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6.18大促主会场领京享红包更优惠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394|回复: 0

20年前他们从微软离职,用“小黑盒”登上网络存储界的铁王座

[复制链接]

20

主题

0

回帖

1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0
发表于 2019-11-25 01: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4 l  J. n7 n% z  X$ p7 t; |

- W9 ^: S' F5 y; Q0 H  a
脚本之家" `. L& O7 U: J* \  j6 Y+ U% `# k* d, U
: s; ^2 i0 n' W! a  e, D; e4 O
你与百万开发者在一起

$ s7 A& B4 |( R  _/ O+ u+ a$ t

+ ]' X) p; L  W2 i3 i
) H* e2 N) e' N8 S" J, Y6 X

5 Q' K; K: j$ \在我生命的大多数时光里,“世界首富”的名号都被一个叫比尔盖茨的人霸占。也许你和我一样。
3 B4 ~$ ~2 Q  ^$ N地上躺着一百美元,他都懒得捡,因为弯腰的功夫就已经挣来10倍。我第一次听这个段子是在小学的一堂计算机课上,虽然不晓得为什么弯腰捡100块会耽误他另赚1000块,但老师说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有钱。( s9 ^) Q3 h6 d0 v, D1 ~3 @& P* p
 
% P' h' J+ l: r

) g& F& V* V: e; _3 c8 ^5 ^跟比尔盖茨的财富数相比,我当年更震惊于他的挣钱方式。
) X8 C9 p6 d% I. ?7 i9 v
; U& G/ e  L' ]! O老师说,地球上每卖出一台电脑,盖茨就能从中赚几百美元,因为所有电脑都得用他的软件(当时我还不知道MacOS和Linux的存在),于是他什么都不用干,财富就堆成了山。
' y& S7 v- o* N3 P$ p0 k. Y! B* R8 s8 g8 ~  {

% U/ w" B# }7 [9 J* T+ k这种赚钱方式朴实无华,且枯燥,但年轻的男老师和小朋友们眼里却都冒着光
: U8 E4 f$ s' V
% n0 d& h+ W5 p8 ]) {6 J- r7 s
# [) z: T2 `* [0 g2 G

; [8 J1 t. ~* B# E) K- C

% o$ z1 ~9 J+ z
. b. n# a* P: z那时我并不知道,被比尔盖茨的造富神话打动的人并不止我们,更不知道当时整个世界都在为科技互联网沸腾。
. |) j$ S! P8 F# ^- [也就在那个时间点,在距我900公里以外的台北,群晖的故事正要开始。/ W' B( u* C$ [

3 c2 B! f9 Z6 m' }, s

+ N3 H& Y( W' ~0 q. \: U8 h1+ j( A9 a7 ]& a- |  t
5 {5 P& s, I; a7 w* y
 2000年世纪之交,世界迎来第一波互联网高潮。 一票互联网科技公司杀进公司市值 Top50,为首的微软冲到第二,紧随一家卖汽水的公司。
8 E6 ^+ j$ i5 ]' ~# H  g; r. \% X
2000年全球公司市值排行1 f. t; n, x* H2 g# l4 u
数字背后,是锣鼓喧天。 在那之前的几年里,各路分析师、媒体、评论家们默契十足,纷纷看好互联网发展,于是投资者们跟疯了似的往里砸钱,恨不得乞丐在碗里写个.com 就能找到千万美元的风投。3 _' V0 Z5 \% L. w
到2000年初,纳斯达克指数攀升至历史最高。许多公司在短短几年时间就上市,一个个造富奇迹让后来韭们浑身充满了力量。
' b. i$ M6 d8 z' s& ^0 N! ]$ T
. f$ Z, s9 J+ i) F. `5 R
那年,李彦宏辞职回国创业,OICQ用户数正在暴涨,马云手握高盛和软银的2500万美元投资,风头正劲。
9 a# Z. t+ i* {4 l) l8 P( T- D0 T, N9 o! x$ o/ m
8 P. `2 M& c7 ~* \5 ?' E0 }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世界如此美好。  C( i3 X5 s* D
 那年,廖群和翁英晖从微软辞职,带着积蓄回到台北,开始创业。 离职之前,廖群是 Windows Exchange Server 邮件服务业务的技术研发经理,妥妥的技术大牛,翁英晖则担任 OEM 品牌授权业务的销售副总,文章开头提到所有电脑都要给比尔盖茨交“份子钱”,他就相当于是负责收这个钱的。
, \5 a1 l7 v9 Z- m
微软当年的 OEM 业务是怎样一个合作模式呢?举个例子,我们熟知的品牌 HTC(宏达电),第一次闻名于世界是在1998年的 CES 消费电子展上,当时比尔盖茨从裤裆掏出一个大家伙 —— 世界上第一台搭载 Windows CE 的掌上电脑,震惊四座。
4 R+ C! q. K$ l; u# q& p- G/ _
掌上电脑大概算是平板和智能手机的老祖宗了8 n, }6 }# p: x; i  j' _$ F# Q

