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6.18大促主会场领京享红包更优惠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44|回复: 0

老人对情感的需求和年轻人一样炙热

[复制链接]

28

主题

0

回帖

1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0
发表于 2019-8-30 14:4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许多老年人对情感和性的需求,和年轻人的状态完全不一样,他们更多的是出于对死亡的恐惧,所以找个人来陪,相对来说更难找合适的人选。但我们也接触到不少老人,很单纯地付出真心,也收获了相依相伴的爱情,挺难得的。我希望更多的老人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抛弃成见,更快找到伴侣”
  f: v6 N  U- J3 H: X4 K9 c: \+ ~( s/ ]: g$ s$ T
+ ]- C1 y5 [1 f2 q9 k! S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2019年第25期  t# b! P5 s+ a" [5 |

8 `" z& F* {4 _  s8 p文 | 本刊记者 赵蕾 欧阳诗蕾. T: h) K3 i* M# T) T
        实习记者 肖淼 聂阳欣
( {7 c# _5 ?% x" E' q2 o
编辑 | 周建平 rwzkjpz@163.com

' s) m' d3 _: O3 c  b全文约7694,细读大约需要17分钟
4 A. w$ C! {0 e3 Y
& F1 ?$ f) x: v  M& ~9 A
2016年9月7日,山东济南中山公园,老年人参加“鹊桥会”活动一起做游戏,期望牵手有缘人
5 F4 m" H- W8 [  G) I" ~! L, c- R9 C  I
9 \. _+ p# S, K$ f8 B( _' `6 O

4 E, v# n  C0 j' S- V& Y# S2 z
* Y5 L# |% A6 s1 f' i+ D7 ~
* E/ l  a% @7 ~0 w) C/ N# r$ A# g& h5 }  K1 S) u
中老年相亲市场需求大,男女比例严重失衡9 G$ y  @; e' w* [
& ~$ b6 R% l, |/ q  A5 l& a

" x2 Q& X& w; N  I3 @- \/ [/ d人物周刊:北京电视台怎么想到做一档中老年人相亲节目(《选择》)?
9 c' S% d8 |1 C4 t6 Z* m! A: h/ Q# Q5 q8 I0 M& E! N  I* S( x

6 X( j9 X$ R6 F) Q4 |7 {! Z李雨莎:这个节目是2009年1月1号开播的。《选择》原班人马是《谁在说》,就是一个老百姓谈话的民生节目,以调解为主。《谁在说》在做一些外出采访时,发现很多老头老太太在菖蒲河公园等地方相亲,我们把他们请到演播室,询问他们的需求。他们非常想找老伴,或者给儿女相亲,苦于没有更多的渠道。我们就商量做一个中老年相亲节目,就有了节目雏形。6 j7 z' z! _# t1 m4 B/ \
( C) h, s( J; O9 k$ c+ X

: w* T% Z) G/ \7 f" u! B3 r《选择》创办时,有一套不同于现在的节目结构和规则。当时的节目结构是一男对四女,先是男嘉宾介绍,女嘉宾再一个个上来自我介绍,男嘉宾也跟她们交流。四个女嘉宾介绍完后,有个互动环节。我做的第一期节目里,那位60岁出头的先生是“世纪佳缘”(一个婚恋网站)推荐过来的,他爷爷是军官,在长安街边上有一套三居室,孩子、爱人和其他亲戚都在国外。他不适应国外的生活,便和太太离婚,留在北京。采访的时候他戴一大墨镜,穿着黑风衣,喜欢每天在网上看大片。' W! K1 f# g0 g. z

! u- e! U6 d) n- N, U+ v1 c8 w
. m9 A# }- g: U) w4 |# N9 L% U现场的四位女嘉宾中,年纪最小的48岁,他特别喜欢。我们给他设计了一个抛绣球的环节,让他在抛绣球的时候突发心脏病,倒在舞台中央,女嘉宾和观众都不知道,只有主持人和少数专家知情。这时一个已经被他淘汰的女嘉宾从观察室冲上来给他做急救,还问谁有药,快打120。观众也都冲上来帮忙,那个48岁的女嘉宾在一边看,好像跟她没关系似的。模拟结束后,主持人、专家都说你自己要看清,这个年龄段你找老伴的话,一定要找个真心对待你的,但那位先生依然选了那位48岁的女嘉宾。
/ S6 k* ~  {* Z8 l* u" P$ B. A1 K
' N  l8 {1 Z# H- ^8 n% Z0 X6 ~) ^- |$ R% M
人物周刊:节目往下做,遇到什么难题?5 `5 P* a1 w1 L3 Z: ^) M
1 g( V5 Y8 ], W0 q0 i
' O$ D1 \6 s1 f8 N6 B
李雨莎:刚做的时候,没有多少人来相亲,尤其北京本地人非常少,因为大部分中老年人比较避讳公开讲自己的情感生活。我们当时还做了各类职业相关的特辑。
3 c9 G7 j" l) `3 g6 D, p+ y+ X& U- K# ~5 U+ [% H5 r9 h3 o
1 b3 x+ |5 R& _9 a
大概在2009年3月以后才决定专门做相亲。因为第一期节目后,落选的三位女士都有其他男士打电话来找。他们冲着某个她来,我们就设置了多对多的形式。男女双方选择范围扩大了,成功率也相应提升。
. Z8 f6 u$ U  W1 a. K$ Z6 k3 n2 h7 x! l$ Z/ `
0 Y: H5 O8 O1 ~8 X: _- W7 N3 ^
人物周刊:多对多匹配的依据是什么?. l  {: i+ T/ F

