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青报 · 中青网记者 杜园春) H( j: x# u' u1 C
实习生 朱锐
+ O# U0 b$ |! ]9 W- v
6 i+ ^6 _5 t- W( i1 M% c! H" v) o, R; w. r* n8 q
! Z$ \8 J% f& E7 [+ x, }" Q7 o
新华社发 秦迎 编制
( n: L; q% Q+ S) T, H疫情防控形势的稳定推动了人们旅游需求的释放,更多人想要走出家门。全国多地景区也都结合实际情况,调整或开发了系列旅游活动。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今年国庆假期 7 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 4.22 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 2872.1 亿元。) f6 t7 C. s' F
中国人民大学休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琪延教授表示,针对目前的防疫形势,各个地区相继推出了一系列举措来促进旅游行业复苏,在宣传方面加大力度,如开展线上论坛讲座,采用新媒体矩阵方式等。多方面、多层次、多平台向广大群众介绍和推荐各地的风景文化,为群众提供更多的出行方式和更多元的游玩选择。
, [7 N$ h( v$ U) U/ C [" v* ~) p' _& v2 _# A) f9 g+ o
& a. v; K2 T+ |" R+ n( a
# N0 u: ~3 @- |
王琪延,中国人民大学休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1 s$ C4 q/ n! |8 Y# k
近几年,在疫情防控大背景下,人们的旅游需求、偏好都发生了变化。红色旅游、乡村游等旅游主题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甚至成为出行热门。对此,王琪延分析,随着国家对红色历史的大力宣传,更多的群众了解了党史,爱上了党史,也更愿意去探索党史的发展过程。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这也让红色旅游受到格外重视。加之在一系列政策方针的出台下,越来越多的红色旅游路线也被开发出来,为人们进行红色旅游提供了场所。
y' ^- n* [ V6 ^7 q他指出,伴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部分地区加大了旅游产业的开发和经济的投入,深入挖掘当地的红色历史文化和乡村风土特征,再结合 " 云展厅 " 等技术,将科技赋能旅游产业,大幅度提升了游客游玩的良性体验,助力了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的大力发展。" 以前一些火爆的热门‘打卡’景区,热度有所降低,人们更倾向于一些差异化的旅行主题和景色。因此,一系列新兴的旅游产业孕育而生 "。3 d$ s$ X# V2 U0 c% I1 Q3 U
与之相随的,为适应当下疫情防控形势和游客需求的改变,旅游产业也进行了积极的调整与转型升级。
2 W' K7 E7 H2 N% _王琪延表示,旅游产业在品质上不断得到提升,并越来越注重传统文化与新兴科技的有机结合,从而实现产业的进一步转型升级。在安全上,行业的各项安全措施更见完备了,安全制度更加规范,为人们游玩提供了更全面的安全保障。在服务上,旅游行业有了更多的人文关怀,例如无障碍通道的设立,为游玩的残障人士提供更多方便。
, j8 W1 W3 C" w* Z. F' l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我国旅游业取得高质量发展,旅游已经不再是高消费行为,更多地成为一种平常的娱乐休闲方式,更多人有经济实力去旅游。旅游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已成为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f: l1 H% z+ B* E" A王琪延认为,人们通过外出旅行能够获得一种全新的生活体验。通过途中的所见所闻,提升眼界,拓宽知识维度。此外,旅行产生的愉悦感,更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4 |4 j3 i1 s+ [, h- f对于备受关注的大学生群体,他表示,由于互联网行业发展迅猛,在之前疫情严峻的时候,就为满足大家精神层面的需求,开展了许多 " 云 " 上活动。比如一些 " 云展厅 "" 云参观 " 产品的相继推出。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们游玩观赏的基本需求。他建议大学生们,可以充分利用便捷发达的科技,来了解不同地区的人文历史和山川风景,也可以提前作好旅行规划,待国内疫情好转再前往目的地旅行打卡。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