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t 全称Linux extended file system, extfs,即Linux扩展文件系统,Ext2就代表第二代文件扩展系统,Ext3/Ext4以此类推,它们都是Ext2的升级版,只不过增长了日志功能,且相互向下兼容,所以Ext2被称为索引式文件系统,而Ext3/Ext4被称为日志式文件系统。 备注:Linux支持很多文件系统,包罗网络文件系统(NFS)、Windows的Fat文件系统。 检察Linux支持的文件系统:[code]ls -l /lib/modules/$(uname -r)/kernel/fs[/code] 检察Linux支持的文件系统(已载入到内存中):[code]cat /proc/filesystems[/code] 核心计划 数据区 这些元素相对稳定,磁盘格式化后,就固定下来了。 1、inode(索引节点) 2、block(数据区块) 中介数据(metadata) 这些元素是为了维持文件系统状态而计划出来的,重要代表的是文件系统的动态配置信息,属于形貌性信息。 1、superblock(超级块) 记录文件系统(filesystem)的整体信息,包罗inode/block的总量、使用量、剩余量、巨细、以及文件系统的格式和相关信息。 [code]备注:整个文件系统的基本信息全部记录在superblock,它的巨细一般为1024Bytes,假如它死掉,将会淹灭大量的时间去补救哦!!![/code]2、block group(区块群组) 试想一下,假如我们的磁盘容量高达数百G,当我们格式后,inode和block会非常巨大,为了便于管理,Ext文件系统在格式化时,引入了区块群组(block group)的概念,每个区块群组都保持独立inode/block/superblock,拥有固定命量的block,这样就分成了一群一群最底子的子文件系统。 [code]备注:superblock对于文件系统太告急了,但是文件系统的superblock又只有一个,所以除了第一个block group含有superblock外,后续block group都大概会含有备份的superblock,目标就是为了制止superblock单点无法救援的问题。[/code]3、block bitmap(区块对照表) 一个block只能被一个文件使用,当我们新增文件时,肯定必要使用新的block来记录文件数据。那么怎样快速地知道,哪些block是新的?哪些block是已经使用了的?block bitmap就是这样被计划出来,记录全部使用和未使用的block号码。同样的,当我们删除文件时,先从block bitmap中找到对应的block号码,然后更新标记为未使用,末了释放block。 inode bitmap(inode 对照表) 和block bitmap一样的计划理念,只不过它记录地是已使用和未使用的inode号码,这里就不再敖述了。 group descriptor 形貌每个区段(block group)开始和竣事的block号码,以及阐明每个区段(inodemap、blockmap、inode table)分别介于哪些block号码之间。 列出现在系统全部被格式化的设备:[code]blkid[/code] 挑选一个已格式化好的设备,检察文件系统的具体信息:[code]dumpe2fs /dev/vda1[/code] 总结 Ext家族是Linux支持度最广、最完备的文件系统,当我们格式化磁盘后,就已经为我们规划好了全部的inode/block/metadate等数据,这样系统可以直接使用,不必要再进举措态的配置,这也是它最优秀的特点,不过这也是它最明显的缺点,磁盘容量越大,格式化越慢,centos7.x已经选用xfs作为默认文件系统。 来源:https://www.jb51.net/LINUXjishu/617638.html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手机版|小黑屋|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 粤ICP备18056059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7-1 17:55 , Processed in 0.03852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Mxzdjyxk!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