( O9 @" G' m8 l& Q& b5 |4 T( e' F4 K- |) G" U, ~0 G
李雨莎:根据相亲者的要求。报名时候我们会问清楚。很多人要求很一致,比如年龄,男士大多会要求对方小10岁左右,七八岁也行。越是年龄大的男士越是想找小的。他们还会要求对方有退休金、医保,有些人要求是北京本地人。这些硬件都是出于照顾自己的需求。
$ g) F$ k2 A' b1 ~# f$ \
8 F, ]% Z" ]9 |7 z/ `" Q+ g, D; D# X5 G
人物周刊:那时候会在全国进行相亲节目的调研吗?
! b2 H1 p8 q. C  W* f; V- W
6 }% R1 @0 x7 N& v! i& p
7 h' [  F3 }# a! ^% C" T5 o9 V' t李雨莎:在我们的节目播出前,应该是上海一个本地频道的《相约星期六》节目最先有“相亲节目”的概念,它是个周播节目,以本地年轻人为主。大概20年前,北京有档《今晚我们相识》节目,主持人是英达。但那个节目播了一段时间之后,播不下去了,因为他们找不到好的嘉宾,主要是找不到男嘉宾。! J/ [9 E; y9 I! |; b  s) r7 e0 y* A
9 `  Q0 O1 f7 R9 U1 ~

! i/ e, b2 [. ]: F% a' _9 y1 r* `人物周刊:男性比较难找?比例是多少? % B, F8 Q& u( q' x% |; }8 S1 F
% }( J$ v/ _) j. n
" x2 M% Z0 V  R$ Z$ c" F2 n6 C6 ~
李雨莎:相亲市场里,一直都是男少女多,任何年龄段都是这样。我们办线下相亲节目的男女比例是1比11,这是50岁以上的人的比例。50岁以下的男女比例大概达到1比5。所以我们需要赠票找男同志来参加。
" y' R' ~+ e7 ~) J$ q
' N3 ~0 A6 `2 p4 N% y# `) z5 |' I/ T7 \# V5 y/ q( F/ i' X
虽然现在公开数据统计是单身男性比女性多,但很多单身男性在农村,城市的相亲市场中男女比例还是不同的。这是单纯从数量上来讲。从家庭、审美、经济条件、个人生活习惯等方面比较,女性条件普遍比男性好。3 u0 X3 ~/ A, \# {: S8 [* }. `" A
! E; u* v( C  Z! b9 d0 F

; \! b9 W5 s5 Y- R5 F3 b  T人物周刊:一开始你们怎么找这些有相亲需求的人?
9 _+ Y1 `# a- _5 d9 b0 C2 @( H( L- m' s' a

/ M9 {/ _$ c1 _" P7 o9 D1 g. a李雨莎:一开始大家打热线都很试探性地问,报名什么要求,收不收钱。信任度建立起来后,人慢慢就多起来了。$ c. \+ M1 E( m  M" [

2 `% [6 f! a5 ^/ e" y
0 `! i3 Y& f5 k. E, I最初几个月,我们去公园的相亲角找那些“红娘”。他们建立了很多私人联络的渠道,手里有很多单身人士的信息。我采访过一个老头儿,号称“京城第一男红娘”。他退休之后专门做这个,不收费,手里积累了不少高端“客户”,比如在政府机关工作的、做企业高管的。他家里放着十来箱资料。那时没有公共相亲平台帮大家消化,都是靠人脉私下联谊。他自己打电话来问,可不可以依据他手里的资料办几个专场。那时候,我们就是靠找这样的红娘推荐人上节目,慢慢做起来。
8 q) T+ m; V2 N9 Q1 g& W5 E$ V; Z, T9 F

  Y! t5 Y( d1 S; t! l5 n人物周刊:之后报名的人很多?
) J/ F  m8 u7 a2 `
3 t. \" T2 u- U7 l
2 r5 @1 M6 Z% t' F$ v李雨莎:对。我们节目刚开播时,大家不太知道。那时我们全年龄段都做,一年后逐渐稳定下来。因为发现报名的中老年人越来越多,24小时热线几乎都被中老年人霸占着,10个电话至少八九个老年人,一天至少70个中老年人的电话打进来,受众也是中老年人居多,我们就转变为以中老年为主。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年轻人相对不靠谱,有“秀”的意思,不是真心要找,经常放鸽子,约好的时间不来。约中老年人,你约10点,他9点就到了。 % {5 y" ^7 h. J6 W( J

