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对App消息推送混乱,工信部牵头成立了安卓统一推送联盟,集合整个行业制定和规范App消息推送。
6 U( k1 C M8 j- Z) N而针对App过度索要各种权限、搜集用户隐私信息的乱象,国家也要重拳出击了。
" }2 Y6 _2 [ K+ ?) m7 X + U' @ w( d/ k) v, B: e
近日,App专项治理工作组在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指导下开展了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安全评估发现一些App存在强制授权、过度索权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等问题。针对这个问题,App专项治理工作组制定了“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征求意见稿)”(下文简称“认定方法”),日后判定App过度获取权限将有理可据。2 g7 |# W+ |# X" s
据悉,“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征求意见稿)”是落实《关于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的公告》,依据《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参照国家标准《个人信息安全规范》制定的文件。4 K7 A- V+ i5 B' @; m+ |: ^: I
据悉,本次公布的“认定方法”明确了APP没有公开收集使用规则的情形,包括1.没有隐私政策、用户协议,或者隐私政策、用户协议中没有相关收集使用规则的内容;2.在App安装、使用等过程中均未通过弹窗、链接等方式提示用户阅读隐私政策,或隐私政策链接无效、文本无法正常显示;3.进入App主功能界面后,多于4次点击、滑动才能访问到隐私政策;4.其他违反公开收集使用规则要求的情形。2 k) N3 P) b8 J) ^0 k
此外,“认定方法”也对APP没有明示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的情形做出了解释,包括:# j+ i" S c& Q
1.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违反合法、正当、必要原则,如仅仅以改善程序功能、提高用户体验、定向推送等为目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9 N& A) [6 K5 [: x
2.没有逐一列出收集个人信息的类型、频率,特别是针对个人敏感信息;
4 N& Z( a( n5 e3.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发生变化,未以适当方式通知用户,适当方式包括更新隐私政策并提醒用户重新阅读授权等;' ?% T* k) W' z) y8 E/ b8 s- @2 _
4.在申请可收集个人信息的权限时,未告知收集使用的目的,如在申请调阅通讯录时没有说明原因;2 W8 S- |7 H! P: n, n# N; z8 R# A
5.每次要求用户提供个人敏感信息时,如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未同步实时说明原因;
4 N1 a# O, \. Z0 \( ?9 w6.有关收集使用规则的内容晦涩难懂、冗长繁琐;' L2 n. S7 e) L7 g) W4 o4 i" i) \
7.其他没有明示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的情形。$ |* e6 @$ Y( u7 f5 F' Q9 N$ {
对于目前用户反应较为强烈的“APP未经同意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问题,“认定方法”也明确了具体的认定情形。包括:4 G$ W* a, X# E3 K; U- J+ a0 S
1、未经同意就开始收集个人信息,如App首次运行、提示用户阅读隐私政策前就开始收集个人信息;
$ U8 C) Y& A2 Z2 ^( @6 w2、用户明确拒绝后,仍收集个人信息,如用户不同意被收集地理位置信息时仍然收集;* _$ b, ^+ c0 _2 U, c! P. ?" b
3、实际收集使用的个人信息超出用户授权的范围; ^; c7 b: g% F* r7 p9 ^
4、利用用户信息和算法定向推送新闻、广告等,未提供终止定向推送的选项;
; G5 N% w* X+ c- N' \! E z+ G5、未经用户同意,私自调用可收集用户个人信息权限;
. L' c5 S. p d$ }8 M6、在未打开或使用App时,App后台调用用户个人信息;) O% Z" k6 u# I& C: L2 }; k' A
7、未经用户同意私自更改用户设置的权限,包括App更新时将用户设置的权限恢复到默认状态;
$ x1 L1 H% ]6 j5 ~8、用户明确拒绝App收集个人信息请求,App仍频繁征求用户同意,干扰用户正常使用;
6 x7 i5 s9 S3 w2 W' I% j9、违背与用户约定,不按隐私政策中的收集使用规则收集使用个人信息;