* r: \+ L# ^4 T6 }, b0 s0 Z! V后来别人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台设备的硬件是 HTC 生产的 —— 牛X!居然能通过微软 NSTL 认证,比尔盖茨还亲自站台 —— 从此 HTC 才一战成名。
1 J  l3 F2 V6 H; J0 j8 b
" Y* _: K+ ~( e- ~9 q
HTC 和微软的这种合作模式就是OEM,HTC 负责硬件,微软提供软件,生出的孩子跟微软姓(产品挂微软的牌子),翁英晖在其中就相当于男方的媒人,负责牵线搭桥。" D! s  g- j4 I$ o% ?
9 V( `* T9 U7 k6 ?9 j( y- ]& D* p; w4 H
1 Z) J7 O  }- P& q$ B+ n, T
回到家乡后,翁英晖和廖群决心做软件,像微软那样靠授权给硬件厂商来盈利。众所周知,宝岛的电子产业发展较早,硬件制造尤其厉害,优秀厂商很多,合作起来挺方便。' P% V' q$ D0 ]1 o9 ?# T/ O

! K: y. U  d# j
5 {. {  e+ v: Q8 C. m9 i' D
二人决定围绕“存储”这个关键词,他们判断:互联网普及后数据量将暴增,对存储的需求也必定会暴增。
& [3 D  Z* d5 V( _' g# E6 l
& D! L1 F+ q1 {& ^, h: [& y4 k于是他们将目光瞄向 NAS。

1 @0 S9 x* L3 Y2 t+ H% G* ?) Y
* D; v1 w# n, R) o4 _- n# Q5 k
+ }, J! b$ T# I
考虑到有部分非技术专业的读者,安利一下 NAS 这个黑科技,懂的浅友可以直接跳过这部分。
* s; e) M4 l( W) A
---科普的分割线---

- n$ P: t% `7 n3 M( s  N

: H9 b, b4 T  _* Q7 ~8 tNAS 全称叫网络附加存储
* O4 O% m& v8 [: j$ V
顾名思义,放在电脑里面的存储叫“内置存储”,插在电脑外边的存储设备就叫“附加存储”,比如U盘、外接硬盘。