& B* c# g" F5 n! P
, Q- T/ n& s2 I- l7 Z人物周刊:本地人和外地人的比例有多少?
! k5 b" x/ |3 j3 ]8 d' l( }
, D4 T6 l" J1 A0 B) \" J" O0 k! c
' x% |; ^" v; P1 t3 Y李雨莎:一开始是外地人多,周边省份,河北、山东、东北三省,这两年天津的也多起来。北方人比较善于表达,普通话好,符合上节目条件的人很多。2015年开始,本地人越来越多了,占50%以上。有时候一场节目,六七个嘉宾全是北京人。从节目开始到现在,东北人一直很多,尤其女性多。+ i' P& d  j, l

5 g. A( ?6 X$ e5 n% h' `) R6 X; I2 k- }( X3 Z
人物周刊:东北女性?
) H$ _, w/ ]/ F) L# o0 }: s& T6 ?$ H7 d* m+ U) v
- s: A# L" j: ?1 A# d; Z- [
李雨莎: 嗯,至少能有三分之一。这三四年,周边省市地区的多了起来,天津、河北,包括廊坊和燕郊。然后北京郊区县的多了,怀柔、密云、昌平、顺义逐渐加入进来。
  M1 h9 [7 y- e  P, ?( f3 A8 P7 a  F+ O" J! r" v' b
; Q2 I* I4 d5 d  {
人物周刊:东北的女性一直很多,有什么特别的缘由吗?* u' b( f. ^6 _- ]  N) Z1 `' R

, j) o/ D9 A5 F* J# r9 O) j  }0 s, b. c1 `7 [9 o! v* C
李雨莎:东北人中有50%以上是跟随子女来北京。我也是根据来参加节目的女性的描述了解到,东北男性,抽烟、喝酒和大男子主义的现象比较多,离婚女性不在少数。, g9 G( P, |$ v' H
& T3 v2 c4 Q9 z9 n4 Z. G0 M. N* @

& ?* ^5 q$ {9 f. j
! d; r0 G, m6 D: Z0 ]. L
《选择》节目剧照

3 k  Y) U. d  Z* B' |. P# V" }( g4 y5 w- Q' D) |# P2 }
; K, Q( V* v& K1 C

9 {5 G  o: _" T4 H
) }& Z, }& o0 d女性在中老年相亲中处于劣势* ?: L, s. d4 |0 A, ~

3 ]2 S; ?% P5 B1 `% ]
6 Y  {! F2 z' P人物周刊:节目如何审核报名者的信息? 
/ i' F+ E3 |" S  q2 J+ v) |( }" t9 Y

0 W9 x9 L: f. A" R1 E李雨莎:我们会约在我们办公室跟对方仔细聊个人状况,所有相关证件都要核实,身份证、离婚证、老伴死亡证明、户口本,基本身份的证明都要有。医生要带医师证,教师带教师资格证……然后双方要签一个协议,保证各方权益。9 e/ i0 Q, H0 X; v0 u$ I
+ u! l& }! |1 f1 F' A$ O

9 ?4 V; R3 p+ r5 ]0 O- }1 C我们帮他们预先设置了一道把关。这个节目播出不到两年时间,我们就由一周两天变成六天,后来就变成了每天都播,一期45分钟。而且每天上午下午各有一次重播,上午10点,重播精编版,把播过的节目重新整合再播,下午是回放前一天晚上的。
/ ?* H  L! u- L" H7 l# N. G* ~& x, s) }4 W( }: P/ ?/ p

/ H4 q  d1 L( ~4 Q3 p0 P人物周刊:你们核实信息真实性的时候,是否有被骗的经历? 4 _. h: [* t# l

' }' r6 t3 y" e0 v2 @+ \- c
' ^; x1 q( ]9 O' C  |$ e李雨莎:我经历过一次很离谱的。一位60岁左右的男性,北京人,出租车司机,5月来上的节目。他给我拿来的离婚证是3月的。有一个女嘉宾之前也上过节目,那一场坐在观众席,然后两人挺有眼缘,就私下相处了。之后没多久,女士给我打电话,说他没离婚。后来我才知道他3月离了之后,又复婚了。# o- [* R" x, K& R- V
0 a8 {- p/ G7 l' N8 y" a
9 N; P( p3 c8 H  h2 z( @) P8 }0 g
牵手的那位女士告诉我,在他们交往过程中,他有次说要去提出租车,提车得交大概一万元押金,他让女方跟他一块提车,以各种理由让女方帮忙垫了钱。女方很快接到他老婆电话,说男的没离婚,那一万块钱要了很久,现在也没全部要回来。偶尔有这种情况,无法完全规避。* x. L* }5 S2 w$ M
. s* e9 \8 z0 B' K- `6 Q

) b( J/ @& H% ?人物周刊:如果有人打热线,现在报名,排到上节目大概要多久?
2 ^( I4 d( m- A' p( W* \- k
6 c% x  c% t9 K( C
/ D; Q5 n( c% P- R6 t5 [  d" N9 g李雨莎:女嘉宾的话,排几年的都有,男性很快就上了。首先女嘉宾特别多,重复年龄段的、条件差不多的也多,所以我们优先根据男嘉宾的条件和要求来匹配女嘉宾,很容易错过一批女嘉宾。新接的热线,我会挨个约访,没有合适的人,我才会去翻上个月的。很多女嘉宾就这么等着,过了两三年才能上电视。
& H- \+ i- L0 n8 Y6 k' f+ O. y$ N) C: ?+ p6 ]

