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6.18大促主会场领京享红包更优惠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3|回复: 0

亚钾国际带动“一带一路”寻钾热,钾肥“卡脖子”局面或彻底解决 ...

[复制链接]

1647

主题

726

回帖

6767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6767
发表于 2023-5-11 00:0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常州
原标题:亚钾国际带动“一带一路”寻钾热,钾肥“卡脖子”局面或彻底解决
& G( u& E% _9 W; D1 P                          21世纪经济报道 彭硕 北京报道6 m1 }1 k8 d; R1 ^, x' x  M
“钾”作为农作物生长三大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钾肥的稳定供应关乎我国粮食生产安全大局。
% O! H6 X; H" o- f 然而,由于国内钾资源的严重短缺,我国的自主钾肥面临长期供应难题。根据公开资料,我国年均钾肥消费量为1600-1700万吨,其中50%来自进口,且仍有56%的耕地缺钾。: _/ y( i! D) i* d# b) @
“出海寻钾”成为解决我国“钾肥保供”难题的关键所在。在一众“寻钾”企业中,亚钾国际(000893.SZ)成为了其中的优秀代表。
: k, l  d. W* n% ?8 b. f1 t" R 2020年,亚钾国际在老挝首次开启了第一个百万吨/年钾肥扩建项目。成为我国企业在海外的第一个百万吨钾肥项目。而后短短的三年时间,公司第一个、二个百万吨钾肥项目相继实现投产。来自老挝的钾肥日渐成为我国钾肥进口的主要来源之一。
5 a# D' X" R! C0 | 近日,亚钾国际披露了2022年年报及2022年年报业绩说明会纪要。相关内容显示,公司以“一年新增一个百万吨”的产量目标继续扩产,2023年,亚钾国际钾肥产量目标力保完成180万吨,2024年产量目标为280-300万吨,力争在2025年前实现500万吨产能,2027年之前至少完成500万吨/年产量。
9 x' e7 \& v5 ?/ L4 [( f 亚钾国际有关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亚钾现象”的带动下,中资企业掀起了中资企业老挝“寻钾热”,到2027年,中资企业在老挝的钾肥年产能有望达到1000万吨以上,我国氮磷钾三大肥料中,钾肥短缺的局面有望得到解决。6 c( R2 O: d+ e( W% O
“亚钾奇迹”
- @0 }9 s; `! G/ w# h 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同样也是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十周年。梳理公司发展历程后发现,正是在“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下,亚钾国际才有了今日的成功。* j3 P1 H% I' |( ^( G- ?: B
公开资料显示,亚钾国际早年以经营电冰箱压缩机相关业务起家,前身为“广州冷机”,1998年在深交所完成挂牌上市。经历了一系列主营业务变更后,2015年,公司收购中农集团等十方股东持有的中农国际 100%股权,正式进军钾肥行业。
0 ^1 X3 c5 @1 D4 T% w* \5 r 尽管公司2015年开始进军钾肥行业,但公司在钾肥领域的真正崛起的时间表要等到2020年才开启。, @" m) X) m8 K
2020年1月,亚钾国际经过资本重组,引入了新的投资者并选出了新的管理团队。新管理团队上任伊始,就制定出“资源、规模、创新”的六字战略。7 Q/ L/ d1 B6 t; v2 `, C# J
2020年4月,公司开始对谷物贸易业务、船运业务进行剥离,决心彻底转型钾肥业务,并正式启动了在老挝的100 万吨/年钾肥改扩建项目。同年9月,公司正式更名为“亚钾国际”。& y: c% m% {5 L' m
2021年9月,亚钾国际仅历时17个月建成第一个100万吨钾肥项目,并于2022年3月成功实现达产,成为我国境外第一个百万吨级的钾肥项目;2023年1月,该公司仅用10个月即实现第二个100万吨项目选厂投产,将钾肥产能提升至200万吨,成为东南亚最大规模的钾肥企业。
; w/ {  U: z* d5 z8 ] 亚钾国际的扩产速度远超过6-8年行业平均速度,被业内称为“亚钾奇迹”。8 @/ O- j4 w) l+ y8 l" X$ z* ^
