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央视“3·15”晚会以“共铸诚信 提振消费”为主题,曝光了以下消费领域乱象及典型案例: 一、卫生用品安全乱象 1. 翻新卫生巾、纸尿裤二次销售 - 涉事企业:山东梁山希希纸制品有限公司以260-1400元/吨回收不合格卫生巾、纸尿裤生产垃圾,挑选“二等品”翻新后以7000-8000元/吨高价销售。 - 涉及品牌:好之、米菲、babycare、全棉时代、苏菲、自由点等。 - 危害:微生物超标,残次品含血迹污渍,回收料重新流入生产链,威胁消费者健康。 2. 一次性内裤徒手制作不灭菌 - 涉事企业:河南商丘市虞城县多家服饰厂(如梦阳服饰、健芝初医疗)生产环境脏乱,工人徒手制作,使用涤纶冒充纯棉材质。 - 涉及品牌:初医生、贝姿妍、浪莎等。 - 危害:未杀菌消毒,喷强力去污剂掩盖瑕疵,易引发感染。 二、消费服务欺诈 3. 家电维修“刺客”套路 - 涉事平台:啄木鸟家庭维修平台(国内最大家电维修平台)。 - 问题:虚报故障、表演“双簧戏”抬高收费,平台抽成60%。典型案例包括打开未开启的水龙头收费100元、更换电池帽收费250元等。 - 投诉量:某平台投诉超6000条。 三、食品安全隐患 4. 保水虾仁违规增重 - 涉事企业:部分水产加工厂超量添加磷酸盐保水剂,浸泡后虾仁保水率高达20%,包冰衣后解冻仅剩30%虾仁。 - 危害:磷酸盐超标导致钙磷失衡、心血管疾病风险,包装未标注添加剂。 四、金融与数字安全黑幕 5. 电子签高利贷陷阱 - 涉事平台:借贷宝、人人信等平台,放贷人利用电子签协议虚增借款金额,实际年化利率近6000%。 - 案例:洪先生借款5000元到账3500元,王女士借款3万元到账1.4万元,均遭遇“砍头息”和暴力催收。 - 漏洞:放贷人使用虚假身份(包括逝者信息)注册,平台实名认证失效。 6. 个人信息窃取黑产 - 技术手段:爬虫软件抓取短视频评论区用户电话、微信,三网通信大数据精准获客,每日处理100亿条数据。 - 涉事企业:云企智能、绿信科技等公司窃取企业公众号粉丝及微信群成员信息。 五、其他曝光问题 7. AI外呼机器人骚扰电话 - 智优擎等公司利用虚拟运营商“小号”拨打营销电话,AI语音仿真人,无需实名认证。 8. 非标电线电缆流通 - 南宁、贵阳五金市场销售未达国标的“非标线”,涉事企业润雄电缆伪造检测报告。 --- 社会影响与整改 晚会曝光后,市场监管部门已突击检查涉事企业,米菲、自由点等品牌下架问题产品。消费者可通过晚会直播、网络平台参与维权互动,相关部门将加强执法力度。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查看央视财经、中国新闻网等官方报道。 |
|手机版|小黑屋|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 粤ICP备18056059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7-1 13:49 , Processed in 0.02781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Mxzdjyxk!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