2 R. N. Z: }% V9 }3 m/ |人物周刊:女性对男性有哪些要求呢?
7 R- e" K0 y8 m6 J& \9 l" h8 n6 y4 h9 c2 C# Q* ^; t: l
& f2 J1 g( n1 O: h& e+ X
李雨莎:工人退休或者在职,60岁左右,北京有住房,退休金三四千,这种是很符合大部分女嘉宾选择的标准。如果儿女支持,仪表再干净清爽一点就很好了。4 t' ^. a" E& K) z, P) m5 i
4 E$ B2 _: A+ G" S5 w- V+ @1 M

3 o1 h8 ]4 ~7 K  e4 L4 w人物周刊:符合这种要求的(男性)这几年来都是少数?
! c5 ?% y# U" X# W/ z
( F4 u% s0 w4 X% O
7 V+ u) u5 v6 e) ^; ]& g* J李雨莎:对,首先来节目中相亲的男嘉宾少,然后掺杂不少拆迁的,很多男嘉宾个人素质和个人卫生差一些,女嘉宾可选择的范围很小。
" `4 S' g- ]! R2 @7 _& }" x3 G
4 F' l( d- b( x% ?! K0 e: m( |
人物周刊:到了这个年纪,女性理想的婚姻状态是什么样的?
8 c1 f. d3 q9 J0 A) n' g7 B- f& h2 k/ A# z. C' T6 r

4 H8 g& ~; F3 p: l4 w% A/ g4 r李雨莎:很多女嘉宾经历过离婚、丧偶,再奔着找老伴来我们这里,希望两个人生活背景差不多,有共同语言,愿意疼爱自己,找不到也就自己过了,比较想得开。有的男嘉宾条件不太好,但手里房子多,也会有女的找,但相对较少。据我观察,如果男嘉宾能满足女嘉宾情感上和精神上的需求,基本物质条件也是不错的,比较受欢迎。
- j5 w$ H  A0 N9 Z1 F- w: M9 |7 l
" b3 Y6 ?7 D5 R$ h
' ?$ z/ {1 ~6 S7 O  D如果没有房,但个人素质特别好,也普遍比只有房的人更受欢迎。就是我刚播完那期节目,最近一期有一个男嘉宾,是北京人,但在北京没有房,一个人住天津。他没有孩子,想找一个有房的女嘉宾。我个人觉得他长相一般,表达能力也不太好,但超出我的预期,很多女嘉宾愿意找他,我接到的电话有十几个,包括比他年纪大的。有的就说,“他没房,我有房,让他住我这来。”* w8 e0 h7 p' v- W. c7 i
. |' l+ p# c8 B$ Y

' F! n$ Z. G* T$ t1 H8 s人物周刊:那男性的要求更侧重什么呢?% J; K* T* @- D
' p6 ^9 u3 M7 p5 P' G0 I( L

% h- `5 m7 S1 M* C- q) O& X) p李雨莎:女性年龄小是最大优势。但不管男女,都倾向于找省心的,比方说女性如果没有孩子,不管多大年纪都特别受欢迎。
: R% ]  W2 N5 W. p- f6 O8 F# B
5 S0 B' X3 O' D1 `% d6 ?
8 K1 B5 E2 g4 Q) n人物周刊:怕争家产吗?
$ n$ Z- ]6 n4 `% Y+ c1 B6 p& P- n& q: o9 \; R& s- b
: S; s/ t6 m' j' d$ a  b( Y
李雨莎:对。一是争家产,另一个他觉得你可能会(为孩子)分心。再就是,男嘉宾多数认为本地女性相对更值得信任,心里更踏实。" l( J3 G* g" w3 K
$ n9 F( g" A) ~7 A- z' H
; {0 X& j; L9 B/ @, w8 \. P8 n
人物周刊:除了考量这些,还有其他可能性吗?" e4 g  \& C; a4 N" F
9 ?9 i+ k, l; h: R% c3 C) g
' Y( E6 {6 W# X" ]7 R" A$ F+ u* ~
李雨莎:有一个特别奇怪的案例。我们节目上曾有过一个72岁的北京本地的阿姨,她原来是一个杂技团演员,形象也不错。她当时在节目中说了一句话,说我不要对方一分钱,不愿意花对方一分钱。她下台以后热线多达上百个,都是条件很好的老先生找她。" p) O3 q8 B* v! A+ A; T$ `
, {' A3 @" Z; C6 F

1 r: F/ a' a$ b8 j人物周刊:这是不是很能说明问题,许多人担忧财产分配的问题?! G% D' k9 M1 K$ k* L( l

* s% t9 `0 v  o8 x/ [! o2 \4 [' ~8 F- ]6 ]+ F1 Q. ]
李雨莎:没错,尤其是不动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打算。不管男女,都希望对方有房且是独立住房,这样另一半走了以后,至少还能住到老,这里涉及到的问题很多,尤其是与子女的分歧。
% X6 x. R3 G5 O1 ^, [; u+ O1 N5 C7 D7 \$ ~6 m; r" g

! ~* {" ]* c' H0 s; P1 [8 k- t人物周刊:一些采访对象说,希望男性能写清楚女方拥有居住权和租赁权,但房子产权是留给子女,她们可以接受。1 v6 B$ n- V4 V0 K
/ M! L& _$ N2 C2 y3 c

