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由迪士尼出品的真人电影《花木兰》(Mulan)于7月10日首发90秒预告片,预计将于2020年3月上映。人们总会在认真看一个时间的数字时心生感喟,比如定神一想,2019年竟已过大半,而距离1998年迪士尼第一次将经典中国故事“替父从军”做成电脑动画搬上大荧幕时也已过了20余年,那个精灵古怪还有些皮的木须,那些或浓或淡的古风水墨画布景仍历历在目。回看那些年对于《花木兰》的影评,“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权意识”作为中心主旨赫然占据着大批文章的眉眼。而今天,我们不再说豫剧唱词里的“谁说女子不如男”,也不再说伊丽莎白一世所言的“在这个薄弱的女性躯体里有着男人一般坚韧的意志”;我们要从刘亦菲最后的宣言:“Its my duty,to fight.”里读出其撕掉性别标签的“自我意识”。- m+ W1 T1 \5 h& H+ v( F7 U' I
“Quite,composed,graceful,disciplined,this are the qualities we see in a good wife,this are the qualities we see in Mulan.”; m' [5 j' V7 D# n+ Q
伴随着媒婆的旁白,一个“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的木兰和一个“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木兰交叉叠画。自媒体人周玄毅在微博上写道:quite是娴静也是不动如山,composed是沉稳也是处事泰然,graceful是淑雅同样是方寸不乱,disciplined是守礼亦是遵守纪律。一个好妻子的要求同样是一名好战士的标准,优秀和优秀是相同的,不分男女,而是人之为人立身之本的共通品质。7 ~; \" v0 b7 I6 C. ^2 C. ~2 j
我们只需赞扬她身上的“独立勇敢、坚毅无畏”的品质,而不需再去赞扬她身上“像男子一样的‘独立勇敢、坚毅无畏’”。
( J5 j L( w& e8 x 国外曾进行过一个社会心理学实验,邀请不同年龄段的男女生来到录影棚,跟他们说“Run like a girl”,他们面对镜头都有些迟疑和犹豫,随后陆续做出女孩子惯有的扭扭捏捏慢跑的样子,当再一次被问到“Run like yourself”时,女孩子们在实验者的激励下做出了自己真实奔跑的样子,不论是6、7岁的小学女孩,还是16、17岁的青春期女生,都不约而同的认认真真奋力奔跑起来。0 [4 [6 T |0 `" N
“你就是这样跑的吗?”+ S1 i1 ?4 B. a) S) S7 b! g; P
“嗯,是的,比赛的时候我就是这样跑的”5 d' l" c9 N, W6 \. s
“那为什么一开始你要那样跑?”- Q' H P( l# y& ?6 d" N
“因为,我想大家认为女孩子就应该是那样跑的吧”3 K% {9 |, W u" R2 V
当那个穿着黄衣服的男生被问到“你认为你刚刚那样跑算不算有损你的姐妹”,他脱口而出“NO”,一秒后又说“YES”,他说我是insult(侮辱损害)女孩,但我不是针对我姐妹。
3 Z& y' u2 ^. M, z. ~2 B" T她们是女生,但她们更是她们自己。当你谈及任何你熟识的女生时,她们在你眼里都将是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浮现的,而非一个带有性别标签的群体。! t& j6 r) f$ P' A* J$ ]
6 q5 Y& P0 m4 X' u5 b% N. z8 v《花木兰》在预告介绍里写道:Harness her inner strength驾驭内心的力量。Embrace her true potential拥抱最真实的自己。在跨越性别标签的觉醒之下,我们更应该看到女权主义路途前方飘扬的那面“自我意识”旗帜。6 g" d; X3 H( L4 x9 W: J
同样是迪士尼真人版的经典故事,艾玛沃特森出演的《美女与野兽》于2017年上映。在上映前,她在《名利场》上一张半裸上半身的照片,将她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引发了人们对于“女权”和“伪女权”的争论。它同样也可作为例子来厘清“女力觉醒”和“自我觉醒”的进阶。
, \2 G. M! m5 H; g 有人抨击艾玛沃特森作为倡导女性女权解放的联合国妇女署亲善大使一边大谈女权,一边露胸博眼球,认为她仍然是利用女性生理特征迎合男性喜好。继而有人指出,此番论调才是真正的“伪女权”,是在男性视角和男权语境下的思考。艾玛露与不露皆为她自有的权利,如果我用扣紧我胸前的纽扣来宣示我的独立,那我同样可以用敞开我的衣襟来彰显我的自由,一切基于我个人独立的意志,基于男性女性之上的人性本有的权利与追求。
