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网昆明 11 月 4 日电(范芳钰 李宗蓉 李浩)两年前,这里是铜矿企业的尾矿库,两年后,五颜六色的花朵在这里迎风绽放……这是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汤丹镇洒海村小江四季花海,曾经堆满矿渣、石头的尾矿库如今成了姹紫嫣红的美丽花海。
5 V: S. ?1 X% @! }+ E, H2019 年 12 月,东川区对尾矿库进行闭库工程建设,在尾矿库坝体上种植马鞭草、八宝景天、长春花等,打造小江四季花海。在洒海村 500 亩尾矿库覆土复绿的同时,发展观赏性花卉种植,以观光旅游带动全村增收致富。
- D* L: k" T7 F) x1 D在小江四季花海里,大约五十余人对花海进行施肥、浇水、打药、除草。2021 年 9 月 28 日,花海项目施工负责人张国兵来这里工作,据他回忆,当时这里许多叶子已经枯黄,于是村民们开始进行翻地、整地、铺膜、布设地管等工作。( R, i4 m2 y( }, S: O# n
" 根据花海的主题设计,每个季节,这里都有三至四种颜色的鲜花盛开," 张国兵说,每天八点,花农们开始一天的工作,一天可收入 80 元到 150 元不等,技术人员每天都指导村民进行施肥、浇水、打药、病虫害防治等。
' U; i; r+ }: H" 在小江四季花海项目最开始时,没有人敢保证它能够成功,但实践下来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吸引了很多游客来赏花。" 洒海村 " 两委 " 办主任张杰介绍,洒海村一方面通过果蔬种植、花海培育、项目建设,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吸纳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和务工参与其中。另一方面,由村级完成旅游主体设施构建,比如:四季花海、观景平台、休闲栈道、创业创富基地、商业美食街等建设,并向村民宣传主导产业,引导村民开民宿、卖特产、入驻创业创富基地,共同致富增收。
4 O) a4 n) |2 w7 j
* \. \5 N+ m% H
# Z8 Q; V0 F/ [% l/ v* c1 C# f- l4 P2 e7 h5 u
航拍东川洒海村。新华网 李浩 摄
0 R: x% w# Z: ^, P9 _8 n据介绍,当地按照村民土地权属面积,量化入股的方式参与集体经济分红,让尾矿库作为洒海村 " 三变 "(资产变资源、农民变股民、资金变股金)的试点。目前,小江四季花海建设项目已完成 500 亩花海 14 个主题大地景观花卉种植,以及部分旅游附属设施建设,完成投资 799.91 万元。, x, B& u0 {1 V& i! T! u
小江四季花海只是洒海村农旅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2018 年,洒海村进行易地搬迁集中安置时,便提前谋划未来,确定了农旅融合的发展思路,提前统一了搬迁安置房外观风貌,为后续旅游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 O$ y# v; F' ?2 {) m据了解,当地融入小清河景区总体规划,编制洒海村各组团规划,提出围绕小清河河滩、清河古镇特色民居、小江四季花海、七彩稻田、小江沿岸时鲜蔬果,探索出一条集智慧农业、休闲旅游、田园风光为一体的农旅融合推进乡村振兴之路。
K8 n+ p1 ^! O k6 l. e8 Z此外,洒海村依托昆明金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智慧大棚项目,将东西部帮扶资金按照企业要求建造并出租大棚,带动群众务工就业、土地流转,同时提高村集体收益。, A3 ~9 c- R2 @3 r. {* V) ~
观光采摘、无土栽培、中小学生农业科普……洒海村不断丰富旅游业态,逐步实现农业种植带动旅游服务,旅游服务又促进农特产品加工,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让集体经济借势 " 破茧 ",走出一条 " 花海为引、产业为基、农旅为媒、党建引领推动乡村振兴 " 的洒海路子。2022 年上半年,已明确的村集体经济收入接近 50 万元。(完)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