8 c- J0 b) B4 d) p+ o' z李雨莎:这也是男女双方再结合前容易闹掰的原因,其实很多做子女的依然担心,再婚对象赖在这不走怎么办?何况老人找一个年轻的老婆,自己没活几年,对方一住二三十年,肯定不同意。老人不愿意给子女添麻烦,所以男方都希望女方有自己的房子,他走了,女方就回自己地方住,但女性几乎都不愿意。都是这么个顾虑,一方面出于自私,另外一方面确实更在意对子女有交代。提前做好财产分割再去找另一半,来自子女的阻力会小很多。1 E6 E, Y. y' O7 ]

0 L: I6 x. }( N9 ?* v, J2 K* l% F. z+ Z% q4 N. g# D( J
人物周刊:节目一年能成多少对?2 V, m0 p0 m% P
7 T$ q6 ]8 r$ q6 @; U+ v

# y' h- D6 g: U2 F, Z/ v李雨莎:我们节目的传统是牵手成功以后回节目举办集体婚礼,很多人牵手成功后领证结婚了,但不想让亲戚朋友或以前单位的人知道,也就不通知节目组,所以我们没有做过统计。那些告诉节目组成功了再回来做节目的,一年10对是有的。, f4 ~/ Z4 G9 S: u
, C& M! t' q' X2 T
" t4 }( `" ^8 y: z
人物周刊:从节目里牵手成功到最后结婚的,平均大概谈多久啊?
) V+ n3 I" @( |7 d" `  t1 b
# H6 L$ {0 X) H! e0 K% D  c2 M
* G6 [3 ~+ Q; c. m4 ]李雨莎:大概三个月,半年的是比较普遍的,不会再长了。再长的一般都得分分合合,中间比如说出点儿小差错之类的,两个人最终没有在一起。# j8 f  X2 ?9 p  q/ D0 m) x9 h/ T
) y7 ?5 D: a8 t- J3 I8 a
2 v7 c3 ^& u' g4 N! r* E
& L8 O3 j9 ^/ J
2018年8月17日,黑龙江哈尔滨,老年人参加相亲会; _. N0 S$ a. u: q( p

( A4 C: }9 h4 L4 k% o) v, ?: x6 |$ |
9 }' R. A, A1 o! |0 ?4 ^% K
3 ?& k; `) P5 F7 i3 I0 `
相亲更像解决养老问题的一种方式6 r/ V, p5 F7 ~# M  L

3 U( L' Z' S- k8 T( S5 C4 G% N6 O8 o+ f4 @1 G3 U+ e
人物周刊:这10年来,你感觉老年人对情感婚姻的需求有变化吗?, ^# f2 m6 l% {: v& a3 U0 m& [

) m  S" ?" ^4 O, l- `8 w# q$ Q) Z- J  z$ [5 ~
李雨莎:有变化,最开始很多老年人打热线都是哭着说的,他们觉得自己这个年龄,都不该有再找对象的想法,没想到还能有一个机会。节目刚开播那几年,台下这些叔叔阿姨总说,本来不会考虑再走这一步,更不会想去公共平台上找,私下都很难跟子女开这个口,更别说露脸。; Q' {; ?4 H( Y6 O$ n1 v/ V

* ?. m0 n/ ?8 w% I% V* l3 K* J, ]5 ~0 v0 B; I3 K+ q
人物周刊:他们非常需要陪伴。
" p* {& A! R7 Q0 Y- l; x' l( R4 Q  }7 m$ C: D8 c4 `( n

# y+ Y0 B4 n9 w5 F+ p8 B李雨莎:对,老伴儿是子女替代不了的,现在老人都更愿意自己住,两个人单独过,不和孩子住一起,也不愿帮他们带小孩。很多对老人在台上牵手成功,下台也很快牵着手约会了。我们举办集体婚礼时,大家起哄说,“唉呀,亲一个亲一个”,他们也大方配合,他们说在家每天都会拥抱。做回访去家里采访,有的老爷爷会很羞涩地说,在家叫老伴“宝贝儿”。你发现即使到了这个年纪,老人对情感的需求和年轻人一样炙热。
: N2 R' C2 R: K& l& q4 C9 ?/ j. ?$ s& E

: ^' d% G) c9 q5 d人物周刊:很多人观念里老年人就是省吃俭用,过很简朴很养生的生活,没太多需求。现在是不是跟整体的消费水平有关,我们渐渐发现,现实中老人更想得开、放得开了。
, v6 }  q/ ~4 [9 _. a9 K4 y/ Z  x9 b7 `1 x+ c
# f/ ]- y6 _/ ~7 n5 q$ f
李雨莎:就比如现在流行的候鸟式生活,在东北待一段时间、北京待一段时间、三亚待一段时间,异地养老。老年人的需求也是越来越个性化。慢慢我就注意到,他们的养老规划具体、明晰,他们对晚年生活有挺高的要求。5 @) n( a% X5 ]' w6 _7 r0 g