) I- w% r1 ?& R( e. }% l

# ]7 l! S9 L! J如果“附加存储”传输数据时用的不是数据线,而是用网线或无线网络,那就是“网络附加存储” 具体干嘛用的?举个例子。, r* Y0 e6 y4 p% w
) i4 O, D8 ~/ m0 G& w
宿舍的几个哥们想随时共享学习资料,但数据量太大,拷来拷去很麻烦,于是就买了几块硬盘,插进NAS里,再接入局域网:& {6 J; H- C" r4 a5 d/ M
+ L1 K6 u6 Q! c9 n+ Q( ?
) D8 [* ?! O" p! P3 H9 K" S0 v
之后,只要电脑能连上宿舍局域网,就能直接从这台 NAS 读写数据,用起来有点像一个共享的网盘,但存储服务器(NAS设备)就放在宿舍里。正因读写速度能跑满硬盘,而且学习资料不会莫名其妙变成7秒教育小视频,不会被限速,也不需要办完会员再办超级会员。- ?, w4 H( c/ B6 {' i  _+ |! K
从此,整个宿舍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同理,NAS 还可以放在家里、公司、学校作为数据存储中心,个人也可以买来存取和备份数据。
5 ?7 P5 O6 R6 l1 ?
3 z/ i+ ?  [* |
简而言之,如果把数据看作钱,NAS 就是银行,钱太多,钱包(内置存储)装不下了,就存进银行(NAS),安全保管,随时取用。" L1 i6 K9 N; Y: n) ?9 O0 i5 M# V
科普完毕,回到群晖的故事。
6 }/ d) l6 {  E/ j8 b* X! u2000年,
台北市承德路的一家酒店大堂
,廖群正在面试一位年轻人,对方略显紧张。
3 u* [8 Q. ?6 |8 R
聊着聊着,廖群抛出一个技术问题,掏出纸笔,要求对方当场用码写下回答。: ?! I$ ?6 s0 s' l# s  }/ Z
年轻人哪料到还有这种操作,顿时紧张起来,涂涂改改写了几遍后还不满意,便抬头问廖群:“请问,您能再考我另一题吗?
, Z2 U! V: ]. H# C6 h
这位年轻人叫陈予建,当时他以为自己一定会被淘汰,结果第二天接到录取电话。
( F' Q: D5 O$ i
“本来觉得没希望,后来他录取我,我就更想加入,想证明我可以的”,陈予建如今已经是群晖上海子公司总经理。: ]7 e5 m. d: u, G
( D5 n& U- D! i5 x8 t
陈予建)
2 m, j" @- R( j  f& \5 b 就在廖群面试的同时,翁英晖在火车站附近找到一幢两层的办公室,挂上牌子,创业就正式开始了。/ B* S: h/ W) m3 ~

: }% I- i% a" a9 ]
群晖的中文名字简单粗暴,两人名字各取一字:廖群,翁英晖 —— 群晖科技。

1 [# i* F- ~) F0 s4 {
更广为人知的是它的英文名  Synology,Synergy
(协同)
+ Technology
(科技)
,大意是群策群力搞科技。
; u- {, `1 t+ s. b* M

9 b4 r9 ]2 m% Z9 h陈予建回忆最初的氛围非常好,第一批招进来的8位工程师都是师兄弟关系,让公司有种研究生实验室的感觉。印象中,一百多平的房子布置了三四十个工位,很长一段时间都没坐满。
, E& \  l* W; z3 H' Q$ h1 f* _7 E" [这也恰好印证了群晖当时的理想和现实。 “最初大家想的是三年上市……”结果就在群晖创立的第三个月,“全世界(互联网)都崩了。”陈予建说。 5 I! @- e0 Y7 V$ I1 f4 E$ L) o
0 L) E2 f8 o5 j3 Y
2! s! K' h; J+ J& V1 R5 ^  ~
第一次互联网泡沫破裂从2000年3月开始,互联网早期的辉煌引来一群有能之士,也招来各路牛鬼蛇神。烧钱融资、公关秀、媒体吹捧,再加上一些机构的造假,导致人们对互联网的想象过于美好,在1999年前后,很多根本不盈利的公司都上市了。; l; U; y* |8 u: m
8 t$ \8 @9 P7 J  v. x$ m
拿到钱的一些科技公司挥霍无度,最终无法掩盖他们盈利不利的问题。于是乎,一场万人期待的完美演奏因为滥竽充数者太多而整段垮掉。
% d; B! b3 \/ E# L. ^# Q

3 {) e2 }* v0 G/ j9 q1 K那场寒冬究竟有多冷?那几年丁磊想卖掉公司,没人接盘。IDG和李泽楷趁着南非财团接盘,赶紧抛出腾讯这个烫手山芋,如今全球最成功的公司之一的思科也在那几年最高跌了90%市值。那感受大概相当于你发现自己银行卡里的钱少了一位数,揉揉眼以为看错了,结果没有。
8 }3 r- Y+ ^& F' |! U1 T* w6 W1 C

