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2月底,陈涛送外卖的电动车。受访者供图
' A; [% H: r" e$ V( B
$ L. S" m5 _3 r7 C8 G9 E% k6 K' @中青报·中青网4月21日消息,4月10日晚,经过近3个小时的飞行,陈涛落地距离北京1800多公里之外的成都。他随身的背包里,装着简单的衣物和一台笔记本电脑。
; L8 x# \$ B- w7 H时隔3年,回到老家,他的心情远没有自己的行李那样轻松。4 K4 _% |7 \. n! d2 A& k; U. }9 |* ]
当时35岁的陈涛,是一家创业公司的合伙人,在旁人看来前途光明、未来可期。如今,38岁的他,创业失败,去年年底成为“闪送员陈师傅”,因一条对自身境遇的吐槽视频而火遍全网。: V$ [" A8 H1 L8 ]2 I6 E4 ^
这一次,他鼓足勇气回到成都,是为了找工作和看亲戚朋友,也给自己的未来找个合适的落脚处。2 d( E( a# x2 Q5 L
“年轻气盛的时候,以为自己能干出一番事业。” 25岁那年,陈涛从四川大学哲学系硕士毕业,来到北京从事媒体工作。2019年,他决定“自己出来干”,与别人合伙成立了一家小型公司。3 F D7 ]& i5 w8 e/ J. X
由于公司效益不佳,2022年,陈涛选择离开,开始另谋出路。他发现干外卖“配送单价贵而且单量巨大”,于是租了一个电动车,“晚上跑单、早上写稿看书”“一个月能赚四五千元”。同时,陈涛一直在投简历,但始终没有找到心仪的工作。
4 Y) \8 m+ _. X! ^+ S' P% @- R其实,陈涛并不排斥做外卖员这份工作,反而觉得更开心,在他眼中,夜晚的北京“车很少、吹着风,跑起来有一种自由飞翔的感觉。”8 X+ u. V& N) M! D) P7 v" ~% V
今年以来,陈涛发现,送外卖的单量减少了,赚的钱也少了。“家里人不满,房东在催我房租,所有的事情都积压在一起……”3月26日,陈涛发布了一条视频,崩溃诉说自己作为川大哲学硕士,失业半年还没找到工作。他原本只是“想宣泄一下情绪”,没想到引发了全网关注。9 g& w# m8 E5 \; ~# `) E6 {
开始,陈涛有些紧张,给大学导师打去电话,“怕给学校丢脸。”他坦言自己“不是一个好例子”,希望学弟学妹能比他强。, r' x a0 w% G O2 U' l0 Q
在他感到无助的时候,家人和朋友并没有看他笑话,“很多亲戚刷到了视频,他们都在鼓励我。”陈涛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家人们没有瞧不起我,反而认为这是一个让我回成都的机会。”' B8 s8 h" L' T. r, Z
陈涛说,自己以前很“犟”,毕业时,听不进家人的意见,这几年一直在外漂着。$ b, i2 w2 D4 d: Q6 G/ @4 }6 Q
视频爆火后,他收到了一些工作邀约。综合考量之下,他更有兴趣去成都一个朋友的公司做纪录片编导。而他理想的工作是去民办大学当老师。目前,他已向多所民办高校投出简历。! x8 }8 G/ B' x. a1 ]
4月11日,陈涛来到母校四川大学。他兴奋地拍了一条短视频,写上“爱川大”的文字。视频里,他躺倒在操场草坪上,开心地感到“年轻了10岁”。2 v7 e N, _- T# N+ F
陈涛观察发现,北京和成都地铁高峰期人都很多,但大家的状态有所不同。“在北京,就算你挤不上去,也得硬挤;在成都,要是挤不上去,就算了。”他感慨说,“这段时间的经历,让我能够不断地寻找自我,认清自己的定位,并且和社会的需求相适应,这是尤为重要的。”' l" o+ D, G" W9 f
作为哲学硕士,陈涛时常对他这一段时间来的经历进行反思。他解剖自己说,有时不敢面对自身问题和性格中的缺陷,“有时候太过自我,有时候不知天高地厚”。
/ I9 |: c4 b; E1 i2 {1 K& `陈涛准备在成都静下心来,寻找新的机会。这几天,他还会回到北京,与朋友们告别,收拾好自己“特别多”的行李,结束近13年的北漂生活。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