* ~5 s" w6 a& Y* z5 ]4 Y. W+ \8 X7 U0 D) r  a+ A& u8 k% c
人物周刊:他们不会因为对死亡和孤独的恐惧而妥协、迁就更多么? ( |$ N. B  n- n0 }

: r9 y. @1 _6 T- q) ~# \* ~$ g
) U1 U( p2 i* H李雨莎:他们会因此而鼓起勇气来相亲,提出自己的需求,勇于直面这件事,而不是降低自己的期望。1 a5 U6 e, S5 A/ t) e1 @
# ^* r7 x. C5 j# _* Y
" r) L, w. v  c! ^
有一个阿姨曾在台上说自己的经历。她一个人住。有天她去挂窗帘儿,挂窗帘的时候不够高,踩着凳子。凳子翻了。她摔倒后,离电话也很远,离门也很远,她不知道怎么求救,很绝望。她说她当时就趴在地上,从窗口一点点挪动,爬去客厅拿电话,这一分一秒的,她就一直想她绝不能一个人过日子,一定要找一个。
0 |; B+ ~7 [8 i( d$ Z; x
9 Q9 M; l/ H4 G" W+ K/ J2 j& o& i( j; j6 U8 i0 @
还有位大姐,她睡觉前忽然想起来,怕家里菜和肉坏了。她把肉和菜煮下,开着火,自己坐在沙发上睡着了,睡到半夜被烟呛醒,锅都糊了很久。她吓出一身冷汗,如果被熏死了,或者是被火给烧了,一瞬间就没命的事儿。: S6 e" Q/ a9 [& @, P8 S

1 f$ t% Y* P2 O  M
+ G3 U  Z7 O. c# E7 D3 X3 a% k8 O人物周刊:确实有这样的恐惧。
3 n. k" q/ y3 i$ p; a1 E" V/ B
3 H  G: \9 t! `0 E5 R. z
- j* d: x' `$ g( R) N李雨莎:很多六七十岁的老头老太太,他们就会说,“哎呀楼里边又有一个人被救护车拉走了。”这种都会变成“赶紧找一个老伴”的信号。他们尤其担心在家里死了一段时间才被发现。
# B, Z( L# q& H' i
8 S5 A4 `( O' }1 A% k- M: P0 r0 G7 k3 g# \  {( K+ o! v" P3 v5 Y* n
人物周刊:我也经常看到类似的新闻报道。现在这种现象是不是越来越多?
- c- W$ H* q- ^# H5 b* F1 A( t
* m$ G( p* l1 b# z, K8 i
1 t8 W* s; G2 n: h( u李雨莎:实际上不多。但是老年人有这种负面关注,到这个年龄自然关注这些,然后就来我们这儿了。有时候觉得我们这节目不是一个单纯的相亲节目,更像一种解决养老问题的方式。' q4 B+ d) u8 k8 b% z9 Q
/ o, a& x8 Z  `. ?' o, g

& W* V* K; P; n( _' h! I' m4 n5 l; k. ?人物周刊: 现在中国的结构性养老问题挺严重,又好像没什么可行的措施可以解决,大都是互救自救。  Z/ y4 ^" Z9 k0 e3 h% t6 b: ~
& _1 j, i: O1 S0 {3 n% \; W# M
9 `3 _* I' d( q5 I5 \. T: n2 y  ~9 B
李雨莎:互助的现象比较多,像家庭式养老、社区养老、抱团养老等等,会是未来的趋势吧,那种情感上的需求会大于对伴侣的真正需求。
, d( F; R4 O, S, u/ L* A& O7 P! D1 m- g9 V

7 p/ d0 g: h9 l
1 Q3 Q: ~* f, A& ^3 Q9 R0 d/ J$ E6 s' n
1 z6 g$ ~! b, p老人相亲有年龄门槛
4 L( f5 ]* @' b2 {6 G3 H2 D. H6 f
1 W3 e+ j# q) D1 |
5 Y7 Z1 l3 y0 `: Z9 g人物周刊:有没有人不是冲着相亲的目的来联系你们的?
0 y; `1 v4 }* B/ T/ Z3 H8 t. W9 j  @8 R& G$ e$ ~5 G( I1 Z7 ?
6 W5 q9 O- a; T* h. n
李雨莎:很多各式各样的,有夫妻两人一块儿看节目后联系我们的,也有为了给父母找对象的年轻观众。大家最好奇的是这个年龄段的人都是怎么过的,跳什么舞、唱什么歌、去哪儿玩、有什么兴趣爱好等等。我接过一个电话,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太太,说自己不是来找老伴的,就是关心节目里有一些家庭现在怎么样了?那个得了肺癌、房子分给子女的,找到老伴没?诸如此类。 
$ K) `. N% C. P9 B: z1 @+ n% C# j7 \( j! w: x# w
9 z" O% d: b) y3 e, P
人物周刊:这种电话多吗?
. Q( G( W, V/ X" a) e' W
( ~4 e- W; Q. E% c0 e+ f/ C/ |8 J. O# W9 Y7 n' g4 b7 {% Y
李雨莎:多,至少占三分之一。我接到一个热线,有位男士的信号不好,他就一间一间屋子换,从客厅到书房到卧室,他只是想找我们聊天,怎么都不愿意挂。有的人诉说自己的生活,说着说着就哭了,哇哇哭很久。你只能先安慰他,给他做一个简单梳理,比如说他们孤独,也不爱出门,老伴走了,走不出来。我们都要尽量简单开导一下。
8 R& `& x% \( I: \/ `- }& R% M# @* S0 O/ h& E9 V9 s( E