$ ?6 {3 a" M  |8 T( y那几年互联网的鸡飞狗跳,简直和前几年的币圈有的一拼。你还别说,当年纳斯达克在2000年的的走势还真跟币价的走势还真有点像。
% U" I5 [* Y- y+ r

; v5 j1 C% m& T- Z" v6 ~9 e7 U' o. g0 O7 O+ S. o: F; L* H
也不知这是群晖的幸运还是不幸,创业早年经历过那段时间的腥风血雨挺过来的公司,后来许多都成了巨头。只是在那个当下,日子肯定不好过。' l! W1 t4 k  ]; j& U, T, i+ V0 ~. y
4 m  a/ _9 K4 {% _' o1 @
原本准备高举高打,却遭遇灾年,头三年,群晖的收入起起伏伏,由于持续的技术投入,以及两位创始人不希望公司运营受外界影响,坚持不接受创投注资,公司资金一度见底,直到2003年才盈亏平衡。
: r, E! M4 [2 C' O, D, o
, n$ u. V' I0 c9 f% N
除了市场不景气,另一方面,做软件授权的困难程度远超想象。不光要考虑软件开发,还涉及软硬件的兼容,需要硬件厂商的配合。6 }3 g/ l. s' d* K

( ^+ i4 s8 B6 N3 l# o; w; F“想要像微软一样售卖软件,必须要有一个非常健全的硬件环境,大家不要忘记,当初微软有个说法叫 Wintel,因为他和 Intel 有一个很强的绑定关系。并且还需要有很多其他相关制造业去符合他的规范,这是一个很漫长和冗杂的事情。”/ Z2 l% ^- F5 y; p

  s1 z2 \. U8 z) f, [陈予建说。& g& y: {% f) G

( o" y0 c* w8 y) h. E) K" K, F除此之外,微软还有完整的售前到售后的流程体系,看似简单的背后都是“台下十年功”。8 B) U: p( w( g8 C* Z

3 X- ]+ d" m9 Z/ {- ~$ ~群晖早期的工程师几乎都有过出国给客户解决问题的经历,很多时候并不是单纯的软件问题,而是软硬件兼容的问题,也许是硬件的问题,也许是客户网络环境的问题,都需要你来解决。; h( y; Y$ [' [( Q2 C1 P: N% I

+ j  M! f  h3 Y经过长达三年的尝试,群晖的一群人终于确认,纯软件授权的模式并不适合他们的情况,他们不得不开始寻找出路。
+ E, m5 Z9 i' Z$ |; s% S6 f

: j' L8 Z5 @0 u& S" N* q3 W“要不要试试做软硬件一体?”
7 n: e! q0 K; v
2 y7 O. o4 x6 m2 J: z
2004年1月,第一台贴着群晖自己品牌的NAS设备诞生,命名为:DS-101。由于外型,这个小黑盒被群晖的同事们戏称为“烤面包机”。3 z8 G; j6 B, d" p% W  A  v9 F
1 }& h) [8 X- {+ L3 F- C