# d# b! r" P1 |4 X* v; H萌芽于18世纪末期女权主义思想以英国女权主义者克拉夫特出版的《女权辩护:关于政治和道德问题的批判》为标志兴起。第一阶段的女权主义,过分强调男女平等而忽略了男女两性客观存在的差异。发展到第二个阶段的女权主义在强调权力平等的同时,更加注重客观的生理差异。由此发展出了“女性主义”,强调女性的特殊性,呼吁在社会制度,福利保障,生命安全,人文关怀等方面针对女性制定特殊的规定,政策和法律。+ e3 q' h2 q4 L2 ]) ]3 z+ C& p
但有所进步的第二阶段同样出现了矫枉过正的问题,因过分强调女性自然生理特点,最终走向另一种“生理决定论”之路,结果把女性物化,再次沦为男性的消费品。此时再回过头看艾玛沃特森所受到的谴责之声,便不难理解为何有人称其为“伪女权”论调。
: g/ P1 O% g5 A3 P忽略男女性的区别,关注人与人的差异的思潮被称为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这也是女权主义走到的第三阶段。我们将该阶段的宗旨归纳为反对一切“法则”和“原理”。2 i& r4 G+ C* d2 X$ x h' t. b+ K
# F8 f2 M9 n9 ]8 i; W
如果用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反对对性别、种族、阶级作宏观分析的思想基础来解读花木兰,那便是她打破了只征男兵的法则,突破了只有男子才能尽忠报国,光耀门楣的法则,她能够关注无意识和下意识的自我、关注矛盾、过程和变化。她将自己命运的走向掌握在手里,她清楚自己保护家人的决然和挑战世俗的勇气,明白自己能力的高低与性格的尺度。
}* y$ S8 R- P+ O2 v {9 R6 H5 g4 A4 ^3 j1 l P7 B, l
注意,重点在“自我”二字,在去掉性别标签语境下的“自我”二字。6 O* t0 {! R6 n- e8 o2 G7 A
0 T- V! D: `; H2 N- v. J8 i; [& { 在北欧,社会上仿佛没有太多的“性别审美”,在对孩童的教育上,男生可以学裁缝,女生也可以学焊接。玩具店的洋娃娃并不是女孩子的专属。2018年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报告指出,全球男女最为平等的前列国家都坐落于北欧,分别为冰岛、挪威、瑞典和芬兰。冰岛连续10年位居榜首。
z* ~) j! `$ W d% J( ] 北欧所企及的高度根源于其发达的高福利社会保障,因为极度富裕,所以社会工作硬性难度低,所以有去标签化的空间。. _! Z8 [' p) e
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是由他的金钱和权利来决定的,而金钱和权利主要源于他的工作,即社会分工,那么又是什么来决定男女的社会分工,是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程度和社会组织形式。截止目前我们可以大致从历史中分出三个阶段来区隔这个为去掉性别标签所需要的环境条件。3 j; Y% P3 A+ @- _! A
5 `9 f, _' {" C3 ~0 E1 m+ T/ |
首先,在农耕社会。经济产出基于高强度的体力劳作之上,因为女性有天然的生理劣势,难以和男性完成同等的务农工作导致家庭和社会地位较低,是为社会弱者。! w/ `7 S4 i( K; D
* N6 c K+ U x5 o! m其次,在工业社会,以当代中国一线城市为代表的大都市为例,女性地位基本和男性能够持平,工作分工基本是男女都可以胜任的,例如企业文员、律师、会计师、医生。经济产出从单纯的体力劳作发展到以智慧与思想为动力,女性地位提升得到机会与空间。- o6 L: \* V0 Y/ {7 K
3 P; Z" ~ ?* t7 k
而北欧国家所达到的则为第三阶段的社会条件,高福利填平了大部分因性别差异而带来的男女不平等。
9 U: F+ r9 [6 w% P: ~7 c: v) Y' p$ Q' ]
花木兰的故事处在最低级的第一阶段,因此自古以来我们都将欣赏和颂扬的点落都在巾帼不让须眉的“谁说女子不如男”上;而如今,我们在由第二阶段迈向第三阶段的道路上,我们更应推崇的将是其撕掉性别标签的“自我意识”。是如何通过激发自我而达到的优秀,不分男女的优秀。6 D I5 @1 I! F- y2 V
曾有人问“你觉得最高法院9名大法官中有几名为女性是正常的?”,4名还是5名?“当9名都是女性则为正常的”。这同样意味着,“当9名都是男性时也是正常的”。因为我们不再需要为了女权而平权,需要考评的仅为法官的专业水准和个人综合素质。6 A1 o/ g9 x1 R: j7 g. E
5 f' d! ^# K, z即“自我”。
+ \, H0 n. ]1 y6 S% v+ u
v2 G8 a: L: c8 b5 r. L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MYHDTak
3 b& t0 H! ^8 X, e u( g) e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