! L* F; m% n" S/ F1 p& O人物周刊:对于他们来说,多大年纪是一个坎儿?
$ D$ y" E4 O+ j# {1 w2 r) C6 X  @" b. f% l
& J$ O0 l! G+ q1 x
李雨莎:来参加中老年相亲节目的男嘉宾,一般是60岁左右,这个年龄段的人最多,70以上的男嘉宾几乎没有。超过65的女性也很少有相亲机会,她们不愿意来,总说“哎呀,我这么大年纪了”,确实来了竞争不过年轻的,不如不露面。+ A# x' Y* d. `( b
4 a1 S( T; m7 t' t3 a
+ s" t* m; C/ ]3 y6 R
人物周刊:70岁以上的男性很少?
: p1 P( N4 i7 q1 O- h
! V% s1 i7 q8 v$ N( X, Y! c
2 w$ q% m% V8 a/ M9 s' J9 Z李雨莎:没有70岁左右的女性上节目,只有60岁出头的女性,但女性也不想找70岁以上的,嫌年纪大。
& o* I2 Z9 u% R& F$ A' j) b
' A' Y! S# o5 W* i: F9 M
9 F& I/ N* @7 f6 A9 r) _人物周刊:男性主动来电话想要上节目的最大年龄是多大? 
4 r2 w- z& s% ]! f* z7 ?% g7 O0 V5 d
$ T- W' U. T/ O; d: `- `/ \( o" S) u4 [  R3 B5 {9 g& \) L
李雨莎:年龄最大的有一个82岁的老爷爷,不过特别受欢迎。他人特别精神,身体素质好,头发没几根白的,性格又好,很幽默,还长得很像蒋大为。他上节目的时候看上了一个56岁的女嘉宾,跟他同台竞争的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两人站在一起,看起来差不多。 : e3 g; H+ a: n2 J

, @0 a. r" k; |- A  n/ h5 U0 T9 r) n; ^! x$ x; W7 s) J5 f
人物周刊:虽然说是爱情,但可能涉及的现实因素非常多。- h4 S* x9 [) z( e
" f' @$ W/ l$ R& \- Z0 ?1 e/ a4 a& J

% f- V, e8 P1 ]$ }9 m李雨莎:对,这不是很单一的原因。不过男性在性的需求上,不管多大也都是存在的,不管多大年纪,哪怕是看也是一种需求,很多男性都喜欢漂亮、年轻的。
. t# c) M, U' B9 |5 @# i
& L$ m1 B; m+ C& j6 P/ F
( G6 F$ ]# J  U; _人物周刊:听起来和年轻人相亲的状态也很相似?8 V% d9 p4 o. U. S

& W# b0 b9 L& t
5 e- y; B$ E; F$ {李雨莎:不完全是。这个年纪要考虑的问题就不只是个人,还有个人财产、生活习惯,子女也会成为比较大的阻力。我们能见到的存在“生存者偏差”,已经到我们节目的,子女反对那一拨已经被滤掉了。% n) I% ~" }' x$ ^

2 @7 y# |- Y6 F2 R" c$ p: _' {% n6 M. y6 S' P& y# f0 A8 w
% C: b3 a! W, `
2018年8月17日,黑龙江哈尔滨举办老年人相亲会,一位女士在纸上记录信息" k, j, R8 g" @, ]9 \9 h

# J+ g1 `9 |0 A/ Z$ }7 G
) N# z* l4 _8 u/ l8 V/ L9 D
8 K  O4 d3 R% P# c( s9 j' K5 b/ f5 `3 {8 s
老来伴是一起面对死亡/ I) K7 F  b) H, f2 s  Z
& N, I+ \+ [0 m$ L
/ Z5 j- X9 y" W
人物周刊:子女反对多是出于财产考虑?
3 H% u3 W6 J6 Q, `7 @. h
. S8 ]! }( y6 B% h, W# }
9 D' o5 k9 \. d% q# H, H+ L李雨莎:这里的问题也很复杂。有些老人会带着子女反对的意见来到台上,寻求专家和观众的帮助。但这样的情况很多已经在热线环节被过滤了。子女首先就是情感上能不能接受,比如说妈妈刚刚去世几个月,爸爸就再找,孩子不理解。另一方面,子女担心老人上当受骗。4 f( A5 e0 D3 E2 K/ A1 @4 Z
" y' Y% E- L5 J2 e2 R

. D9 \, ^1 z" L现在不是有些保姆带孩子,虐待孩子吗,其实老人也有一样的风险。很多子女有心结就是因为这个。再一个就是没房子。北京的住房是一个大问题,如果你年纪大了失能了,给你接回来照顾没问题,给你又找一个,往哪放?而且能不能生活到一起去?看你条件够了,自己有独立住房,我也有独立住房,没问题,那就是遗产问题。遗产怎么安排?$ g6 u. Z$ f8 h1 s) F) n3 w+ N
" S0 n8 d4 d- d4 W9 D

) I; n+ d! B$ @( ^人物周刊:办节目这么长时间,你自己对老年人情感问题会有些感悟吗? " \- M, M, s- H# X4 `

, w4 t: g2 \+ g) P& j' {4 D/ @% v- t+ S) y( f, N. ^& t. }' O
李雨莎:肯定会有。就像我之前说的,老年人相亲的需求其实就是对一种养老方式的需求。3 ]/ i  N& j* X: w% p# ?