& c4 q9 |& w( Z  A( |无论从外观还是硬件配置,这台机器都并不算出类拔萃。' X9 k1 c0 J0 C4 p0 i

* b, A2 W1 x* N* w1 A( Z1 S2004年夏天,陈予建从群晖离职。“期待的事情并没有发生,好像四年来,努力就没有真正被市场肯定过。” . K3 M, q9 b, l, d
印象中,在他离开时,DS-101还没有大卖,更没料到这台“烤面包机”后来成了群晖翻身的一张牌。! l, |+ z9 a2 ?" U- z+ U
3
: c& J( @4 r0 f
' p  K, Q/ ]7 d/ u# S& [  或许是无心插柳,或许是有意而为之,群晖推出家用小巧型 NAS 的打法刚好避开了同行大公司做大型商用 NAS 的锋芒,另辟蹊径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又或许是,它终于熬过那场互联网寒冬,迎来春天。 春天以后,互联网的土地上发生了太多事。 比如2004年,哈佛在校生扎克伯格开了一个网站叫“The Facebook”,到2006年已有星火燎原之势,社交网络之门正在打开。
( p% P  G8 C, P+ ?, Y, g# l1 E比如2006年 Google 收购 YouTube,视频内容逐渐兴起。
. c  ?8 [  D3 e6 m再比如2007年,乔布斯发布 iPhone,一个新时代来临。
: A# v; I! l) ^1 `/ ?4 b2 ?* I% J 廖群和翁英晖押对了宝,数据存储的需求暴增了,尤其是个人数据。$ ~$ @/ u3 `8 n
到2008年,网友们交流 NAS 存储设备时,已经会经常提到 Synology 。 在后来,群晖就多了一个称号:“NAS界的苹果”。: h/ B0 l4 A: m6 \/ B
说来也挺有趣,两个微软前员工离职创业,结果做出的产品居然被称之为“业界苹果”。 
- G( h% P# E: C贵,是苹果产品最外显的特征,看起来差不多的硬件配置,它们敢比同行价格高出好几倍。群晖也是。 但光凭贵可不能成为“业界苹果”的理由,用过群晖 NAS 的人在讨论时,总是不约而同地想到苹果。一个人也许是巧合,十个人,一百个人都这样,就必有玄机。 也许这跟两位创始人的注重软件的思维有关。# R( n1 e$ I& [. E% U
! k# o$ F3 @& H4 B  B( t: ^
每年发布会上的 PPT,讲新产品硬件配置永远只有一页,其余全是讲软件,这一点甚于苹果。 以苹果手机为例,永远能找到他配置、跑分都更高的安卓机,但到手一用,许多人就感觉苹果的产品更顺畅些,说不出太多缘由。 乔布斯早年间的一句对话或许能解释。他说,苹果是一家把美丽的软件装进美丽的盒子里的公司, 本质上,苹果和微软一样也是一家软件公司。 软件是灵魂,硬件只是为了更好地容纳灵魂,而用户要买的其实不是一台手机,而是用里头的软件舒服地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 / O8 k) Y+ ^& F& F
群晖经常被调侃:“这是一家买NAS软件送硬件的公司。”
7 `1 c) R9 G$ R1 d; c9 x

/ a+ S0 @& C+ y- j; ^' r 坊间流传一个说法,早年对乔布斯和比尔盖茨二人影响颇深的计算机科学家艾伦·凯曾说:“真正认真做软件的人应该自己做硬件。” 乔布斯后来的做法与之一脉相承,而群晖最初的发展路线,也主动或被动地印证着这句话。
8 A4 s, R7 {( K2 Z

  B5 c& }/ l6 x7 M! u) o) A5 H( \. K4 s2 ]8 E  w9 B
群晖 NAS 的一个特点是使用门槛低,上手快,这也是被称之为“NAS界苹果”的原因之一。
% x" B" [. t! Z苹果产品的特点就是上手快,不需要说明书,几岁小孩摆弄几下也能学会基本用法。当年群晖之所以选择开发DS-101这样一台小巧的机器,把界面开发地易用好看,也是出于降低使用门槛的要求。 这个要求也一直延续。2008年,群晖发布第二版NAS操作系统 DSM 2.0(Disk Station Manager),是业界第一个利用 AJAX 技术把后台操作界面做成像 Windows 桌面的样子,让小白用户也能快速上手。
4 Z) q) P% p2 ]3 f5 b(群晖较早期的使用界面)
. N, x: t- x  W; e' x; X, Z- f

- K$ l7 z. R4 D+ _: Z. H7 i2012 年,群晖推出套件中心,让 NAS 除了基础的存储备份等功能以外,还拥有更多第三方功能,有点类似苹果的 AppStore。% h1 R. k5 _2 E1 _) g
在网上搜群晖 NAS,会发现许多“黑群晖”、“白群晖”、“洗白”之类的黑话。这是另一个把它们和苹果联系起来的原因。
0 o, w4 q: `6 k: o$ v
7 y! k4 s; s. {: |. @" E' I3 a

