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湖北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成就展现场,建筑国家队、桥梁建造军、工程设计群闪烁智慧光芒,绿色建筑、数字建筑、智能科技剧透未来元素。助力湖北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有何具体路径?记者采访了部分建筑央企负责人、院士、专家。9 {1 Q" N2 G6 b% g
支持“湖北建造”尽快走向“数字建造”! X# c% Z) p+ L) T4 v- G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裁 刘成军
6 N: o* l2 Y( i* d“湖北建筑业规模大、名企多、环境好,在推动中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接受记者专访时,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裁刘成军对湖北建筑业发展竖起了大拇指。他表示,近年来,湖北确立的“新型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标杆省”目标清晰可行,数字建造在“两山”医院和其他重大工程的快速建造、精准运维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 g8 v: [& x5 T- q# `" `
刘成军建议,湖北应以打造建筑科技攻关重地、原创技术策源地、建筑科技人才高地、建筑科技创新政策特区“三地一特区”为目标,加强绿色低碳、智能建造等前沿原创技术、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创新技术的研究。加大对企业智能建造的扶持力度,在金融、税收等方面给予更多优惠,支持“湖北建造”尽快走向“数字建造”,助力企业培育享誉全国乃至全球的智能建造优势品牌。3 G$ M+ }4 Q0 ]3 z2 }. n( I2 y
他表示,中国铁建将充分发挥科技优势,用好工程院院士、国家勘察设计大师等高端人才和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等科创平台,与当地研究院和其他建筑企业组成“科创联盟”,积极参与湖北建筑产业“军令状”“揭榜挂帅”项目。
; `6 H A: y h2 y继续推动“四个建造”融合发展# _9 w V% ]3 k! D( K$ x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 肖绪文
2 k. }" B1 }8 _. G* u“继续推动‘四个建造’融合发展,即绿色、智能、精益、国际化建造融合发展。”谈及湖北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肖绪文表示,一方面,在新时期新阶段,湖北建筑业要最大限度地提高服务和产品品质,不断提高环境品质、功能性品质、公益性品质,满足用户需求。另一方面,力推国际化建造,提升湖北省建筑企业品牌和国际竞争力。/ w; N" W$ N3 V( r2 m
同时,在推动“四个建造”融合的基础上,湖北建筑业企业还要重点掌握装配式建造技术、建筑废弃物再生应用技术、建筑机器人技术、基于建筑的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等技术。
2 _. r6 G: o H5 W6 o) Y* Z肖绪文表示,装配式建造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现场工作量,把大量的现场建造变成工厂制造,实现自动化生产,能有效提高精细化建造水平,提高工程品质。建筑废弃物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把这个资源利用好,是绿色建造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研究实用的建筑机器人,可解决人工作业环境差、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高等问题。以建筑为载体,应用光伏发电、地源热泵、水源热泵等清洁能源技术,积少成多将形成巨大的利用空间。
+ C: a$ s5 E o走出舒适区提供更高品质的建筑产品6 @0 s0 w: y8 W7 x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张利
, U$ P/ @! h& k4 ~3 z/ ~1 t% e/ O“建筑业快速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这要求建筑行业走出传统舒适区,挑战新的问题领域。”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张利直言。- T3 t9 p% h' ^2 u( F. W
“不能只关注物,还要关注人,注重人的体验和感受。”在张利看来,城因人聚而兴,人因城美而荣。持续优化人居环境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一定不是简单的增量,而是高质量。高品质的生活空间是人民群众的普遍向往。湖北是平原高密度城市的典型代表,湖北建筑业企业可利用地缘优势,不断创新建筑理念、建筑技术以及应用场景,提供更高品质的建筑产品,形成可复制、可借鉴的高品质“湖北建造”经验。
* s" N8 ]& D; J* x0 C; J+ n- D提供更高品质的建筑产品需要敢为人先的创新,而创新离不开信息技术。张利建议,从建筑人才培养来看,高校还要进一步打破专业边界,文理贯通,促进建筑学科与人工智能、脑科学等新兴学科深度融合,创新培养复合型人才。. ^3 q1 W# i" V1 F
【来源:湖北日报】
2 }: N3 L9 w9 a: I! H)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