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最近来我们医院就诊抑郁症 / 双相障碍号别的患者越来越多了,但是很多认为自己是抑郁症的患者其实真正的诊断是双相情感障碍。" {& }; f- W1 P" e! ?& k
3 月 30 日是 " 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 ",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胡昌清告诉记者,相比于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人数并不少,但往往更容易被漏诊或误诊,需要引起关注。1 I% J2 S9 X M4 H* {5 V0 l
识别、诊断、治疗 " 三率皆低 " 的双相情感障碍0 d* L# n) i0 N" Z
" 双相情感障碍一般是指在临床上既有躁狂发作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由于其复杂的临床特点,临床识别率不足。在我国,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治现状不容乐观,大众缺乏对它的疾病认知,患者往往在首次出现肯定症状后很长时间才寻求专业帮助,接受正规诊治的比例并不高。另外,近 7 成的患者被误诊过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和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等精神疾病。这些因素让双相情感障碍成为了识别率、诊断率、治疗率皆低的疾病。" 胡昌清介绍。
4 I3 F8 g+ T& a8 v t双相情感障碍是精神科的常见疾病之一,也是国家规定的需要进行发病上报的 6 类重性精神疾病之一。典型的患者通常可表现出 " 三高 " 与 " 三低 " 症状,即躁狂发作的 " 情感高涨、思维联想加快、活动增多 " 与抑郁发作的 " 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活动减少 "。两组症状可以交替或同时出现。
( a! c' J# m! ?2 [+ F' I胡昌清介绍,相对于痛苦的抑郁体验,患者处于轻躁狂状态的时候往往以为只是 " 心情忽然好了很多,想做很多事情 ",对患者不熟悉的人,只觉得患者热心且热情,很难识别其异常兴奋情绪。
2 x; R3 Q2 ^, j$ W, z中国精神健康调查显示,我国双相情感障碍的终生患病率高达 0.6%。然而,相较抑郁症等其他精神类疾病,双相情感障碍疾病诊疗面临诸多挑战,需努力提高识别、诊断和治疗率。
4 I, {$ r0 m W2 {在此类患者群体中,坚持服药是维持病情稳定的重要手段," 患者通常需要接受长期的药物治疗,以减少症状复发。" 胡昌清表示,遗憾的是,很多患者在病情好转后会自行停药,不能进入巩固期和维持期的治疗,如此反复,病情迁延,给治疗带来极大难度。9 V/ g/ N( S& s/ t
单一药物选择较少,多采用联合用药
; v( ]* S e# h! I0 L" 双相情感障碍具有高复发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如果不进行干预治疗,患者的身心健康、社会功能将严重受损。" 胡昌清表示,目前国内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以及神经调控治疗等。心境稳定剂、抗精神病药是主要的治疗药物,而抗抑郁药的使用则颇受争议。# y, x0 q: {% F
胡昌清介绍,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控制病情通常需要联合用药,单一用药较难稳定情绪,多采用心境稳定剂如锂盐、丙戊酸盐、卡马西平或拉莫三嗪等与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联合使用。如果是躁狂发作,还可以短期使用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如氟哌啶醇的注射治疗。
% t0 O" i4 |+ e% H9 c+ J6 b) @今年初,美国药品研究与制造商协会(PhRMA)发布了有关 163 种常见精神疾病治疗药物研发的报告。这些研究管线覆盖多种精神疾病,包括抑郁症 54 种,精神分裂症 35 种,焦虑障碍 35 种,药物滥用障碍 33 种,双相情感障碍 13 种,注意力缺陷 / 多动障碍(ADHD)8 种。
- {; M7 ?" x0 }* |8 C
/ _8 K$ p3 ]1 M; H4 A# Q4 [" e2 {# ] P0 D
/ V5 p [ G" {9 { q$ F' Q" 从国际精神科药物研发角度来看,以双相情感障碍为适应症的品种明显少于以抑郁症、焦虑症或精神分裂症为适应症的品种。" 胡昌清表示,目前对于双相情感障碍的药物研发,会比精神科其他治疗药物研发更为困难。
$ s5 k, h7 |& b$ J+ V5 h1 N" R( d. A胡昌清表示,因为疾病的情感两极性特点,研发时首先要考虑到其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哪个方向,是抑郁发作、还是躁狂发作,在治疗的过程中是否会引起转相的风险,是急性期治疗、还是维持期治疗等。国内关于双相情感障碍适应症的临床试验主要集中在急性期,一类是治疗躁狂发作时的激越症状,属于短、平、快的临床试验,而另一类是双相抑郁发作的临床试验,入组进度较慢、风险高、综合运行难度会比较大,让一些制药企业对此望而却步。/ o: M8 c8 m9 u) c
" 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真心期待未来能够有更多更好的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药物进行临床研发,增加医患的治疗选择,最终让广大患者受益。" 胡昌清说。
E1 B% d9 ]% e7 e% j来源 |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n" B: N2 I j4 x6 c- \1 j) _
责编 | 李各力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