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北京“八大春”之一“东亚春”恢复多道“宴请菜单”名菜- r8 q# I: u. X) t1 j0 p
5月8日,新京报记者获悉,曾经的北京“八大春”之一、经营粤菜的老字号东亚春,在一度消失之后重新回归。当年的“宴请菜单”在结合了传统技法和现代创新后,将有望逐一恢复,呈现在食客餐桌上。 7 F& k: s" R) Y
民国时期粤菜名店 位列“八大春”
" t: s" q# F5 [# @9 q 根据资料记载,东亚春是民国时期北京著名的粤菜餐馆。因为当时北洋政府的官员很多来自南方省份,平时用餐及宴请都有食用家乡菜的需求。北洋政府的机关衙门多设在西长安街附近,所以西长安街一带开设了不少南方菜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十二家店名带有“春”字的饭馆,被称为“西长安街十二春”,东亚春就是其中之一。后来为了与“八大堂”“八大楼”“八大居”等对应,选取其中八家并称为“八大春”,东亚春也在其列。 3 K. q# l8 M$ ?! ?0 N; T
东亚春老字号品牌传承人党峻曦介绍,“西长安街十二春”包括淮扬菜、浙菜、粤菜、川菜等,其中多数为淮扬菜馆,最有名的有淮扬春、同春园等,东亚春则是粤菜馆的代表,“‘十二春’的当家都是从所经营菜系当地来京的,因此餐馆的经营风格都充分地表现当地文化,像东亚春就极富岭南特色。”
( a0 |9 r2 b+ c/ G0 u* r% Z- c+ S8 {
" [ }$ J: S+ Y6 ~" l) M 东亚春宴请菜单的招牌菜之一——江南百花鸡。受访者供图
9 J! \1 P8 A) R+ I; K2 }- i k: D" _ 1928年后,大部分政府机关都搬迁到南京,“十二春”失去了主要消费群体。其后连番战乱,南北交通不畅,许多菜品的原材料供应难以保证,“十二春”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相继停业,只有同春园一直坚持营业到解放后。党峻曦告诉新京报记者,“西长安街十二春”虽然只在北京短暂地存在了十几年,但却是外省菜肴大规模、系统性进入京城的起点,在北京餐饮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现在国潮的势头正劲,老字号的恢复、发展、创新成为趋势。目前,北京还没有经营粤菜的北京老字号 ,如果东亚春可以恢复,也可以弥补北京餐饮历史文化的缺失。”
* A& E/ h9 i, T( V: l( ~ 经典“宴请菜单” 有望重现
; H1 b$ Z# b; B. f 党峻曦表示,东亚春在2021年7月正式开始经营,在此之前,团队用了两年多时间,去岭南各地走访、调研,恢复文化及菜系的记忆,也查阅了大量资料。“我们参考了清代广州以文堂木刻粤菜菜谱《新选美味求真》、清刻本《岭南菜谱》、民国时期新雅粤菜馆、广州酒家、陆羽居酒家、华南酒家等著名粤菜馆菜单,在当年东亚春‘宴请菜单’的基础上,开发出了一套具有民国时期高档粤菜典型特点,同时兼顾现代粤菜技法与消费者口味的‘宴请菜单’。”
4 T$ w; O2 L3 r" j7 l2 Y6 }! Z 党峻曦介绍,菜单中有当年东亚春“宴请菜单”中的招牌菜,例如江南百花鸡,还有其他民国时期较为流行但现已消失的老粤菜、从东亚春经营年代一直传承至今的经典粤菜,比如叉烧肉、澳门烧肉、炒牛奶、广府卤肉等,以及传统粤菜融合现代烹饪理念与技法的改良粤菜、创新菜品等。包括了餐前小点、前菜、汤、招牌菜、主菜、主食、甜品共七部分16道菜品。
. d2 {( ], o9 ^ s
1 w& m! v$ m# ~% r8 L* b) ^ 名厨、粤菜大师黄锡源到东亚春为厨师指导菜品制作。受访者供图
9 m) Z( \( b! X3 E 北京老字号协会会长陈文表示,东亚春恢复之前,北京历史上的“八大春”只有淮扬春和同春园依然在经营,东亚春的恢复意味着“八大春”已经有了“三春”。“希望东亚春在恢复之后,能让粤菜被更多的北京消费者熟知,能走更加亲民化的路线。同时也希望更多消失多年的北京老字号可以恢复并成功。” ! X C- c- l& W9 i- f4 V
新京报记者 王萍
6 |: p! O8 x1 a& t$ M I 编辑 王琳
( E7 S$ d9 z6 b 校对 李铭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