2 y: ?/ U! K0 \5 A' `网友们自发研究出各种破解群晖系统的方法,自己攒一台便宜机器,把群晖的 DSM 操作系统装进去,以节省一些费用,此乃“黑群晖”
" W! S& u9 P+ ^但这种情况下,还有一部分群晖自带软件用不了,网友就,弄个假的机器编号骗过群晖的服务器,让它误认为是群晖自家的设备,此乃“洗白”。  不少人接触群晖就是从黑群晖开始,再到洗白,最后干脆直接买白群晖,毕竟是存数据的设备,倒腾可以,长期用破解的总不太安心。 上一个有如此待遇的也是苹果,网友嫌动辄上万元的苹果 Mac 电脑太贵,就自己攒机器,装入MacOS系统,做成一台“黑苹果”。
# C, I4 ?$ B, g3 S+ A# K

$ r: z0 I  W6 |  i0 D- O8 d
(MacOS 运行在Thinkpad笔记本里)' u2 o6 Z  H1 L) {: E& [+ m

- F7 K5 }" f1 G7 w1 Z
! P' D8 G$ t& G/ r0 J: S( k9 F, S黑群晖和黑苹果一样,是违反规则的破解行为,但换个角度,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去倒腾,也说明大众对它们软件的喜爱。
8 v% ^$ L. W" p2 n2 |: ~4 i7 s1 P3 a0 O. n
群晖能在短短几年时间一路杀到家用型NAS市场第一,份额比其他所有品牌之和还高,还是有原因的。
1 J- H& N% R  L! h! {6 |' G) e
( R6 R: s3 g. O+ Q9 U" P3 p9 G. ~
 4
/ W4 n7 W) p* p( h0 C) y  X) Q8 P  q% {  a9 W
 群晖像苹果总得有原因。
& n8 F# C. W8 c8 j我总是相信,一家公司的性格会跟创始人或实际掌控者本人的性格相似。据此,群晖在技术方面的性格主要来自廖群,其他则来自另一位创办人翁英晖。
, A2 j, H0 c4 Q  X+ q! X5 C+ @当年廖群面试陈予建等第一批软件工程师时的徒手写代码,后来演变成群晖特有的技术面试文化——白板考。
- m$ }4 f2 a) m9 e& [; t) V照片来自《天下杂志》4 j. @. F/ t# ^* \7 E# `! @
在白板上直接出题求解,考官全程一对一陪考,盯着你写代码,四十分钟见分晓。每个技术应聘者人员都要经过这么一道。% A1 m8 S* F/ G: Y4 U
等到陈予建也成了面试官,他就发现,白板考并不只是考解题能力,还有思考逻辑和沟通能力、抗压能力等等。 据说群晖曾有面试者被问到“能否再提升20%代码运行效率”时,情绪崩溃地说,“请你不要再逼我了!”4 E8 T, n/ R) r/ z  w9 \
陈予建回忆说,当时是两位创办人让他知道原来写软件代码有那么多内涵,从软件开发管理、版本的控制,再到 BUG 的处理。* g4 b8 P& A  i2 V; G: L$ C3 R$ E
“那时才感觉,原来写代码也有起承转合,你可以说它像八股文,但只有那样严谨写出来的代码才是真正可靠的”。
' H2 H4 C$ e2 M1 a  N7 e他说,创办人当年从美国微软带回来的经验,让当年那群年轻的工程师们从野路子变成真正可以做产品的正规军。 ' j- ~9 H; ]; q1 t& L$ O
* o. k3 u! ^8 w) A% I
廖群特别强调软件工程师 code review (代码审计)的能力,也一直有非常严格的代码审计流程。在创业初期,工程师每写好一千行代码,就要找资深前辈来做代码审计,一做就是大半天,很费时间,但在廖群的要求下没人敢马虎。
; e3 Y: L6 q# T( M; J+ P+ G' c1 Z
群晖的员工,技术岗位占6成以上,其中软件工程师又是硬件工程师的好几倍。 软硬件开发的思路差别不小,硬件开发注重满足客户的规格需求,不需要考虑迭代,而软件开发则讲究快速迭代,还需要分析客户真正的需求,也许客户需要的不是电钻,而是墙上有个孔。 陈予建说,直到现在,创办人翁英晖每周都还会专门挑出时间,读用户的反馈信,这件事一直做了20年。 创业早期公司不大的时候,他会当着所有人的面直接念出来用户反馈的内容,夸赞的也好,骂的也好。“并不会统统采纳,但都会去深入思考,再根据公司实际情况来帮助改进产品”
6 W. O+ Y6 A; o! H& X陈予建说创业之初最的几年,他有一次坐飞机去日本给一位客户解决网络环境的兼容性问题。我问对方是不是有很多订单。他说没有订单,就买了一台。 那岂不是纯亏本?机票酒店都挣不回来? 陈予建很惊讶我这么问,“出了问题你就要去面对,你不可能跟客户说,费这一趟不划算所以不去了,不可能的。” 他说只要一次解决问题,下次才不会遇到,当年群晖就这么一点点积累下来的。“大家都说,NAS 其实自己买个机器,找个开源的软件也可以搭。那为什么群晖还那么受认可,很多东西就是靠积累,没有捷径的。”
0 ~9 q+ s* r" D+ G9 F: g

