时候,竟然还记得。
, P. t% c7 h% Z0 [* `* X+ ^0 | 7 t t, r2 J; k/ M' E9 ~* t
老奶奶除了卖烧烤,还卖凉面,在赤水吃了无数家的凉面,还是觉得她家的最合我口。) Q' p5 K/ ^& c0 e( H2 Q6 _- }

- K) }6 v1 H8 v" X' ], O7 l$ m老奶奶家的隔壁,有一家卖消暑小食的铺子,味道也不错,如果想一口气试遍当地的消暑小食“凉虾”、“冰粉”、“黑冰粉”、“凉糕”……可以跟老板说想每样都尝尝—她会特别贴心的给你来份儿“大团结”9 S' P2 x5 W6 k0 \' ~' g
! l$ ]3 G" k- D4 g
也可以选择几类自己想尝试的品类mix,当地人吃甜口重,如果你正在抗糖,建议提前提醒老板少糖或无糖,如果不开车,推荐让老板在冰粉里帮你多加酒糟,提升味觉层次神器,吃出小惊艳!$ I) j- ]3 c- R1 k
p.s.:赤水的水好,所以来赤水一定要尝尝豆腐,如果不爱吃烧烤,可以跟老乡打听打听丙安最好吃的那家豆花店,因为她家只有大集才开门,所以没牌子…
" [4 A% K9 J1 ^ a# B4、走一走“无基”双龙桥 与谁相遇?7 s7 \3 U5 S4 f$ a" ^: m2 V
4 v9 H% V% ]6 f* a+ K" E
丙安古镇古称“丙滩场”,地处赤水河河流湍急乱石丛生的大险滩丙滩一带,是川盐进黔的必经要塞,商船经此,必须卸下货物,由纤夫将空船沿纤道拉上丙滩,才可继续下面的路程。
! `" h9 }1 L: J* }丙安古镇原是个寨子,按寨子的规制,应有3座城门,不过不知道为何这里曾有4座城门,现存2座,分别为东门-东华门,西门-太平门。
1 y# J; y# _7 N }: A8 ^/ C- h
1 ?7 ~1 o1 n; M, m$ m# `! W3 o6 [% r" Y1 F沿东华门走下石梯,有一座建于清代的双龙桥,此桥并无基,靠着重力产生的压力获得河床的静摩擦力稳住桥墩而不被冲走,据说在丙安周围的大桥、公路修建前,双龙桥连通国道,往来行人车辆如织,很难想象当时的热闹场景… …0 Z1 I7 t. i4 j2 b' O1 n4 C6 J b7 `
路,是相遇的记忆,走过双龙桥,就会与丙安古镇大名鼎鼎的 “丙安纤道”相遇了!* Z$ E* u) j7 i

5 X3 d, p9 I, e4 f% c8 L想想如果古代没有这条纤道,盐就运不进黔,古贵州人民没盐吃,在山里披着一头头白发的白毛女白毛男…也是相当可怕!
5 t9 e0 c6 `/ b; S不过,沿着纤道可以走到哪儿呢?你会与谁相遇呢?3 G. _5 }4 [& k! {/ v
留给你选择,探索or不探索。
. A! y9 T+ K$ o" N9 X5 z' m- n5、住一住“袍哥”的家宅 镀一镀向往的生活5 R* V* j) J2 P( m. i8 h! y
3 u% A3 o1 o( c. ~! x/ ?
丙安古镇里只有2家客栈,都是明清老宅新修,一家叫木崖子,青旅风;一家叫大顺店,设计师风。这俩家店的主理人,是来自北京的一户人家。% \2 {6 w/ [8 n P5 T0 w

1 k8 U. R* S9 ^2 z1 W+ e最奇怪是,在丙安古镇内住,总被准备投宿的人抓住咨询,这2家客栈,哪一家是网红开的?总不知道怎么回答。一主理人好像不是网红,二这两家店都是人家在运营。
! S% B: k7 _$ J% Y. ~7 h 8 q0 |/ @7 O$ a+ d x+ }9 X8 u
但毋庸置疑,大顺店在本地,自古就是家“网”红店。
: @& H3 R" S) H8 m6 p1 h6 u " ]. E k+ A2 b- u* W' J7 l1 W/ {# Z
大顺店临东华门,是曾经丙安“袍哥”的家宅--简单理解,就是“丙安寨”寨主家,为了过往商人的便利,在自家开设“驿站”起名大顺店,以供南来北往的背夫、纤夫、商贾…歇脚、喝茶、夜宿;民国初年,丙安起了场大火,大顺店及半条葫芦街都叫烧了,火因不详,可喜是寨主人品不错,得到八方支援,重修了大顺店,借着大顺店的营生挣银子,又慢慢帮邻里把房子盖了起来! 红军四渡赤水,整个丙安都是红军的驻地,所以在丙安古镇看到四处贴着的“红军驻地”牌子不要惊讶,古镇那么小……大顺店自然也住过高级将领了。# P* g ~ A0 m# R& S& x# h6 ?

" k6 E' r- c& o7 L( O$ c所以,现在住在这间曾是寨主的家宅、供客的驿站、灰飞的烟尘、红军的驻地,设计师新修的老宅,是什么样的体验呢?
* D" c3 `) K/ u2 _ 4 R2 U2 g! W% i4 c6 w8 w& s- _
我看到的只有自由自在,老北京人看淡历史的浓厚理所当然过向往的生活的模样:没有愁容的孩子、娴熟温婉的妻子、大男孩脾气的丈夫,来往有礼又质朴的邻里,养花种草、盘弄古玩、读书观影、游山戏水……
# o. d+ X; F5 q5 d; T: t
" R, k8 l- r8 b% \; U4 }# f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6697922285031916046/
; ^0 Q( y3 `7 I5 {8 v(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