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产业升级转型下现场工程师紧缺 校企一体多途径探索培养模式8 y8 n @- m9 V2 ?# u
5 M: n1 e7 @, r, K% P
央视网消息:2023年职业教育活动周眼下正在举行,不少以往不多见的职业受到关注,接下来我们就来关注现场工程师 的培养。
% d' v/ D8 y3 J# t; J: C+ k3 H" h 随着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数字化、智能化职业场景普遍应用,能在生产一线第一时间解决现场复杂问题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成为企业的“香饽饽”,他们也被称为现场工程师。记者调查发现,目前这样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十分紧缺。5 Z E. Y1 o7 Q0 E R/ m( R
这是山东水利职业学院举办的一场智慧水利专场招聘会,主要针对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类企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招聘会上,约一半的岗位需求都是现场工程师。
& k0 y1 Q4 I9 m. S
2 Y( x" A7 }7 R) Z: @" G 中兴通讯智能制造基地招聘经理 姚伟:我们想招现代通信技术专业的现场工程师,比如,在制造岗位中,既能根据材料、尺寸制定焊接方案,又可以参与生产线设计,负责现场设备运维,还能够统筹协调各岗位工作。但是这样的人才特别紧缺,挺难招到的。
2 v. H: j" P. I% \2 q$ r2 q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副院长 王顺波:近两年,装备制造这个行业,我们的高素质复合型优秀毕业生每个月的薪资已经超过了一万元,很多企业也愿意花大价钱去招聘。
4 D; U E* v" O$ Z, m- D' e d
6 \& j) d9 P+ h$ ]$ d, S 随着我国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善协作、能创新的现场工程师成为企业急需的人才。 按照《“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到2025年,70%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将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2021年发布的《智能制造领域人才需求预测报告》显示,到2025年,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将有近100万名工程技术人员的缺口。
' ^; \& i* z$ V
( N2 [2 G& }" b3 T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梁权伟:这些技能人才应该能够很好地应用这些新的工具和新的技术手段,尤其是涉及一些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开发和攻关,最后一环是靠现场工程师的工作来把控的,对我们而言也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招聘和引进的时候,对这方面会提出比较高的要求。 $ f! L* @8 D& ^
* r, p# \ H" v! r 五部门联合实施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到2025年 培养不少于20万名现场工程师/ x/ x- m1 W9 C8 S. V3 ?) P& J
针对产业一线的迫切需求,去年11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决定联合实施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明确到2025年,累计培养不少于20万名的现场工程师。+ Z$ A/ j0 U8 |& f" n9 x
专项培养计划明确,面向重点领域数字化、智能化职业场景下的人才紧缺技术岗位,以中国特色学徒制为主要培养形式,根据岗位人才需要进行校企联合招生。
' ~" k- k, u) a 0 h$ Q/ _" z" ]0 L0 m% j/ ~2 ?5 m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 王振杰:对接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他(现场工程师)要会制定生产技术方案,解决生产过程中复杂的问题,包括有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实际上它的核心培养模式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一定(是)企业和学校来联合制定,尤其是它的教学内容,一定是企业典型的真实的生产任务。. U; [- } R/ p1 ]3 p. {6 M
. l5 v: {) |, D! j, p: ^. }. S 今年3月,首批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项目在先进制造业领域展开,第一批立项150个合作培养项目,由一所学校和一个企业联合申报。" d @9 U& |: u* N! }
" [4 B3 e! M# A9 p) v4 o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智能工程学院院长 力志:紧密围绕人才紧缺技术岗位需求,针对生产制造、测试装调、现场管控、设备运维等一线岗位,校企共同探索先进制造业领域现场工程师的培养标准和育人模式。
5 Z3 _; k. e. i' ] U; j+ k0 W4 Z
校企一体 共同探索现场工程师培养模式" r9 e4 U+ N" h3 |: _1 i
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出、培养好现场工程师?校企一体,在生产一线寻求培养路径,是目前职业教育领域的共识。眼下,不少企业和职业院校都在共同探索相关的育人模式。/ p8 y- ^% `$ x. d
在东方电机产品研试中心,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几名同学正在跟随企业技能大师进行高水头冲击式水轮机组试制。上学期,共有146名同学通过遴选进入了企业和学校联办的现场工程师班,作为清洁能源发电装备制造的高素质紧缺技术技能人才进行重点培养。
6 C$ B) q0 ~, U: z6 I- f6 V 0 g! z+ U3 |: |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主任 冯锦春:根据现场工程师岗位职业能力的需要,我们整个的知识架构是为这个服务的,比如说企业对我的数控技术,要懂得一个复杂机床的操作,企业和我的学校实际上是一种深度密切结合的。9 g9 @" P! l" _! |# J" n) k9 [
校企一体就是要面向市场、开门办学,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与行业龙头企业联合成立了8个现代产业学院。在浪潮软件产业学院,在企业工程师的带领下,从调研、方案设计、开发、调试到试运行,学生能参与到全流程的真实项目之中。$ V# J1 X* J& R# M4 `0 r& `
5 u" r+ k& q6 h' G$ E 浪潮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经理 陈鹏:这些项目就是我们精心筛选出来的,学生能够直接接触到用户的需求和企业前沿的一些技术。/ {0 \( b- M4 U3 i. R7 R; l$ B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计算机系主任 于丽娜:工程师来的时候就把一些前沿的技术工艺带到了学校,对于学生来说,他通过这样真实项目的开发,实际上他在学校就具备了工程师的身份(能力),那么到企业可以直接上岗。
! {1 f$ o4 W$ U4 p+ Z5 R8 y2 C
- n" D5 y- V2 L! O/ J! V6 C 引进来,还可以走出去。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立足粤港澳大湾区,专门组建了应用人才创新团队,致力于服务专精特新中小型企业生产实际遇到的痛点,学生则作为科研助理,通过参与项目研究学习相关领域前沿技术,最终实现现场工程师的人才培养目标。) g4 z. F3 R3 c& l) J3 _% g; k* I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蓝祥龙:通过我们的科研攻关获得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成果,来反哺教学,助推产业服务与人才培养同频共振。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