" }7 v9 {5 p, J6 g3 X+ C( A6 A, a$ K4 g5 C% x: ?
5 g. O. x1 J% L! }8 d
5
, f, i4 F* m! E6 n* x, n

3 {9 W/ J( O# A- }9 y7 l 群晖终究不是苹果,毕竟连创始人都是从微软出来的。
: g6 K% B6 e5 s( {, t
事实上,2012 年以后的群晖“正在变成微软”,它开始试图摆脱以往人们对于群晖“家用、小巧”的刻板印象。6 X$ w* I1 u3 C! A. H0 N/ t
群晖的转变始于云算市场的兴起,正好赶上“互联网的下半场”即将来临之际。+ J9 s8 v% r% @+ x) V# l
网友们大多还记得2013年开始的云盘之争,百度带头起了免费云盘,随后360云盘、腾讯云盘、115网盘、华为云盘……群雄崛起,容量一个比一个大,存储空间就跟不要钱似的,还不限速。最夸张的是,有段时间微软的 OneDrive 还推出过无限量存储。 本质上来说,云盘和 NAS 的基础功能类似,二者有一定竞争关系。选择用哪个,取决于你想把数据放在租用别人的服务器里,还是自己买的服务器里。 陈予建告诉我,国内的那场云盘风波其实并没给群晖带来什么危机感,因为群晖在欧美市场发展得更早,而欧美的云盘产品 Dropbox、Google Drive 等早就流行过了。 群晖团队最终得出结论 ——“即便公交车、出租车兴起,依然会有人买私家车”,云盘,乃至公有云就是公交车、出租车,NAS,乃至私有云就是私家车。
) B/ u" H# g% |, T$ i$ z* D但山雨欲来风满楼,即便如此,群晖团队还是意识到家用和个人市场的增速开始放缓,早早地开始考虑将船舵转向企业服务领域。 2014年,群晖发布DSM 5.1 时,就开始推出类似Word、Excel 的办公套件、一个类似于微信的通讯软件,另外还有邮件功能等,办公属性明显增加。
+ Y2 X' Y) F2 v+ d
次年,又加入了虚拟化支持、权限管理等功能,都是针对企业应用。 面对云计算,群晖也选择拥抱新趋势,而不是抗拒它。
5 m; i6 C8 F9 b# g在德国,群晖搭建了自己的云服务C2,专注于数据备份领域。在国内,它跟阿里云推出 SkyNAS,将群晖的DSM操作系统运行在阿里云的服务器上,以云服务的形式对外出售;它跟京东云联手做组建混合云备份服务……… 一个公司不能忘掉过去,是你不能成长的最大原因。9 k6 [5 K3 H5 B- |5 `' C
群晖的转型让人想到微软。 2010年,微软市值第一的宝座被苹果赶超,随后陷入低谷,一度被众人唱衰,直到纳德拉上台,大刀阔斧地改革,破天荒地拆解了当初的核心 Windows 业务部门,最终才把微软变成了一家2B的云计算公司,重回第一。* \5 \$ g- L4 W  }# K
2019年,创办人翁英晖在退居幕后19年后重新掌舵群晖,站到台前担任CEO。
9 V1 d% _. T) h9 O0 I
他说,群晖以前成功模式是快、新鲜,带进很多科技概念。到了商用市场,这种过去成功模式有点危险。企业市场更重要的是可靠度,所以现在群晖内部对硬件的要求更加严格,目标是做到 Never die —— 只允许硬件在效能不足的情况下被替换,不能因为坏掉被替换。* P; N' G( Y4 b7 u
回想起群晖的这些年,陈予建则说,“这些年我越来越觉得,一家公司的成功不是因为押中宝,而是在变化中不断调整自己的位置”。
& r; U/ c1 Y! z) @& G% d# \. E
他说,群晖是一家还在学习和成长的企业。1 `1 o$ _/ o7 X/ Y0 D7 j) d5 @5 J
本文由公众号浅黑科技(ID:qianheikeji)授权转载。【End】
2 S- G- H9 g0 l( {
5 t& d5 q" H% j7 y' b8 Q0 x! g