根据近日披露的2022年业绩说明会资料,公司第三个100万吨钾肥项目预计在2023年底也将建成投产,公司2024年产量目标为280-300万吨,并力争在2025年前实现500万吨产能,2027年之前至少完成500万吨/年产量。
% A+ q; o5 D; F Wind数据显示,自宣布全面转型钾肥业务以来, 公司业绩也随之实现腾飞。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8.3亿元,同比增长129.36%;归母净利润实现8.95亿元,同比增长1401.43%;2022年,公司营收34.55亿元,同比增长313%;归母净利润达到20.29亿元,同比增长125.58%。
: ^' u4 {6 [# Q0 v( t  d “一带一路”的样板企业
' u* d. R2 T  l$ C4 O* b 在亚钾国际成功背后,老挝政府也给予了认可和支持。" I& Y. k& w6 E5 s
2022 年 11 月,老挝人民革命党党中央秘书处常务书记、国家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员本同·吉玛尼博士一行莅临中农钾肥视察指导工作,本同·吉玛尼在视察中,强调公司项目是中老合作的标志性项目,是“一带一路”的样板工程。
& X. f2 v( p; O$ G 一些矿产资源上,亚钾国际也得到了老挝政府的倾斜。
. M) m3 l0 Q" ^5 l; }* r' g1 P% S 目前,公司持有老挝甘蒙省214.8平方公里的钾盐矿开采权和48.5平方公里钾盐矿探矿权,折纯氯化钾资源储量超过10亿吨,可供其扩产至700-1000万吨/年的钾肥规模,是亚洲最大钾盐资源量企业。在此基础上,公司还在申请老挝沙湾拿吉省74.5平方公里钾盐矿权,获得后折纯氯化钾储量有望达到13亿吨。
1 C) p: s1 j2 U$ k: f 上述公司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仔细观察和分析亚钾国际近几年在老挝开发钾盐矿、快速扩产的过程,可以归结为六个方面原因,分别是:“一带一路”的推动、国内供应链优势、优秀的企业家和成熟的产业工人队伍、公司自身战略定位清晰、五是公司的资本运作能力优秀、六是坚持技术创新与工艺优化。
7 ]$ M% ~( P9 p, U4 ? 首先是“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该人士表示,以往走出去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在投资方面存在很多制约,审批难、贷款难、上市(重组)难,这一局面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得到了改变。“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一些国家受益匪浅,对中资企业支持力度也在加大。”
9 r" z1 G" }# \ 其二,亚钾国际在老挝钾盐矿开发所需的设备、材料95%来自中国,相比欧美几年的交货周期,几个月交货周期造就了亚钾速度;价格低廉的设备、材料,使亚钾国际投资压缩国际同行几分之一,造就了“亚钾奇迹”。
1 v2 V. d* @8 e# Z. ~& z 其三,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培育出一大批进取拼搏的企业家和优秀成熟的产业工人。这些人走出去、到了海外,不惧艰苦、扎实肯干,是成功的主要因素。亚钾国际在老挝钾肥工厂拥有3500多员工,为其扩建服务的还有7000多人,其中三分之一是中国人,管理团队中有95%是中国人。3 V& s: y6 U) ]  j5 ~
其四,公司战略定位清晰。2020年该公司新任董事会上任后,快速调整战略,剥离亏损业务,聚焦钾肥主业,制定了建设世界级钾肥供应商的战略目标,以及“资源、规模、创新”的战略实施路径,将公司的资金、人力、技术资源全面向老挝钾肥项目倾斜,发展持续增速。
- L" p$ z5 R$ a) d- O 其五,公司的资本运作能力优秀。亚钾国际通过资本市场实现了重组,通过资本市场进行了并购,并筹集充足的资金进行了项目扩建。该公司科学研判市场走势,在产能提升至百万吨级规模后,钾肥项目自身强大的盈利能力又为后续产能扩建提供了现金流支持,项目步入良性运行轨道。3 R; s; ~+ r, x# V3 o
最后是公司坚持技术创新和工艺优化。公司自主研发设计的分解结晶系统、固液分离装置等多项创新技术,提高生产系统效率,提升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据公司披露,其正在与华为合作打造东南亚首个AI智能矿山,推动钾盐矿开采及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数字化和AI智能化,构建更加高效安全的工作环境。
