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p Store中不少App均受到黑灰产违法评论困扰
3 ~* W1 V" [( [# O2 f# u) b* N“只要发现违法信息评论刷屏,就会发动大家去投诉,投诉之后下来了,但过几天又来一批,不断反复拉锯,占用了很大精力。”0 |4 u {' e9 p" ^& H) t, G5 i; c
一位在苹果App Store新闻类位列前十的App负责人说,自从开始发力推广之后,就陷入了跟黑产刷评论斗争的车轮战和持久战,而每次通过官方渠道向苹果反馈,从来没有得到任何回复。/ ~7 c! S5 ~6 V9 F
在App Store中发现,不仅仅是上述一个新闻类App深受违法信息评论困扰,在购物、音乐等20多个大类中,每个类别前十的App几乎遭到违法信息评论的“全覆盖”,深深困扰着App的运营者和用户们。4 _: p0 h& m/ j9 i
开发者:认认真真做产品 用户评论却看不到
. M% P8 Y4 W' C- }“每次都会在苹果开发者后台进行投诉,就是根治不了。我们只能自己组织力量,发动群里的小伙伴进行投诉,但每隔一两天就来一波”,某新闻App推广负责人小南最近很“心累”,他认为苹果对这件事根本就没有重视,“推广赌博网站明明是国家明令禁止的事,苹果却完全不理睬。”
1 P; ^ k# d7 P4 D8 g4 {% @“防不胜防”,某房产类App内部人士小林也对App Store进行了类似的吐槽,“灰黑产信息数量太多了,没有那么多人力无时无刻盯着屏幕去看,而且现在只能对单条评论进行投诉,工作量也是蛮大的。”; b3 A7 H+ G* `0 u% z0 y. y
小林表示,有时候向苹果反馈会受到回复,但内容都是像“已经了解到您的问题”之类的标准回答,也无法确定究竟是苹果算法删了恶意评论,还是投诉起了作用。
6 t3 C1 f1 f9 A“我们认认真真做产品,用户很多5星好评看不了,看到的都是博彩、赌博等违法广告,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小林建议,作为比较主要的市场,苹果应该针对中国这种 “接地气”的灰黑产“玩法”做出相应措施。. d( C8 X# L6 @! a
以用户身份致电苹果客服,在索要了手机IMEI码以及电话姓名之后,客服给出了重启设备、还原手机所有设置、退出账号重新登录、卸载相关App再重新安装等建议,表示没法直接判断出原因,将详细记录问题并做反馈。
6 h$ a5 z+ v. W5 D但当询问相关答复是否会进行回电时,该客服表示,自己没有权限回拨给用户告知解决方案,称“如果问题一直没有解决的话,再次来电报出案例编号,同事就能看到此前提出的问题是什么。”
9 D& a' v) [/ X' p( q如此“官方回复”,显然不能解决问题。如果用户或者应用开发者能通过简单的重启手机、重新登录账户解决问题的话,就不会出现如此泛滥的违法信息评论了。0 X4 i% e4 |! @2 X8 Z8 }8 ^
法律专家:苹果应用商店应积极履行相应的管理义务
( k6 r' }$ b" c虽然用户评论为UGC内容,但是苹果作为App Store运营审核方同样需要承担相应的监管义务。
2 ^9 j7 z" O# s9 B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俊慧表示,按照《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加强对其用户发布的信息的管理,发现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该信息,采取消除等处置措施,防止信息扩散,保存有关记录,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f$ s0 R" Z+ ~/ E' x" Q. K
李俊慧表示,苹果应用商店作为一种特殊的网络服务提供者,也应遵守包括《网络安全法》在内的各项法律规定,对于用户利用其平台发布不当信息应当履行相应的监管义务。
3 z8 h( E* Y; p! v- e. k9 T( l“此外,在对应用商店内的App提供用户评论服务时,应用商店也应遵守《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相关要求。” 李俊慧称,按照《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第八条规定,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对发布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的信息内容的,应当及时采取警示、拒绝发布、删除信息、限制功能、暂停更新直至关闭账号等措施,并保存相关记录。' i" f5 F1 g' {4 |+ h
李俊慧解释称,“简单来说,对于一些用户利用应用商店用户评论机制,发布违法犯罪信息的,苹果应用商店应积极履行相应的管理义务。”
6 K" b x1 i- ~5 |1 F" z3 \博彩等违法信息评论在App Store泛滥,苹果可能会受到哪些处罚?李俊慧表示,按照《网络安全法》第六十八条规定,网络运营者违反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对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未停止传输、采取消除等处置措施、保存有关记录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并可以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关闭网站、吊销相关业务许可证或者吊销营业执照,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 u5 {5 W+ P7 U( g业内人士:苹果缺乏审核机制! B$ P6 T( g5 c6 Y) H
相较苹果,安卓各大应用市场并没有遭到违法信息广告的刷屏,而开发者们也一致认为安卓厂商有更好的反馈渠道,清理力度也比较大。
0 M6 U3 H' m* W4 Y \* p小南透露,与安卓厂商联系会得到及时回复,官方人员表示实在无关的恶意差评,可以整理收集证据,然后发申诉邮件,厂商再做相应的审核处理。
( E' H" D( c- r7 k$ a$ w“在安卓厂商上发现恶意评论联系厂商或者相应客服,把问题说明清楚之后,他们的解决速度是很快的。经过一两个工作日,比较负面或者很恶意的评论都能删除掉。”小林同样认为,安卓厂商的清理力度比较大。. g t# i: B! E9 c B5 v
此外,在小林看来,“安卓厂商整体比较分散,是没有苹果这么大的,灰黑产也更倾向于在苹果上做这样的动作。”
( C* m4 Z+ P9 E: f另一位业内人士则给出了不同的解释,“由于安卓的评论账号均为实名手机号,而在App Store评论只需要Apple ID,安卓评论成本高于iOS端,所以安卓的评论会比苹果好很多。另一方面,苹果缺乏审核机制,对开发者反馈不理不睬,也造成了灰黑产在苹果平台的滋生。”" A3 x/ S( z: M& H3 _
尽管应用商店无法控制用户评论,但作为运营主体,苹果都应该给开发者和用户提供一条正确而有效的反馈渠道,而面对泛滥的违法信息,苹果也应该有所作为,建立起相应的审核机制不能永远通过“官方回复”敷衍了事。
- H& X. |$ w& u5 W, C4 E6 X/ R作为一个已经存在3-4年的问题,为何苹果至今没有解决?或许苹果真该好好反省App Store的服务和管理体系了,早日还给用户和那些认真运营App的开发者们一个清朗的应用商店。
* V& ]( n/ _' [
+ L0 w8 i* e, G% [' L, o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LgNqxji
9 P: |2 @2 f* S2 y4 b) {( ]" r/ e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