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像是指纹和基因,每个孩子的性格与特长也是独一无二的。作为老师,我们没必要去要求每个学生都一样,与此相反,我们应当去发掘他们各自的闪光点。
# Z8 n) M3 C) ? |- S* l 2 Q! z4 F2 U# l& }6 H
曾经带过两个男生,A活泼好动,喜欢阅读,为人也很幽默,在学校里常常主持一些活动,高高的个子,不胖,但也说不上瘦,长得挺帅的,是我们班很多女生的梦中情人;B很文,喜欢独处,总是在教室里自己计算些什么,矮矮的身高,瘦弱的体形,黑黝黝的皮肤,眼神里总带着些执拗。$ B/ j; F: b8 ~8 z. U( c/ A
8 ?( ~3 f/ ?1 z {: c7 w) r2 w
A上课的时候眼睛里总是带着光,听课格外认真,不过,当下课铃声响起的那一刻,A的屁股肯定就已经离开了凳子;B上理科课时就开始自己刷题(这个去了解过了,他假期里已经在辅导班里学过一遍了),下了课也是在座位上安安静静地做题,他是我带过的所有学生当中最自律的了。自律到有些自虐,他从未在学校喝过水,也从没在学校里上过厕所。这个我是真的很震惊,之前还奇怪这孩子嘴唇怎么这么干,直到有一次这孩子因过度疲劳晕倒在教室里,把他送医务室后让他喝点水他不喝,在交谈之下才知道的。为了不上厕所,一整天不喝水,就为了省下时间来学习,何况当时他们才初一。虽说山东高考压力很大,但初中还没有卷到这个地步吧。虽然这个孩子很努力,但常常在关键时刻掉链子,他把考试看得太重了,甚至于重过了性命,临近中考,我们老师都去找他做疏导,给他加油,最终以第一的成绩考入一中。高考考得也很不错,青岛市的状元,现在就读于清华大学数学系。3 Y0 i. I, d$ m' Z% ~3 J
8 {" o3 u- H5 v2 X, q
B这个孩子基本上一直都是年级第一,听他妈妈说从小到大都是班级第一。但即便是这样,他仍然不自信,总是害怕被别人超越。正是因为从小到大的夸赞督促他努力学习,但也正是这个沉重的包裹使他产生一种责任心——我必须努力学习,成为父母的骄傲。或许会有人觉得这不挺好的吗?其实不然,因为它还包括一种隐含的暗示——如果我学习不好,那就不是父母的骄傲了。这种责任感成了他学习中沉重的包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的进步。+ q6 E* A( C$ h% }7 |* F
- v& g7 ?( ]' k A和B正好相反,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就玩,假期里也会预习,但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用来看书,最后考得比B稍差。但是A在学习中是一种享受的状态,可能很难理解,但事实确实是这样的。与B相反,他在大型考试中往往是超常发挥。
/ x% j0 M/ r- S& r4 m. r
/ f# p; K; I1 }0 b! r# W 这当然与他的原生家庭有关,父母都是文学老师,在熏陶之下养成了一种佛系的考试态度。% g9 \; f( F. m6 b6 I4 y
) X7 L1 [9 Z2 [, ~
我常常在想,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哪个更好,其实在一生当中,A的态度是最好的,在学习中享受生活。有时候适当的鼓励会让孩子重新振作,但我们绝不能去捧杀孩子,不要去过度地赞美孩子,给孩子卸下不必要的重担轻松前行。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没必要把孩子变成一模一样。
0 G8 X$ ^! ?2 G4 w3 z- y0 J) A. Q4 D, t1 H- W! ]9 W1 `
来源:http://www.rensheng5.com/duzhewenzhai/shehui/id-180648.html) B; d6 e* X7 @# S" q6 j+ m, D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