- x) C$ P+ X; Q6 i
: l0 a& K* n5 O5 e/ o. {  v: m( H我自己爸妈也这个年纪,他们在一个屋檐下,也不会住在一个房间里。其实一个人到老之后是需要一个相对独立的的相处方式。在一个房间里他们睡不着觉,比如我爸打呼噜我妈就睡不着。我妈睡觉很轻,总爱翻身,也影响我爸。其实像上我们节目的那些人,有一些真的都是这样。就是在一起可能也不睡在一张床上。8 l; P6 ^1 X" Q5 N, `
5 W1 D) S7 c6 v7 u) f4 \7 ?

) }/ f- u0 i$ m人物周刊:那如果谁半夜出了什么事儿,另一半能知晓么?
7 X; x- Z9 p; f
* ]6 @# @# _! ]: K; g  u. Q( @& \# S" q5 F% j6 G- j: F; b
李雨莎:但她/他是你身边最近的一个人。我遇到过一对在集体婚礼结婚的,就是在之后几个月,老头突发心梗还是脑梗,她是怎么听见的呢?他俩虽然没在一个屋,但是她听见他上厕所,很久没回来,她就赶紧去,发现他身体冷得不行了,然后叫救护车。然后我们正好春节去回访,老头说幸亏找了这个老伴,要不然就没命了。
" u" R6 [# J1 {/ _5 n7 V  |- p3 n5 z8 r5 G  Z* L( {) @

+ b5 H, S( ?- [, \3 P我觉得他们的故事影响了我几方面:一是对死亡的感觉,一般年轻人不会去想这些东西,但我们见多了,会变得相对坦然和平静吧,反观自己的情感生活,发现自己的宽容度也大了。然后专家经常和老年人说,你凭什么找一老伴儿就要疼你、就要对你好,其实大家的感情都需要培养……想找就要早点找,花一段时间去培养感情,人家才会在你生病的时候在床头照顾你。其实很多人到这来,会受到很多心理教育,有更多技巧解决夫妻的情感关系问题。; Y5 E, m7 q' e' g

1 N+ d5 ^) J8 P+ A9 c+ Z; L  n& w) F( D5 e
人物周刊:关于他们对情感的认识和行为,你会有一些改观吗?7 z  M1 h6 H, Y0 \2 o" w
) Q2 d: |7 h' D! i+ l+ M
6 z" i( `7 l" w' t9 d! [
李雨莎:我个人觉得,许多老年人对情感和性的需求,和年轻人的状态完全不一样,他们更多的是出于对死亡的恐惧,所以找个人来陪,相对来说更难找合适的人选。但我们也接触到不少老人,很单纯地付出真心,也收获了相依相伴的爱情,挺难得的。我希望更多的老人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抛弃成见,更快找到伴侣。8 o* k% B6 }9 v  G: C
2 |; _4 n+ a" v% j7 M* o  G, z
2 i- K2 I8 q, ?2 }& d8 e( I! K- p. j; x
% L) G9 I9 b3 V6 J- @
- ^- k8 G( }5 ]! A3 K. i; X# i

, a% Q: T& h) O' s# r5 p5 M
. @- T1 f5 K; W4 k1 ~9 d& s; e  l

, S: V& B! t& x' O! @/ I3 q

+ F8 H5 F: i" _6 n" W  y

% A9 D; g$ w' B, E4 E. q
中国人物类媒体的领导者
) O/ g  i+ q3 {2 C; I

; G% C2 i8 L0 p  N( s" ]9 M
提供有格调、有智力的人物读本

$ O3 I: @" o. l$ ?! M8 T
记录我们的命运 · 为历史留存一份底稿

- P1 h" h; f' u% K
: Z% d6 }; c+ W) c9 c0 O6 `
1 S/ W" ^. ~5 {, F$ J! @$ }" B

& d7 ~' e$ r7 P8 U: N, r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订阅和购买最新杂志☺% U' t8 C7 C' I0 \" L" A% \

2 Z/ E2 ^5 _3 o来源:http://mp.weixin.qq.com/s?src=11&timestamp=1567146603&ver=1821&signature=OcEs*dV1pZISQsdz-DhVzkZpb3bi1GasXXlXUBPsbp2iyG0HtXRSbVhrZoVRa54pO613DW39fCnSR2-W8gBkyH57qKpF7UF9arsPa4wZTRukX-5YDq9UEOX9cKsLyYMJ&new=1
0 H0 m% A$ R9 V7 {+ |2 Q6 b& g. r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帖子地址: 

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优酷自频道欢迎您 http://i.youku.com/zhaojun9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6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 粤ICP备18056059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7-14 07:10 , Processed in 0.050958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Mxzdjyxk!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