/ o1 a {5 C9 y9 f: v) e10、其他未经同意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情形。" d2 n7 e8 T) E. y* J! y3 u
在如今对APP搜集个人信息的纠纷中,关于是否属于“必要性”的认定往往最容易引发争议。在“认定方法”中也对违反必要性原则,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的情形做出了明确。包括:" a' W) ~) A! Z |
1.实际收集的个人信息类型与现有业务功能无关,无关是指该类信息并非实现现有业务功能所必需;, b/ i* h; b( I% S7 W+ A& g7 j( E
2.在用户使用业务功能时,收集个人信息的频率等超出所使用的业务功能需要; W9 \( K+ ]$ e/ V5 b$ _3 j
3.捆绑多项业务功能一揽子征求用户同意,不同意则不提供任何单一服务;
Y( x( k! c+ X+ x4.当用户拒绝某一业务功能收集个人信息的请求时,App停止提供其他业务功能;
) n+ n( Q$ Y- ^0 ]& ]5.如提供未经注册即可使用(如支持浏览、游客模式)的业务功能,用户若不同意收集此类业务功能所需以外的个人信息,App拒绝提供所有服务;) y4 @" m$ D, X! ?2 \0 ~
6.新增业务功能时,需收集的个人信息超出原有同意范围,如用户不同意收集,则拒绝提供原有业务功能,新增业务功能将取代原有业务功能的除外;% h+ W) o( j, M( B, ~
7.申请打开可收集无关信息的权限;/ \& D* W( w6 g5 b% Q8 f
8.其他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的情形。2 ]" c0 s- O4 u% c3 i2 P
个人信息的泄露甚至贩卖,也成为了APP用户最为关心的问题,在“认定方法”中也明确了未经同意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的情形 ,包括:
$ O. d# N2 J/ o# @& h. i4 P1.未经同意,且未做匿名化处理,从客户端直接向第三方提供个人信息,包括App客户端嵌入第三方代码、插件(如sdk)等方式向第三方提供;
4 W6 M( a" O7 i' h+ v" c: \2.数据传输至App服务器后,未经同意,且未经匿名化处理,向第三方提供其收集的个人信息;
0 N% Z6 u4 i- Q2 V3.其他未经同意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的情形。5 M8 J5 J' G7 E, B) i y s% w! q
此外,“认定方法”还对未按法律规定提供删除或更正个人信息功能的情形做出了明确,包括:
0 U8 g6 [0 ~1 O0 g3 _1.未提供更正、删除个人信息,注销用户账号的功能;
* z. h! e7 l9 i8 F* Y z0 j7 {# `2.对于提供在线操作方式、客服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的,进行相关操作未响应的;
. r0 G- D- v5 s j$ G. [3.需人工处理的,受理后未在承诺时限内(无承诺时限的,以15个工作日为限)完成核查和处理的;1 ?- H' o2 T# g4 j& \
4.更正、删除或注销操作提示完成后,依然未能更正、删除个人信息,注销用户账号的;
k0 ~. [2 s/ L" Z8 H5.其他未采取措施予以删除或者更正的情形。
7 Q: k2 q8 {8 B' X7 k6 _% s% o/ L在日益凸显的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方面,“认定方法”也对侵犯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合法权益的情形给出了解释,明确了. C% v8 e) N1 m b8 _% {
1.未经监护人同意,收集使用14周岁以下(含)未成年人个人信息;
, m8 p" r* `8 n( s9 S n. O2. 未经监护人同意,利用14周岁以下(含)未成年人信息和算法开展个性化推送新闻、时政信息、广告等定向推送活动。, n% t, k2 T1 a0 H' o
为了明确界定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方面的违法违规行为,为App运营者自查自纠提供指引,为App评估和处置提供参考,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提出反馈意见:
% P# D' U6 s2 b" I! D/ {! x+ \电子邮箱:pip-02@tc260.org.cn,邮件主题请注明“认定方法征求意见”
- {3 z- k* G- M! t' D通信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225号636办公室,邮编:100010,请在信封上注明“认定方法征求意见”' m4 @6 G; `6 K5 H
截止日期:5月26日) D8 W' i6 o% {# f; c9 ~
3 ]- a$ ~( f4 P6 l) k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LvqOgtt
; l" G3 K$ H7 d#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