$ H& ^* |9 S& j* K( H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原因以外,老挝本身发展条件与亚钾国际的发展高度适配。“老挝当地拥有宽松的营商环境、不断增长的市场空间以及丰富廉价的矿产资源……正是充分整合了自身与老挝独特的优势,亚钾国际才能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引下成功走出一条国际化发展之路。”亚钾国际人士表示。% `3 k" B3 @2 G' ?8 w* s4 E
中国钾肥“卡脖子”难题有望彻底解决0 \9 ?5 w+ i2 C$ a/ q, f4 X
长年以来,我国钾肥受制于加拿大、俄罗斯及白俄罗斯等国际钾肥寡头企业,不能掌控市场话语权。面对这一问题,早在上世纪,中资企业就已经开启了“走出去”找钾行动。
9 S3 D, v8 e! I" _: B- e 但直到2008年,在我国“三三三”战略(1/3国内生产,1/3国外进口,1/3“走出去”建立境外钾盐生产基地)推动下,一些中资企业才开始到老挝找钾,投资开发钾盐矿。
# `; z0 w) X- l 在“三三三”战略制定之初,境外找钾之路异常艰难,长期未有突破。十余年来,我国约有34家企业分别在加拿大、老挝、刚果等12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境外找钾工作,受制于投资环境、资金和技术等各种因素,截止到2020年,都没有形成百万吨年产能,大部分都处于建设搁置状态。
( y0 ~3 {3 w* v5 D5 W6 L& ^* v 伴随着亚钾国际在老挝钾盐开发的成功,这一局面有望得到扭转,国内钾肥“卡脖子”问题也有望得到彻底解决。! \2 ^% Q# k# \  U( H$ K+ G( }
2022年初,亚钾国际首个100万吨/年钾肥项目达产后,大幅提高了反哺国内销量。老挝的另一家量产的企业东方铁塔也部分实现反哺国内销售。根据海关数据显示,2020年-2022年中国自老挝进口氯化钾的数量分别为12.78万吨、41.66万吨、60.70万吨,老挝钾肥进口量不断攀升。
& c2 r& A& {4 e& j1 | 其中,根据亚钾国际披露,其在2022年回国钾肥约50万吨,一方面通过越南港口将钾肥海运至我国防城港、鲅鱼圈、连云港、张家港、镇江港等港口,满足东北、华北、华南、西南等重要粮食产区的用肥需求;另一方面通过中老铁路将钾肥直接运输回国,快速反哺我国西南各农业大省,成为最为稳定的供应渠道,有力保障我国粮食生产安全。
  x' K/ u6 f$ l6 } 在亚钾国际的带动下, 国内企业正掀起一轮前往老挝开发钾矿的热度。$ P# P) U5 u7 Y" T" g
公开资料显示,藏格矿业(000408.SZ)在老挝万象地区准备投资建设200万吨/年钾肥项目,云天化(600096.SH)的中寮国际重启了已搁置几年的老挝钾肥项目并计划建设50万吨/年项目,中水电的老挝钾肥项目已准备划转给央企国投集团接手重启,东方铁塔(002545.SZ)在50万吨/年产能基础上准备分两期扩建150万吨/年的钾肥产能。( v- z5 q4 l3 ^8 N  j
按照中资企业在老挝的产能扩建规划,上述人士表示,到2025年年底,我国有望彻底解决钾肥“卡脖子”困境。, Z2 O# i% u, u
“1000万吨/年的产能可有效填补我国每年700-800万吨的钾肥需求缺口,彻底解决我国钾肥供应长期被国际寡头供应商‘卡脖子’的困境,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
1 U8 p# z# A( N1 |% p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帖子地址: 

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优酷自频道欢迎您 http://i.youku.com/zhaojun9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6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 粤ICP备18056059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8-18 23:18 , Processed in 0.04040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Mxzdjyxk!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