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塔什干 5 月 12 日电 专访:乌中人文领域合作传承千年丝路佳话——访乌兹别克斯坦学者马沙利卜 · 阿卜杜拉耶夫
* j& |* o+ b5 W& h$ K5 K a8 E新华社记者李奥 黄河 赵冰% s' L5 B3 i8 ~: i3 G
在中国 - 中亚峰会即将召开之际,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科学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马沙利卜 · 阿卜杜拉耶夫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表示,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的关系不仅密切,而且历史悠久。两国近年来在人文领域积极开展合作,传承着绵亘千年的丝路文明交流佳话。, H: r+ i. S& ~0 u3 M
" 历史上,乌中两国一直是丝绸之路上的亲密伙伴,双方建立了长久而稳固的经贸联系。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建交 30 多年来,两国在经济、人文等各个领域的关系与合作更是不断发展。" 阿卜杜拉耶夫举例说,希瓦古城联合修复项目就是两国在人文领域合作的最佳例证。
2 K, S" }: X t" Y- q& g位于乌兹别克斯坦西部的希瓦古城早在 1990 年就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但因年久失修,部分古建不同程度受损。2014 年,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决定合作开展希瓦古城保护修复工作,对古城内的阿米尔 · 图拉经学院和哈桑 · 穆拉德库什别吉清真寺及周围环境展开重点修复。2019 年,这一项目顺利竣工。 r3 o* a; n5 N: o" x; W
阿卜杜拉耶夫介绍,古城修复工作难度很大,需要开展深入科学研究。中国专家在项目开始之初,就对希瓦古城的原貌进行了非常细致的研究,并据此制定了修复计划。0 Q: S0 r1 {7 E5 v
" 希瓦古城的修复工作充分借鉴了中国的文物修复经验。" 采访中,阿卜杜拉耶夫向记者详细讲述了古城的修复过程。他说,在修复过程中,来自中国的专家学者生活在希瓦,与本地专家和民众直接交流合作,共同商讨如何更好地展开修复工作。 K4 j8 E" [4 U: U/ D4 ?
本着 " 修旧如旧 " 的修复原则,中国专家在不改变文物原貌的前提下,尽量使用当地传统工艺和材料,同时充分结合当地文化特色。" 中国专家工作非常细致认真、全心全意,始终力求保留古城的原有风貌。中国专家的工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所有古迹都得以保留原有的样貌。" 阿卜杜拉耶夫说。
+ N, |& ]# y8 `3 V; Y- R; X8 D阿卜杜拉耶夫表示,中国专家的修复工作得到乌兹别克斯坦的高度认可,中方的修复经验也被运用到乌其他地区的遗迹保护工作中。" 在希瓦古城联合修复项目之后,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的人文领域合作将会继续进行下去,联合修复工作也将成为今后两国合作的一个重要方向。"
: y2 w' |2 |' N# T阿卜杜拉耶夫说,当前,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正在上海合作组织与 " 一带一路 " 倡议框架下,积极推进政治、社会、文化、科学与其他领域的合作。+ S8 \+ c3 Y# {) l r, q- X3 v
" 我们相信,中国的发展成就将直接帮助乌兹别克斯坦进一步提升国家实力。乌方期待继续与中方开展广泛的经验交流。" 阿卜杜拉耶夫说。3 c/ Q* {/ F/ l6 p/ u4 k( z
【纠错】【责任编辑 : 王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