* ~: z: `  e5 g8 g4 K  V
% e8 W# W( e0 s2 \  t5 ^8 `2 I2 o8 W) y6 `* k6 G5 l0 R

% j  h7 i, A2 U0 u+ D: P, x# t$ T' i4 _1 V9 g4 O

4 u0 ~! _0 q; e$ u3 Z# l" L1 r

+ H) x& P& c2 h1 y: l更多精彩8 f3 H& I" @& w# I

5 _8 N9 n& U  l

6 ]* h+ d& _0 Y, g; |: @9 d在公众号后台对话框输入以下关键词
! _5 V! Q) F& ~: M0 i6 g1 C查看更多优质内容!
2 Y" R/ Y2 @# c
% |; S* j$ o+ t. a9 y
6 F0 W; a' {8 |( A女朋友 | 大数据 | 运维 | 书单 | 算法
8 q- p; Q) `" g6 Q1 n9 a0 L大数据 | JavaScript | Python | 黑客8 G- p  n2 o5 C; @8 O. b
AI | 人工智能 | 5G | 区块链2 `0 f- y, d9 w" m, Q
机器学习 | 数学 | 送书
; m6 @2 C  D( G6 w
% H0 P7 H" u3 O  S( e0 ~' d* W
●  鲁大师原来真的姓鲁' J/ ~6 s% V; Q% d" T

6 u" G3 |+ k! I+ L●  脚本之家粉丝福利,请查看!% S3 U% ]1 T# b
●  人人都欠微软一个正版?
$ p" [  j% G; _2 q& |5 ?● 致敬经典:Linux/UNIX必读书单推荐给你
; x; t2 e% ~& T2 O● 如何快速上手CentOS8
0 H" T# }- k; F. ]

: O4 o- @" ?) p! O3 r! P$ S' A2 ]; i& A$ e
来源:http://mp.weixin.qq.com/s?src=11&timestamp=1574614803&ver=1994&signature=91MjfChOFPId6TY9N-ZJMRIab5zNXqPIjUU-A5R7nIUjYdWWD36TsjcV1Z7Y1FNQ4c9e3ZTq4Etrl7snpKLGYI7pzSYy7D5VWbkQeTxQgYfiyadqbs6Mn5zskjSuYoQ3&new=1: |5 ^- G' I! l5 L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帖子地址: 

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优酷自频道欢迎您 http://i.youku.com/zhaojun9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 粤ICP备18056059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16 15:20 , Processed in 0.06447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Mxzdjyxk!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